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指南 (试行) 二〇一七年九月 2 目 录 一、一般规定3 (一)适用范围.3 (二)编制原则.3 (三)编制对象.4 (四)编制主体.4 (五)编制基础.4 (六)方案内容.5 (七)方案审定.5 (八)实施周期.6 二、方案框架6 (一)综合说明.6 (二)管理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7 (三)管理保护目标.10 (四)管理保护任务.11 (五)管理保护措施.13 (六)保障措施.15 附件17 表1 ××河湖(河段)管理保护问题清单. 17 表2 ××河湖(河段)全面推行河长制目标清单18 表3 ××河湖(河段)全面推行河长制目标分解表.19 表4 ××河湖(河段)全面推行河长制任务清单. 20 表5 ××河湖(河段)全面推行河长制措施及责任清单.21 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 导各地做好“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方案编制工作,特制 定本指南 一、一般规定一、一般规定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设省级、市级河长的河湖编制“一河 (湖) 一策” 方案 只设县级、 乡级河长的河湖, “一河 (湖) 一策”方案编制可予以简化。
(二)编制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意见》提出的六大任务,梳理河 湖管理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河(湖)施策,因地制宜设 定目标任务,提出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措施,切实解决影 响河湖健康的突出问题 坚持统筹协调目标任务要与相关规划、全面推行河长 制工作方案相协调,妥善处理好水下与岸上、整体与局部、 近期与远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目标任务关系,整 体推进河湖管理保护 坚持分步实施以近期目标为重点,合理分解年度目标 任务,区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 问题,要优先安排解决 4 坚持责任明晰明确属地责任和部门分工,将目标、任 务逐一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到可监测、可监督、可 考核 (三)编制对象 “一河一策”方案以整条河流或河段为单元编制,“一 湖一策”原则上以整个湖泊为单元编制支流“一河一策” 方案要与干流方案衔接,河段“一河一策”方案要与整条河 流方案衔接,入湖河流“一河一策”方案要与湖泊方案衔接 (四)编制主体 “一河(湖)一策”方案由省、市、县级河长制办公室 负责组织编制最高层级河长为省级领导的河湖,由省级河 长制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最高层级河长为市级领导的河湖, 由市级河长制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最高层级河长为县级及 以下领导的河湖,由县级河长制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
其中,河长最高层级为乡级的河湖,可根据实际情况采 取打捆、片区组合等方式编制 “一河(湖)一策”方案可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上下结合方式进行编制,上级河长确定的目标任务要分级分 段分解至下级河长 (五)编制基础 编制“一河(湖)一策”,在梳理现有相关涉水规划成 果的基础上,要先行开展河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 5 护、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等基本情况调查,开展河湖健 康评估,摸清河湖管理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以此作 为确定河湖管理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的基础 (六)方案内容 “一河(湖)一策”方案内容包括综合说明、现状分析 与存在问题、管理保护目标、管理保护任务、管理保护措施、 保障措施等其中,要重点制定好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 务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问题清单针对水资源、水域岸线、水污染、水环境和 水生态等领域,梳理河湖管理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 提出问题清单 目标清单根据问题清单,结合河湖特点和功能定位, 合理确定实施周期内可预期、可实现的河湖管理保护目标 任务清单根据目标清单,因地制宜提出河湖管理保护的具 体任务 措施清单根据目标任务清单,细化分阶段实施计划, 明确时间节点,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河湖管理保护 措施。
责任清单明晰责任分工,将目标任务落实到责任单 位和责任人 (七)方案审定 “一河(湖)一策”方案由河长制办公室报同级河长审 定后实施省级河长制办公室组织编制的“一河(湖)一策” 方案应征求流域机构意见对于市、县级河长制办公室组织 6 编制的“一河(湖)一策”方案,若河湖涉及其他行政区的, 应先报共同的上一级河长制办公室审核,统筹协调上下游、 左右岸、干支流目标任务 (八)实施周期 “一河(湖)一策”方案实施周期原则上为2-3 年河 长最高层级为省级、市级的河湖,方案实施周期一般3 年; 河长最高层级为县级、 乡级的河湖, 方案实施周期一般2 年 二、方案框架二、方案框架 (一)综合说明 1.编制依据 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工作方案、相关规划、技术 标准等 2.编制对象 根据“一般规定”中明确的编制对象要求,说明河湖名 称、位置、范围等其中: 以整条河流 (湖泊) 为编制对象的, 应简要说明河流 (湖 泊)名称、地理位置、所属水系(或上级流域)、跨行政区 域情况等 以河段为编制对象的,应说明河段所在河流名称、地理 位置、所属水系等内容,并明确河段的起止断面位置(可采 用经纬度坐标、桩号等)。
编制范围包括入河(湖)支流部分河段的,需要说明该 7 支流河段起止断面位置 3.编制主体 根据“一般规定”中明确的编制主体要求,明确方案编 制的组织单位和承担单位 4.实施周期 根据“一般规定”的有关要求明确方案的实施期限 5.河长组织体系 包括区域总河长、本级河湖河长和本级河长制办公室设 置情况及主要职责等内容 (二)管理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1.概况 概要说明本级河长负责河湖(河段)的自然特征、资源 开发利用状况等,重点说明河湖级别、地理位置、流域面积、 长度(面积)、流经区域、水功能区划、河湖水质、涉河建 筑物和设施等基本情况 2.管理保护现状 说明水资源、水域岸线、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保护和 开发利用现状, 概述河湖管理保护体制机制、 河湖管理主体、 监管主体,日常巡查、占用水域岸线补偿、生态保护补偿、 水政执法等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河湖管理队伍、执法队伍 能力建设情况等对于河湖基础资料不足的,可根据方案编 制工作需要适当进行补充调查其中: 水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一般包括本地区最严格水资源管 理制度落实情况,工业、农业、生活节水情况,河湖提供水 8 源的高耗水项目情况,河湖取排水情况(取排水口数量、取 排水口位置、取排水单位、取排水水量、供水对象等),水 功能区划及水域纳污容量、限制排污总量情况,入河湖排污 口数量、入河湖排污口位置、入河湖排污单位、入河湖排污 量情况,河湖水源涵养区和饮用水水源地数量、规模、保护 区划情况等。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现状一般包括河湖管理范围划界情 况,河湖生态空间划定情况,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及 分区管理情况,包括水工程在内的临河(湖)、跨河(湖)、 穿河(湖)等涉河建筑物及设施情况,围网养殖、航运、采 砂、水上运动、旅游开发等河湖水域岸线利用情况,违法侵 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等乱占滥用河湖水域岸线情况 等 河湖污染源情况 一般包括河湖流域内工业、 农业种植、 畜禽养殖、居民聚集区污水处理设施等情况,水域内航运、 水产养殖等情况,河湖水域岸线船舶港口情况等 水环境现状一般包括河湖水质、水量情况,河湖水功 能区水质达标情况,河湖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河湖黑臭水 体及劣V 类水体分布与范围等;河湖水文站点、水质监测断 面布设和水质、水量监测频次情况等 水生态现状一般包括河道生态基流情况,湖泊生态水 位情况,河湖水体流通性情况,河湖水系连通性情况,河流 流域内的水土保持情况,河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情况,河湖涉 及的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敏感区的 生态保护情况等 9 3.存在问题分析 针对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水环境、 水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问 题清单(见附件-表1)。
参考问题清单如下: 水资源保护问题一般包括本地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 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工业农业生活节水制度、节水设施建设 滞后、用水效率低的问题,河湖水资源利用过度的问题,河 湖水功能区尚未划定或者已划定但分区监管不严的问题,入 河湖排污口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排污总量限制措施落实不严 格的问题,饮水水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的问题等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问题一般包括河湖管理范围尚未划 定或范围不明确的问题,河湖生态空间未划定、管控制度未 建立的问题,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利用规划未编制、功能分区 不明确或分区管理不严格的问题,未经批准或不按批准方案 建设临河(湖)、跨河(湖)、穿河(湖)等涉河建筑物及 设施的问题, 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不规范、 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有砂石资源的河湖未编制采砂管理规划、采砂许可不规范、 采砂监管粗放的问题,违法违规开展水上运动和旅游项目、 违法养殖、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等乱占滥用河湖 水域岸线的问题,河湖堤防结构残缺、堤顶堤坡表面破损杂 乱的问题等 水污染问题一般包括工业废污水、畜禽养殖排泄物、 生活污水直排偷排河湖的问题,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 严重的问题,河湖水域岸线内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 的问题,河湖水面污染性漂浮物的问题,航运污染、船舶港 10 口污染的问题,入河湖排污口设置不合理的问题,电毒炸鱼 的问题等。
水环境问题一般包括河湖水功能区、水源保护区水质 保护粗放、水质不达标的问题,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违法建 筑物和排污口的问题,工业垃圾、生产废料、生活垃圾等堆 放河湖水域岸线的问题,河湖黑臭水体及劣V 类水体的问题 等 水生态问题一般包括河道生态基流不足、湖泊生态水 位不达标的问题,河湖淤积萎缩的问题,河湖水系不连通、 水体流通性差、 富营养化的问题, 河湖流域内水土流失问题, 围湖造田、围河湖养殖的问题,河湖水生生物单一或生境破 坏的问题,河湖涉及的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 区、生态敏感区生态保护粗放、生态恶化的问题等 执法监管问题一般包括河湖管理保护执法队伍人员少、 经费不足、装备差、力量弱的问题,区域内部门联合执法机 制未形成的问题,执法手段软化、执法效力不强的问题,河 湖日常巡查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问题,涉河涉湖违法违规 行为查处打击力度不够、震慑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等 (三)管理保护目标 针对河湖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国家相关规划,结合本 地实际和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合理提出“一河(湖)一策” 方案实施周期内河湖管理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清单 (见附件-表2)各地可选择、细化、调整下述供参考的总 体目标清单。
同时,本级河长负责的河湖(河段)管理保护 11 目标要分解至下一级河长负责的河段(湖片),并制定目标 任务分解表(见附件-表3) 水资源保护目标一般包括河湖取水总量控制、饮用水 水源地水质、水功能区监管和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提高用水 效率、节水技术应用等指标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目标通常有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河 湖生态空间划定、水域岸线分区管理、河湖水域岸线内清障 等指标 水污染防治目标一般包括入河湖污染物总量控制、河 湖污染物减排、入河湖排污口整治与监管、面源与内源污染 控制等指标 水环境治理目标一般包括主要控制断面水质、水功能 区水质、黑臭水体治理、废污水收集处理、沿岸垃圾废料处 理等指标,有条件地区可增加亲水生态岸线建设、农村水环 境治理等指标 水生态修复目标一般包括河湖连通性、主要控制断面 生态基流、重要生态区域(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 区)保护、重要水生生境保护、重点水土流失区监督整治等 指标 有条件地区可增加河湖清淤疏浚、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等指标 (四)管理保护任务 针对河湖管理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施周期内的管 理保护目标,因地制宜提出“一河(湖)一策”方案的管理 保护任务,制定任务清单(见附件-表4)。
管理保护任务既 12 不要无限扩大,也不能有所偏废,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