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初中生物复习,传染病和免疫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本章综合讲解 本章内容概览 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类的众多疾病中,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特别是某些传染病至今还不能被有效地操纵,从而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本章教材主要介绍了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学习传染病时,首先根据具体实例认识传染病及其特点,然后通过分析具体的传染病实例认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并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制订出预防传染病的三大措施(操纵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另外,通过实地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可以提高我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学习免疫时,首先陈述了人体的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又分为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然后对比系统地表明了免疫的功能和计划免疫,使我们对免疫有了一定的理解;结果又介绍了严重要挟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这有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传染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地生活 重点难点提醒 重点: 1.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人体的三道防线组成及功能。
3.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4.计划免疫与艾滋病 难点 1.如何防治传染病,说出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4.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关系 本章学法点津 传染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它给人们的身体、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应充分了解其特点对于传染病的特点、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可结合一些常见传染病以加深理解因此,在学习时不应只局限于教材,而是要亲自去调查、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如何预防不同的传染病学习人体的三道防线以及免疫的功能时,可结合教材的插图帮助理解;通过对比免疫的最初含义和现在的认识,认识免疫的概念;结合平日进行的预防接种,认识计划免疫在学习过程中,要密切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理解、稳定所学知识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材预习全解 趣味情景导入 埃博拉病毒(图8-1-1-1)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它是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2022年,埃博拉病毒再次迸发,肆虐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而且曼延速度惊人。
为什么埃博拉病毒能这么疯狂地传播?人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预防呢? 图8-1-1-1 学习目标导航 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4.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选择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 相关知识链接 1.细菌和真菌中的某些种类寄生在动物体表或体内,并从所寄生的个体内吸收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动物生病病毒在生物圈分布广泛,营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的危害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一些病毒类疾病可采用接种疫苗的方式防治 2.痰是气管内黏膜分泌的黏液以及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形成的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教材内容全解 想一想,议一议 (见教材第72页) 疾病 名称 流行性 感冒 麻 疹 水 痘 肺结 核 近 视 病毒 性结 膜炎 贫 血 龋 齿 蛔虫 病 是否患 过此病 根据实际状况作答 是否是 传染病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是 是 能够传染的疾病具有使人致病的病毒或细菌等;如何预防传染病? 知识点一 什么是传染病? 1.传染病 (1)概念: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拓展 ①非传染病和传染病的区别 a.非传染病是由患者自身的组织、器官等结构发生异常变化引起的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b.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关键是看是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否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具备以上两点便是传染病,不具备便是非传染病 ②传染病的传播还具有地方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a.有的传染病受地理条件、气温变化的影响,常局限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 b.有的传染病的发病率在一年内呈季节性升高这些传染病与温度、湿度的变化有关,如流感在冬、春季节多发 2.教材第73页“插图〞全解(图8-1 常见的几种病原体) (1)结核杆菌:属于细菌,能引起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可侵染全身各器官,以肺结核最常见,可通过接种卡介苗进行预防 (2)艾滋病病毒:属于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点病毒(HIV),艾滋病病毒可引起艾滋病,艾滋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毒品、担心全性行为、输入含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已感染HIV的妇女通过分娩、哺乳等也能传给婴儿。
能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的缺点,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 (3)蛔虫卵和蛔虫:蛔虫属于寄生虫,能使人类患蛔虫病蛔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线形动物,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对人体危害很大蛔虫病主要以口吞入受虫卵污染的食物的方式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预防蛔虫病,主要是普治病人,杜绝感染来源;搞好粪便管理;考究个人卫生,防止虫卵进入口中 拓展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将传染病分为以下几类: 种类 主要传播途径 举例 呼吸道传染病 空气、飞沫 流感、肺结核 消化道传染病 饮水、食物 蛔虫病、细菌性痢疾 血液传染病 吸血的节肢动物等 乙型脑炎、症疾 体表传染病 接触 狂犬病、破伤风 例1 (2022·浙江湖州)以下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B.糖尿病 C.艾滋病 D.白化病 【答案】C 【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各选项中,艾滋病属于传染病 知识点二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教材第73页“资料分析〞全解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 ①病原体: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
②传播: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在空气中,周边的人吸入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 ③感染者:接触过流感患者的人,都可能传染上流感与青壮年相比,老人、小孩更简单患流感 (2)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 ①病原体:甲型肝炎病毒 ②传播:可以通过患者的食具等传播 ③预防:为了防止肝炎的传播,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等同时,在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也有利于预防一些传染病的传播 探讨 (见教材第74页) 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周边的人吸入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抗争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2.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图8-1-1-2)(重点)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务必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图8-1-1-2 (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如携带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鸡是人禽流感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如西尼罗热就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简单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例2 图8-1-1-3为蚊子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的血液,甲的血液中含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了流行性乙型脑炎 图8-1-1-3 (1)在此过程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蚊子 B.甲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甲和蚊子 D.蚊子和乙 (2)乙在患乙型脑炎前后的身份分别属于( ) A.易感者、传染源 B.传播途径、易感者 C.传染源、传播途径 D.易感者、传播途径 【答案】(1)C(2)A 【解析】(1)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此题中,传染源为患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甲,而蚊子属于传播途径2)在蚊子没有将病毒传给乙之前,乙对乙型脑炎没有免疫力,故乙属于乙型脑炎传染病的易感者;在被蚊子传播了病毒后,乙患了乙型脑炎,并且可以向外散播病原体,乙这时就由易感者变成了传染源 知识点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重点难点) 传染病务必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才能流行起来,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因此,切断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均可预防传染病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操纵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1)操纵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病症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曼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操纵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考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这样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遇 (3)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当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抗争力。
对易感人群来说,应当积极进行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加强抗病能力 2.教材第75页“插图〞全解(图8-3 传染病预防措施举例) 在图中属于操纵传染源的是右中图示所采取的措施:在疫病的防疫期,对可能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或产品进行消毒或焚毁处理、对相关物品和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操纵疾病的曼延 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左上、左中和右下图示所采取的措施左上: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戴口罩出门,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感染人的机遇,有效地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左中: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降低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风险,肥皂虽然不能完全杀灭病原体,但用肥皂洗手可以减少皮肤上的病菌数量,从而降低病原体对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