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新闻史,2,地形图,行政图,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8325万,3,德 国 国 会 大 厦,国花:矢车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4,德国统一的象征,勃兰登堡门,5,远处阿尔卑斯山的映衬下, 慕尼黑一派如画美景,拂晓时分莱茵河畔的科隆,海德堡王宫,古堡,6,德国简史,公元843-919年,路易之后的加洛林王朝 公元919-1024年,萨克森王朝 公元962年起,获得“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号 此后,在这个国号下,德国经历了三、四个王朝的更迭,但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国家”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只是名义上的“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最多的时候由3000多个邦国组成,16世纪骑士起义失败后,减少到300多个,拿破仑占领后减少到30多个没有统一的军队、没有预算,皇帝由7个选帝侯国选举产生 因此,历史上的“德国”实际上是个极为松散的以语言和邦国间政治依附为纽带的“国家”7,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版图,8,1806年,拿破仑废除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号和最后一个皇帝 1815-1871年,德意志邦联(仍然是一种松散的“国家”) ~~~~~~~~~~~~~~~~~~~~~~~~~~~~~~~~~~~~~~~~~~~~~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和德邦联时期有两个主要的邦国 普鲁士王国(1701-1871年) 奥匈帝国(1254-1918年),1866年退出德邦联 ~~~~~~~~~~~~~~~~~~~~~~~~~~~~~~~~~~~~~~~~ (注: 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基础上建立,德国才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国家。
由此往后的历史才称为德国历史,之前的只是德意志地区和德意志各民族的历史),9,19世纪德国的统一,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10,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 (所谓“第二帝国”) 1919-1933年,德意志共和国 (在魏玛制宪) 1933-1945年,法西斯德国 (所谓“第三帝国”) 1945-1949年,军事管制 1949-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1949-1990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1990年-今, 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1,一、德国早期报业的发展(17世纪、18世纪),12,1.17世纪的早期报业(关键词:早),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出版物 1609年,《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通告——报道或新闻报》1609,《报道》Relation 1609,1571年的一张印刷新闻纸,13,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1615年,艾莫尔在法兰克福创办《法兰克福报》 艾莫尔——德国报业之父,《法兰克福新闻》1615,Newen Zeitungen (1620),14,世界上最早的日报 1650年,蒂莫台斯.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新到新闻》,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1660年,印刷局长创办《莱比锡新闻》,三年后改为日报《新到新闻》1650,Einkommende Zeitungen (1650),Historische Setzerei (1640),15,德国的早期杂志 1682年,莱比锡《学术纪事》,德国第一份科学杂志 1688年,汉堡《每月论坛报》 开创了德国期刊的思辨传统,文学和哲学超过新闻 德国早期报刊的总体特点分析 报刊众多,但影响不大,分散、小型、不成规模 当时的报业环境分析 虽然早,但发展慢 政治制度落后,封建割据(事物的两面、双刃) 1608年,神圣罗马帝国开始实行新闻检查16,Post- und Ordinarzeitungen (1693),17,2.18世纪报业发展(关键词:封建破坏),虽然早期是辉煌的,但后来18世纪的发展却相当缓慢 18世纪,普鲁士王国对报业的管制 弗里德里希一世(1701-1713): 限禁报刊; 出版需要得到官方特许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1713-1740):加强对报业的管制; 只许官方报纸发行; 实行广告垄断,延续一百多年 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 受法国启蒙影响,先给予报刊自由; 后实行严厉的报刊检查。
奥地利对报业的严格控制 只有一家政府机关报,民办报刊始终没有得到发展18,历史上可以提及的18世纪有影响的报纸: 1704年,职业报人福斯创办了普鲁士的民营报纸《福斯报》 1740年,报人施本纳创办普鲁士的民营报纸《施本纳报》 1798,《总汇报》在巴伐利亚创办,德意志联邦时期最大的报纸福斯报(1704—1934),19,Hamburgischer Unpartheyischer Correspondent (1794),Intelligenzblatt (1730),18世纪的德国报纸,20,二、纷繁复杂的19世纪德国报业,21,1. 19世纪的德国报业,19世纪初,德国出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报刊 原因背景: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拿破仑的占领 1798年,有影响的商业报纸《总汇报》创刊,后被恩格斯称作是德国的《泰晤士报》Allgemeine Zeitung (1838),《总汇报》,22,,19世纪20年代, 1819年,颁布书报检查令 1822年,开始征收印花税 禁止刊登政治新闻,不得批评君主和议会 被马克思称为长达二十年的德国“精神上的大斋期”23,19世纪30、40年代,报刊业空前发展 19世纪40年代,放松了对报业的管制。
1842年,《莱茵报》在科伦创办,第一家有影响的反对派报纸,马克思曾任主编 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德国报刊数百家,革命失败后,民主报刊随之消失1848年革命前夕 德国贵族的阅报室,24,卡尔.马克思编辑的《莱茵报》被查封后出现的讽刺画,马克思在这里被比喻成为人类盗火种(思想)的普罗米修斯Die gute Presse (Karikatur, 1847),25,19世纪50年代以前,德国没有一份能影响欧洲的大报 19世纪50年代,出现了有影响的大报 商业报纸《法兰克福报和商报》创刊(1856--1943),德国国内第一大报,国际知名19世纪下半叶的报纸代表《法兰克福商报》(1856年创刊),26,,19世纪60年代,德国开始进入长达28年“铁血”统治时期 加强了对舆论的控制俾斯麦 (1815—1898),27,,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报业仍然受到诸多限制 1874年,通过帝国新闻法 设立“收买基金” 发动“文化斗争” 1878年,实施“反社会党人法”,查封进步报刊28,19世纪70、80年代,廉价报纸应运而生 背景:德国统一后,工业革命兴起,传播技术发展 1871年,第一份廉价报纸《柏林日报》由莫斯创办。
1883年,另一份廉价报纸《柏林地方新闻》由莫斯创办莫斯主办的《柏林日报》和出版地点,29,19世纪90年代 1890年,俾斯麦下台 报业获得了较宽松的出版环境 党报是报业的主体 同时,商业性大众化报纸迅速崛起《柏林地方新闻》 (1898),Berliner Lokalanzeiger (1898),30,,李鸿章(1823.2.15~1901.11.7),31,19世纪的无产阶级报刊,马克思、恩格斯与《新莱茵报》 1848年,《新莱茵报》在科伦创刊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 以1848年《新莱茵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和自由报刊思想 共产主义者和无产阶级党报观念马克思(1818-1883),恩格斯(1820-1895),32,三、20世纪的德国报业(上),33,1.大众化报纸的兴起 19世纪末,以大众化报纸为基础形成报业垄断组织 莫斯报团:1865年《广告电讯报》、1871年《柏林日报》 谢尔报团:1883年《柏林地方新闻》 乌尔斯泰因报团:1889年《柏林画报》、1898年《柏林全德新闻》、《柏林晨邮报》、1904年《柏林午间报》 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商报与党报并存。
乌尔施泰因(1826-1899),《柏林地方新闻》,34,2.一战中的新闻宣传 一战中新闻媒介的舆论宣传功能开始得到突显 总体上,对宣传没有足够认识,效果有限35,3.魏玛共和时期的报业(1919—1933) 宪法规定了新闻出版自由,不再实行书报检查 1919年8月,魏玛共和国通过宪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 德国人民.在法律限制内,有用言语,文字,印刷,图书或其他方法,自由发表其意见之权,并不得因劳动或雇佣关系,剥夺其此种权利如其人使用此权利时,无论何人,亦不得妨害之不得施行检查惟对于电影,得依据法律,酌设相当规定又为防止淫亵文书之发行,及于公开展览及演艺时为保护青年起见,得以法律处置之 德国报业在这一时期获得很大发展,1932年是历史最高点36,这一时期,政党报刊与大众报刊并行发展 A、政党报纸仍有很大的影响力 1932年,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报刊达120家 德国共产党建立了以《红旗报》为中心的党报系统 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德国历史上的党报发展时期,最大的党报集团是社会民主党的报团和共产党的报团,代表报纸分别是《前进报》(Vorwarts,Berliner Volksblatt )和《红旗报》(Die Rote Fahne )。
37,38,B、商业报纸 报业垄断逐渐形成 乌尔斯泰因报团 莫斯报团 胡根贝格报团(谢尔报团衰落后转入此人之手)Germania (1919),Rotationsdruck maschine,39,4.纳粹统治时期(1933—1945)对新闻业的破坏与垄断控制 查封进步报刊,封闭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全部报刊,禁绝全部公开的反对意见 停止实行出版自由政策 设立国家宣传部,部长戈培尔的理想 颁布《新闻记者法》,把记者变成统治当局的政治意志的执行者 没收犹太人报团,用暴力夺取犹太人的两个报团,只保留雅利安血统的胡根堡报团,使之急遽扩张,成为惟一的忠于纳粹党的民间报团,该报团最多时拥有报纸1600家 结果:报纸数目大为减少40,,控制广播系统,私营的广播电台全部收归国有,大力发展广播用于宣传民众效忠法西斯主义,以及对外宣传 接管通讯社,将沃尔夫通讯社收归国有,变成德国通讯社,直接控制主要的新闻源41,靠国家机器强制实行的报业垄断 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成为主导报纸(主编罗森堡),还有政府宣传部长戈培尔的报纸《进攻报》也是主导报纸1939年的《人民观察家报》,《人民观察家报》的一个头版标题:谁反对国家就让他灭亡,42,5.二战时德国的新闻宣传,新闻媒介成为希特勒的宣传工具 利用报刊大搞欺骗宣传,煽动战争狂热情绪。
利用广播对英、法展开谣言攻势 “纳粹式”宣传欺骗了德国民众43,44,法西斯德国的宣传画,45,爱娃,Eva Braun (1912年2月6日-1945年4月30日),46,瑞芬斯塔尔(1902—2003),47,48,49,《意志的胜利》,50,四、20世纪的德国新闻业(下),51,1.联邦德国的报业,联邦德国成立后,报业迅速发展,垄断逐渐形成 1949年以后,报业进入到新时期,由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转变 60、70年代,报业处于停滞状态,报业出现垄断趋势 80年代,形成10个大型报业集团施普林格报团是最大的报团 杂志业:也出现了垄断化趋势1945年德国被分区占领情况,52,2.民主德国的报业,在苏联的影响和扶持下,民主德国的报业发展起来 1946年,德国统一社会党成立,创办党的中央机关报《新德意志报》,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各级党报 1949年,民主德国成立后,苏军移交了新闻媒介的管理权 因为有良好的报业基础,民主德国的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53,1949年10月7日,由苏联控制的德东地区和东柏林,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俗称东德);正式与英、法、美支持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俗称西德)分裂。
柏林分成东、西柏林,西柏林成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