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控制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3.01KB
约19页
文档ID:491122669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控制_第1页
1/19

8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8.1产品质量检验 检验依据为保证铝合金门窗在正常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根据铝合金门窗产品特点和加工工艺条件,铝合金门窗所用铝合金建筑型材、配套材料的检验和铝合金门窗生产工序检验及成品检验依据如下:1.GB/T8478-2003 铝合金门2.GB/T8479-2003 铝合金窗2.GB/T5237.1~5237.6 铝合金建筑型材3. JGJ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4.GB/T8013-198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5.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6.与铝合金窗有关的各种五金件、紧固件、玻璃、密封材料等相关的产品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8.1.2组批与抽样1.组批a. 铝合金门窗组装前,同一类型的同一加工安装要素的零部件定义为一批;同一批购入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外购零件为一批b. 门窗(框、扇)组装后,同一工程、同一品种的半成品或成品为一批2.抽样a. 铝合金型材、辅助材料以及五金件的抽样检验。

按GB/T2828.1-2003标准的规定要求,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合格质量判断按表8-1要求进行表中Ac、Re以不合格品计表8-1 合格质量判断 单位:件批量范围样本大小n合格判定数Ac不合格判定数Re≤2530126-5051251-9051291-150812151-2801323281-5002034501-120032561201-320050783201-10000801011b. 铝合金门窗成品检验外观和装配质量应全数检验;门窗及框扇装配尺寸偏差检验,按每一组批的10%随机抽样,但最小抽检量不得少于3樘3.每组批、每工序加工时,必须执行加工首件后报检制度,即先加工首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本组批、本工序的加工4.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均应是经过具有资格的计量部门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的计量器具8.1.3铝合金型材检验铝合金型材进厂后,必须对购进的型材进行检验,首先检查验证型材生产厂家的资质能力方面的资料,包括型材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与合格证(以及是否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其次是依据GB/T5237.1~5237.6《铝合金建筑型材》和GB/T14952.3《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阳极氧化膜色差和外观质量检验方法、目视观察法》检查型材的性能指标,包括壁厚、尺寸偏差、外观质量、膜厚和硬度等。

1.型材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与合格证型材生产许可证是国家对具备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的型材生产厂家发放的准许生产铝合金型材的凭证,质量保证书与合格证是型材生产厂家对产品质量的承诺,也是日后解决质量问题纠纷的依据型材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应标明:(1)生产厂家;(2)产品名称;(3)合金牌号、状态和合金成分;(4)型号;(5)重量或件数;(6)批号;(7)力学性能、氧化膜厚度检验结果及技术监督部门印记;(8)包装日期应有生产单位提供有效的检验报告每批型材应具有质量保证书,每包型材须具有合格证2.断面尺寸及壁厚1)质量要求a. 型材型号和断面尺寸符合供货合同的要求,尺寸偏差符合GB/T5237.1~5237.6标准规定b. 型材壁厚主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基材最小实测壁厚,外门应不低于2.0mm;外窗应不低于1.4mm对型材有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在供货合同中确定2)检验方法型材外形尺寸、壁厚用游标卡尺、深度尺、千分尺测量3.氧化膜厚度1)质量要求门窗型材表面处理应符合标准规定,见表8-2表8-2 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层厚度要求品种阳极氧化阳极氧化加电解着色阳极氧化加有机着色电泳涂漆粉末喷涂氟碳漆喷涂表面处理层厚度膜厚级别膜厚级别装饰面上涂层最小局部厚度µm装饰面平均膜厚µmAA15B(有光或哑光透明漆)S(有光或哑光有色漆)≥40≥30(二涂)≥40(三涂)2)检验方法型材膜厚用涡流测厚仪测量,测量时应注意如下事项:a. 每次测量前,要在测试场所对仪器进行校准。

在间断使用时,也要经常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将涡流测厚仪靠在型材表面上,直接读出数即可b. 测量前,应清除型材表面上的所有附着物质,如尘土、油脂及腐蚀物等,但不要去除任何覆盖层物质c. 在测量中,应当使测头与试样表面保持垂直d. 不应在紧靠试样的边缘处进行测量e. 采用分辨率为0.5 µm的膜厚检测仪在型材的不同部位测量,测点应不少于3点,取平均值4.硬度1)质量要求铝合金型材韦氏硬度应不小于8HW(≥HV58)2)检验方法型材硬度用硬度钳测量,测量方法如下:a.将试样置于硬度计砧座和压针之间,压针应与试验面垂直,轻轻压下手柄,使压针压住试样;b.快速压下手柄,施加足够的力,使压针套筒的端面紧压在试样上,在表头上读出硬度值(精确到0.5HW)再次测量时两相邻压痕中心间距离应不小于6mmc.一般情况下,每个试样至少应测量三点,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硬度值,计算结果修约到0.5HW5.外观质量1) 质量要求阳极氧化型材:产品表面不允许有电灼伤、氧化膜脱落等影响使用的缺陷电泳涂漆型材:涂漆后的漆膜应均匀、整洁、不允许有皱纹、裂纹、气泡、流痕、夹杂物、发粘和漆膜脱浇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粉末喷涂型材:涂层应平滑、均匀、不允许有皱纹、流痕、鼓泡、裂纹、发粘等影响使用的缺陷2) 检验方法用正常视力在自然散射光源下目测检查表面质量铝型材入库检验记录表格式见表8-3.表8-3 铝合金型材入库检验记录表供货单位: 日期:型材种类型材批量(根/吨)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结果12346678910型材壁厚表面膜厚色 泽表面质量外形尺寸检验结论: 检验员:8.1.4铝合金窗配件检验铝合金窗配套件分为五金件、外协件、玻璃(包括窗纱)、密封材料四大类1.五金件1)五金件品种撑档、滑撑、执手、窗锁、滑轮、自攻螺钉、紧固件等2)质量要求a. 有供货单位提供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有效产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符合标准要求;b. 规格尺寸应符合采购要求;c. 产品表面应光洁,无露底、锈蚀、脱皮现象;d. 铆接部位应牢固,转动、滑动部位应灵活,无卡阻;e. 产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3)检验方法五金件品种多、标准类别多,主要采取下列方式检验:a. 有国家标准或行业相关标准规定的通用五金件,查验供货单位提供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相关标准的有效产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检验报告;b. 查验产品合格证,没有产品合格证不使用;c. 采用目测检查外观是否合格;d. 手试开启、转动和滑动是否灵活,铆接是否牢固;e. 依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采用相应的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如外形尺寸,零件之间的配合、滑轮的轴向窜动、径向跳动是否条件标准要求;f. 试装配,检查是否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配件入库检验记录格式见表8-4表8-4 配件入库检验记录编号: 日期:名 称生产企业型 号出厂编号数 量出厂日期采购员购入日期质量保证文件检验依据检验数量检验内容:检验结论:检验员质量科长仓库保管员日 期日 期日 期2.外协件1)外协件品种连接件、插接件、加强件、缓冲垫、玻璃垫块、固定地角、密封盖等2)质量要求外协件应符合门窗生产企业向供货单位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要求材质应满足性能的要求,规格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3)检验方法a. 材质方面取得供货单位的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b. 用钢板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检测规格尺寸;c. 试用是否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3.玻璃1)玻璃种类普通平板玻璃、浮法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等2)质量要求a.有供货单位出具的产品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效产品质量保证书,平板玻璃符合GB4871标准、浮法玻璃符合GB11614标准、中空玻璃符合GB/T11944标准、夹层玻璃符合GB9962标准、钢化玻璃符合GB/T9963标准b. 玻璃的规格尺寸符合采购要求;c. 外观质量按相关标准的相应等级检查,未提出具体等级要求时,按合格品的等级要求检查。

3)检验方法a. 首先检查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b. 目测表面质量,其波筋气泡、夹杂物、划伤、线道等缺陷不超过标准要求;c. 外形尺寸、厚度用钢卷尺、游标卡测量,弯曲度用直尺、塞尺测量;d. 有透光率要求的,按国标GB/T2680《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规定的实验方法或使用等效的仪器测定4.窗纱1)质量要求a. 有供货单位出具的有效产品质量保证书;b. 规格尺寸符合要求;c. 不得有抽丝、断丝,集中的大片结点等缺陷2)检验方法用钢卷尺检查窗纱的规格尺寸,目测外观质量5.密封材料1)密封材料品种胶条、毛条2)质量要求a. 有供货单位出具的有效的产品质量保证书,胶条应符合JG/T187标准,毛条符合JC/T635标准;b. 胶条、毛条的规格尺寸符合采购要求,与型材槽腔匹配;c. 胶条、毛条的外观应平整、光滑,符合使用要求;d. 胶条的强度、弹性应符合标准要求3)检验方法a. 首先检查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凡无质量保证书、合格证的不得选用b. 用样板、游标卡尺等量具检验胶条、毛条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c. 目测胶条、毛条的外观质量;d. 可用拉力计测试强度和弹性8.1.5工序检验工序检验按铝合金窗加工工艺流程,依次对锯切下料工序、机加工(铣、冲、钻)工序、组装(装五金件、毛条、胶条、挤角、成框)工序进行检验。

1.型材锯切下料工序检验铝合金型材锯切下料工序是铝合金窗生产的重要工序,是关键质量控制点,应保证锯切下料后的杆件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所以铝型材经切割机锯切下料后,必须对锯切加工后的杆件严格进行检验,并使尺寸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1)检验项目及质量要求a. 下料后型材长度(L)≤2000mm时,尺寸允许偏差为±0.3mm;>2000mm时,尺寸允许偏差为±0.5mm;b.角度允许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