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标准学 习 要 求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知道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史实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3.认识改革是缓解社会矛盾、改变国家面貌的必然选择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1.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2.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2.认识民族融合的作用,认同文化的“征服”力量史论共享】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政权主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系,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致使反抗不断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致使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各地的人民起义显示了统治者面临的深重危机改革势在必行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统治,也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孝文帝改革以后,鲜卑族最终完成了封建化进程,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特别是鲜卑族畜牧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汉人中传播,对北方的生产起着一定的影响考点梳理一、改革的背景⒈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386年鲜卑族拓跋部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环境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社会改革迫在眉睫⒊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二、改革的内容⒈推行均田制⑴背景:由于战争和人口迁移,使北魏统治者掌握大量无主土地前提)⑵时间:485年⑶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⑷性质: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⑸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⑹作用:①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吸引更多流民定居②使农民成为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均田制对后代田制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⒉整顿吏治⑴原因:北魏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手段;贪污成风,影响政府经济收入,也激化阶级矛盾⑵措施:①官吏任期不再固定六年,改由官吏政绩的好坏决定;对贪污帛一匹及枉法者处死②实行俸禄制,按官吏品第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⑶影响:①对贪赃枉法严惩不怠,相对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②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⒊迁都洛阳⑴原因:①政治上:保守势力集中在平城,改革遭抵制;而洛阳是中原政治经济中心,改革阻力小②经济上:平城地区产粮有限且常有水旱疾疫之灾;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③地理上:平城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⑵目的:更充分地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改革鲜卑落后的文化习俗,摆脱旧势力的阻碍⑶影响:定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革除旧俗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⒋革除旧俗⑴措施:①仿汉制: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修官制礼仪②穿汉服: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③说汉话:30岁以下官吏,一律说汉话④用汉姓:把拓拔氏改姓元,抹去皇室鲜卑族标志;鲜卑族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⑤通汉婚:提倡皇族贵族与汉族主要士族通婚,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与汉族地主联系⑥重汉臣:汉族官员由原来1/4上升到1/3,后来出现胡汉官员各半局面。
⑵影响:巩固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联系,加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四、改革的历史作用⒈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⒉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⒊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五、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⒈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⒉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⒊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⒋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重点难点突破★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抛弃了他们民族原来的特长,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一史学观点1.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2.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进步,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以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为依据基于这样的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拓跋族融合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之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
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改革家考点达标演练一(08年江苏高考A)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剌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室。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魏书•高祖纪下》材料二、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孝文帝“汉化”的主要措施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2)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学说汉话,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