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

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4.61KB
约7页
文档ID:212248405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_第1页
1/7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编制部门:管理工程系学时:76 学分:4分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年 月 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是从物流管理专业岗位人才需求及专业课程体系要求的出发,根据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项目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与安排制定的二、课程定位和作用《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是我院三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本课程在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专业教学标准执行表汇编》中安排在第3学期开设,考查课,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重要地位它的前导课程有:物流管理基础、物流法规等《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它是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本课程主要内容是讲授物流地理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布局及经济效用;物流地理在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及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区域布局;物流地理在各个经济区域的经济效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技能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期课程与本课程的关系一览表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的学习应具有的主要能力1物流管理基础为本门课程的学习打下物流知识基础2物流法规在物流管理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四、课程学习目标该课程主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标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的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而后讲解教材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教师同学生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自学1.知识目标具有从事物流管理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掌握物流地理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物流地理的各种地域布局,以及在各个经济区域的经济效用2.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掌握物流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3.素质目标具有从事物流管理专业所必需的理论及实务操作应用的素质,具有继续学习、能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物流地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五、课程内容模块概述,学时分配在本课程教学活动中,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按照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原则,教学组织以技能为为目标,以素质为基础,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达到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的目的。

序号教学项目教学设计建议课时备注理论实践一学习情境一:中国物流环境与物流布局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教学8二学习情境二:中国物流发展概况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教学8三学习情境三:中国农业物流地理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教学10四学习情境四:轻工业物流地理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教学8五学习情境五:重工业物流地理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教学8六学习情境六:物流交通地理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教学6七学习情境七:我国商业物流地理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教学10八学习情境八:旅游经济地理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教学8九学习情境九:物流分区地理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教学6十学习情境十:港、澳、台物流地理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教学4六、课程教学详细设计序号学习情境名称教学目标学习单元与训练内容教学载体考核评价方式一中国物流环境与物流布局知识目标中国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中国内陆地区不同的工业发展状况能力目标了解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条件、物流的布局原则学习单元1.1 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学习单元1.2 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训练内容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2.我国人力资源的特点;3.我国工业发展状况。

多媒体教室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考核标准1.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2. 物流的布局原则成绩权重二中国物流发展概况知识目标中国不同的地区商业发展状况;中国不同的地区商业发展状况能力目标了解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我国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学习单元2.1 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学习单元2.2 我国物流发展展望训练内容1.物流发展的政策多媒体教室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考核标准我国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成绩权重三中国农业物流地理知识目标农业物流的概念;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布局能力目标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熟悉林业和牧业的生产分布情况;掌握我国农业与物流的关系学习单元3.1 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学习单元3.2 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学习单元3.3 我国农业与物流的关系训练内容多媒体教室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考核标准1. 我国农业与物流的关系2. 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成绩权重四轻工业物流地理知识目标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影响商业布局的因素 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轻工业的发展概况;熟悉我国轻工业的生产布局,轻工业物流的现状;掌握我国物流与轻工业的关系学习单元4.1 我国轻工业的发展概况学习单元4.2 轻工业的生产布局学习单元4.3 轻工业物流的现状学习单元4.4 物流与轻工业的关系训练内容1.我国轻工业布局;2.物流与轻工业的关系。

多媒体教室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考核标准我国物流与轻工业的关系,我国轻工业的生产布局成绩权重五重工业物流地理知识目标钢铁工业产销布局;煤炭工业产销布局;石油工业产销布局能力目标了解我国重工业的发展概况;熟悉我国重工业的生产布局和特点;掌握我国重工业物流的现状,重工业与物流的关系学习单元5.1 我国重工业的地位及发展概况学习单元5.2 重工业的生产特点及布局学习单元5.3 重工业物流的现状学习单元5.4 重工业与物流的关系训练内容钢铁、煤炭、石油与物流多媒体教室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考核标准我国物流与重工业的关系,我国重工业的生产布局和特点成绩权重六物流交通地理知识目标铁路运输;公路运输;飞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能力目标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及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因素;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掌握交通物流概况学习单元6.1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学习单元6.2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因素学习单元6.3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分布学习单元6.4交通物流概况训练内容熟知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过程考核考核标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布成绩权重七我国商业物流地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了解制约商业布局的因素;熟悉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掌握物流与商业的关系学习单元7.1制约商业布局的因素学习单元7.2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学习单元7.3我国对外贸易学习单元7.4物流与商业的关系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考核标准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物流与商业的关系成绩权重八旅游经济地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了解我国旅游的作用和地位,旅游业的特点;掌握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物流对旅游业的贡献学习单元8.1我国旅游的作用和地位学习单元8.2旅游业的特点学习单元8.3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学习单元8.4物流对旅游业的贡献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考核标准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物流对旅游业的贡献,成绩权重九物流分区地理知识目标中国不同的地区商业发展状况;国际区域物流地理分析。

能力目标熟悉我国的行政分区,各经济区的经济特征;掌握各经济区的物流发展学习单元9.1我国的行政分区学习单元9.2各经济区的经济特征学习单元9.3经济区的物流发展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考核标准各经济区的物流发展,各经济区的经济特征成绩权重十港、澳、台物流地理了解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地理概况;掌握香港、澳门、台湾的物流业学习单元10.1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地理概况学习单元10.2香港、澳门、台湾的物流业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考核标准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地理概况,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地理概况成绩权重七、教学实施基本要求1.师资队伍基本要求(1)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应为具备讲师或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2)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能够综合运用项目教学,并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培训,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工程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2.教学实验实训硬件环境基本要求序号实验室名称设备及型号台套数备注1多媒体教室投影仪、计算机各一台按每班40人计,学生能直观看到,便于理解、掌握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1)教材序号教材名称教材性质前三位作者出版时间出版社教材简介1物流经济地理公开出版曾宪培、陈鹏2007年10月机械工业出版社《物流经济地理》为“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物流类规划教材”之一,内容包括物流业发展概述、农业物流地理、工业物流地理、商业物流地理、旅游经济地理、运输业物流地理、物流分区地理、国际物流与外贸地理等内容。

2(2)网络资源序号网站名称网址14.综合考核评价建议(方案)在课程考核方面,着重考核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考核方式采用实践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情境技能考核——项目综合考核——课程最终考核”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课程最终考核采用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考核占60%,过程考核占40%具体如下:(1)过程考核(40%)情境技能考核按教学情境进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分组对12个教学情境进行考核,采用课堂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教学情境中明确学生每个教学情境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主要考核学生在情境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创新能力2)理论考核(60%)考核采用试卷的方式,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3)总成绩总成绩=理论考核60%+过程考核40% 7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