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利与弊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KB
约10页
文档ID:4727324
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利与弊_第1页
1/10

论资源整合与教学水平提高的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合理配置整合教育资源,做大、做强乡镇中心小学已势在必行因而撤并村小,实施寄宿制管理的模式就应运而生了但通过联系我镇教育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管理利大于弊一、寄宿制管理的利(一)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减少浪费我镇地处浦北最北部,西南与灵山县交界,北与南宁市横县接壤,辖村小 15 所,适龄儿童少,现有 2 所村小学生总数不足 50 人,6 所村小学生总数不足 100 人,每校教师 4-7人,这样造成了师资的浪费撤并后,村小四至六年级全部集中到中心完小,实行寄宿制管理,村级小学只保留 100 人以上的 2 所,由于学生相对集中,减少了师资的浪费同时也推进了中心完小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二)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的托管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农村孩子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占 48%,父母中有一人外出打工的占 25%在实行寄宿制前,这些孩子大多由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代管隔代教育,孩子很难管,宽严、轻重尺度很难把握,更谈不上什么家庭实行寄宿制后,孩子的学习有老师,生活有宿管员料理,解决了家长对孩子托管难的后顾之忧三)有利于解决偏远地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农村孩子由于住所分散,不少孩子的家离学校很远,有的学生到校上学要走 1 个多小时,远的要 2 个小时。

孩子每天花在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就要 4-8 小时,如遇下雨,其艰难程度更是可想而知同时,孩子在上、放学路上的安全(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也成了家长的心病,学校的隐患实行寄宿制管理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生活自理能力、抗挫折的能力很差实行寄宿制后,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实践证明,通过老师和宿管员指导训练,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都能自己穿衣、梳头、自己洗脚洗脸、自己蒸饭打菜,生活自理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同时,在集体生活中孩子们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互帮互助,为今后上中学、上大学乃至出身社会独立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有利于孩子们英语课和信息技术课的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和信息技术两门学科显得越来越重要,不少的学校三至六年级都相继开设了这两门课程但由于起步晚,学校在这方面的师资和设施设备都很缺乏,大多数学校只是中心完小才有微机室、为数不多的英语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一般 1-2 人)也都集中在完小村小学生要上这两门课困难多多实行寄宿制后,三至六年级全部集中到完小,学校能按课程计划排课上课,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的效益也显著提高了。

六)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培养“合格+特长”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按新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课时是可靠的保证面对农村小学,教学设施设备落后,教师专业化相对滞后,村小教师基本上包班教学, “全能冠军”的教师毕竟是凤毛麟角,要上好各门功课也只是一种理想而已即使教师具备了上好各门功课的能力,设施设备也很缺乏,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实行寄宿制管理后,学生相对集中在中心完小,完小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和设施备的配置相对于村小要高出很多,开齐、开足、上好各门功课的要求基本能得到满足因此,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二、寄宿制管理的弊学生年龄偏小,学校管理难度增大寄宿制的实施,给不少家庭和学生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主要是小学生年龄偏小,特别是低年级的住校生,在家里还在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怀里撒娇,在学校却要开始独立生活,他们的吃喝拉撒样样都要有人管,生了病,半夜还要送医院,打联系家长个中滋味,难于言表,只有宿管员最知其中的酸甜苦辣二、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弊”一是硬件建设的不达标导致寄宿质量低劣随着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客观上政府不可能投入资金,老百姓也不可能集资搞校园硬件建设,而学校随着生源的减少和收费的规范,自身投入较多的资金修建学生公寓、食堂、浴室、活动场所等也极不现实,从而导致寄宿制学生住宿、饮食、洗浴、活动开展等只能“将就” ,休息质量、卫生健康、活动开展得不到保障。

二是管理不易跟上导致隐患众多其一,住宿管理存在隐患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过小,不少学生连衣服都不会穿,更不要说洗脸、洗脚、漱口、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农村小学目前普遍存在在岗教师老龄化、教学任务偏重的问题,这样客观上造成不可能投入较多的人力来加强学生的住宿管理在漫长的严冬,不少学生经常因不会盖被子、睡梦中蹬掉被子而着凉住进医院学生不小心从床上摔下来受伤的事件也偶有发生其二,伙食管理存在隐患一方面由于农村小学远离城镇,学生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饮水的来源、质量、卫生状况令人担忧,而学校投入伙食管理和炊事工作的人力以及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易让家长放心另一方面目前的农村,尤其是比较边远的地区,老百性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后勤管理市场化的步子迈得过快是不少农民所不能接受的,这样势必导致大量生源的流失其三,活动管理存在隐患学生 24 小时均在学校度过,除去休息、学习、三餐,其余时间怎么安排?只有开展活动!但是,学生人数众多、年龄跨度过大,设备设施简陋,教师人手不足等都不利于活动的有效开展致使活动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活动流于形式,质量低劣,不仅培养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容易让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三是过早的封闭管理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一方面,八、九岁的孩子正处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幸福成长的时期,正在充分感受着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还在接受着第一老师(家长)的启蒙教育过早的让孩子脱离家庭,封闭在学校里过“群居”的生活,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当孩子对这个美丽而又纷繁复杂的世界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就人为的将其“圈”在学校这个狭小、单调的天地里,每天都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令行禁止生活,天长日久学生的生活习惯,乃至思维习惯就越来越像他的老师设想几十名学生长大后做什么事,思考什么问题都是近乎相同的一个模式,那“创新”怎么体现?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还能怎么发展和壮大?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管理有利有弊,利大于弊我们坚信,有国家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党政的重视,有学生家长的支持,有全体教职工的通力合作,我们一定能扬长避短,化弊为利,发挥好寄宿制在新时期农村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利与弊云峰三小 苏甫兵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现阶段我们西部农村,主要采取中高年级寄宿与低年级通食相结合的模式管理学生一、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利”一是顺应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由于农村教育办学体制的转型,联村办学取代了一村一校这就出现了学生小,路途远,在校时间不足,往返不安全等诸多问题就笔者所在的云峰三小而言,服务半径达 8 公里以上,加上地势复杂,道路蜿蜒,600 多名学生分布于镇内外十多个村学生上学很不方便,一遇风雨,学生就来不了学校家长担心,学校操心,学生不放心因此,实行集中管理,解决小学生寄宿的工作就迫在眉睫二是有利于教育服务“三农” 随着农村城镇化战略的逐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高峰,农民打工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云峰三小周边村 8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打工,为发展地方经济注入了新活力这些农民工子女主要寄养在爷爷奶奶或亲戚家中,疏于管理,不少学生处于“游击上学” 、 “临时求学”的境地如果有效解决好这批学生的寄宿问题,就会对发展地方经济作出贡献三是满足了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教育投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学校只有通过挖掘自身潜力,才能增强办学活力可以粗略算一笔帐,如果按600 多名学生中的三分之二人数在校寄宿,学生每人每天消费 3 元钱,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可循环养猪、养鸡、带动种植等,可为学校创收,同时,规范了财务管理,占领了校内市场,既生财有道,又育人有方。

责编:张小卫)寄宿制——利大于弊?弊大于利?来源:余姚高风中学高二〈3〉班 潘陆莹--------------------------------------------------------------------------------出处:普通用户组,历史组 发布日期:2008-10-24 发布人:沈海波 审核人:韩良 寄宿制——利大于弊?弊大于利?余姚高风中学高二〈3〉班 潘陆莹 现今寄宿制教育已成为各个高中学校所采用的普遍教育方式,这类学校在社会上都有较好的口碑,众多家长和学校都普遍表示对这一寄宿制学校的肯定作为一名寄宿制学校的在校学生,对于寄宿制的利弊我有自己的看法寄宿制对于提高我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确有不可替代的好处: 一、学校可较为系统的开发我们的智力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即既然在同个班级与学校中总有大家共同的基础与需要,而每个同学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式上又有很大的差异在寄宿制学校中,由于老师与学生每天的朝夕相处,学校和老师可使学习生活化,随时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与个性特点,随时在生活中有意引导和培养我们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学生更好的交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采取因材施教,使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更好的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寄宿制管理可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在家里,我们要看电视、上网,往往要很晚,有时要爸妈三催四请才不情愿的去睡觉,睡的晚使一些同学在上午上课时往往要打瞌睡,使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不能提高,更使身体素质下降而在寄宿制学校中,大家互相影响,早睡早起,身体锻炼能够得到保证,那么第二天的上课效率就能得到保证,成绩便会提高,身体素质也会有所加强三、寄宿制学校可有效的改善我们的饮食习惯走读的学校学生往往有买路边摊零食的不好习惯,这些食品一般多是些不卫生的垃圾食品,造成许多学生肥胖的原因就来自于此在寄宿制学校中,学校安排了较为合理的饮食,可很好的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对厌食、偏食得以纠正 四、可提高我们的独立能力在现今家庭中,往往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大多只是要孩子把书读好就好,从不要求孩子干家务事,使一些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已不止一次在报纸上、网上看到有大学生连最简单的叠被子也不会而在寄宿制学校中,每个班级是一个大家庭,而每个寝室是一个小家庭,大家能互帮互助,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学会如何处理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今后踏入社会将有积极的作用可是,寄宿制也有一定的弊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长期住校,与家长缺少联系,众多家长往往有弥补心理,在节假日对孩子百般的溺爱,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更有为数颇多的家长只要在校孩子一个,便不顾工作的繁忙,特地把孩子所需的东西送到学校,即使那东西不过是孩子突然的一个闪念。

可孩子在节假日回家和家长谈的最多的就是要钱,和家长谈心是少之又少曾听一位家长说“孩子回家就像是税务局来收税” ,虽是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却不免令人感慨,现在的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话题难道仅仅只有金钱了吗?这难到只是亲情的迷失吗,不,这更是是道德的迷失当然,总体来说,我认为寄宿制利大于弊对于一些弊端,我认为学校与家长间应该进行定期的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教育,并且多开展一些学校—家的亲情教育,在班级中、同学间也可开展各类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家长与老师也应该多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谈心,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并且能较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一些问题,使孩子乐意与大人交流,更好的使孩子健康成长 寄宿:利弊得失细思量 文/本报记者 刘保军 (资料图片) ★寄宿能弥补独生子女教育的缺憾,确实有利于孩子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