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商务硕士历年真题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5.44KB
约6页
文档ID:399464877
国际商务硕士历年真题_第1页
1/6

国际商务硕士历年真题〔四〕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 3.对外贸易值4.对外贸易量 5.总贸易 6.特地贸易7.贸易差额 8.有形货物贸易 9.效劳贸易10.直接贸易 11.间接贸易 12.转口贸易13.对外贸易商品构造 14.国际贸易商品构造 1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16.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17.对外贸易系数 18.贸易条件19.地区经济一体化 20.自由贸易区 21.关税同盟22.共同市场 23.经济同盟 24.完全经济一体化:25.对外直接投资 26.对外间接投资 27.跨国公司参考答案:1.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亦称 “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 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2. 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亦称 “国外贸易“或 “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同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3.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金额的大小,又称对外贸易额4. 对外贸易量:为剔除价格变动对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的影响,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往往用确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以当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单纯反映对外贸易的量,就叫对外贸易量。

5.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6. 特地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7. 贸易差额:是指确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8. 有形货物贸易:是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观看的货物的贸易9. 效劳贸易:依世贸组织《效劳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效劳贸易指:〔1〕从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供给效劳〔2〕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效劳消费者供给效劳〔3〕一成员的效劳供给者以自然人的存在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供给效劳〔4〕一成员的效劳供给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性存在供给效劳10.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展买卖货物的行为11. 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展买卖货物的行为12. 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展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13. 对外贸易商品构造:是指一国在确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14. 国际贸易商品构造:是指确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国际贸易额相比,用比重表示。

15.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造,指确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16,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叫“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它说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17. 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货物与效劳进出口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18.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19. 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一个由各国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共同机构协调下,通过制定统一的经济贸易等政策,消退国别间阻碍经济贸易进展的壁垒,实现区域内共同协调进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以促进经济贸易进展,并最终形成一个经济贸易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20. 通常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在成员国的货物贸易或效劳贸易之间彼此取消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限制,但对非成员国仍维持各自的贸易政策21.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所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成员国间彼此消退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限制,实现区域内货物的完全自由移动,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

22. 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现货物自由移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之间的自由移动23. 实行经济同盟的国家不仅实现货物、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建立共同对外的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政策,逐步废除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便一体化的范围由货物生产、交换扩大到安排领域24. 这是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经济、财政与金融、贸易等政策方面均完全协调全都,实行统一经济政策25. 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诞生产资本到另一个国家的工矿、企业进展投资,并由投资者直接参与该厂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治理26. 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者以取得利息或股息、分得红利等形式的资本增值为目的,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对象的投资,其特点是投资者不直接参与这些资本企业的经营和治理27. 是社会生产力进展到确定阶段和水平后,一国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进展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五、分析题1. 本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 1/5,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 1;外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 1,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 1/3。

〔l〕本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确定优势?外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确定优势? 为什么?(2) 假设本国用5 单位黄油换取外国3 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为什么?(3) 假设本国用5 单位黄油换取外国6 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为什么?2. 假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本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 1/8,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是 1/4,外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 1,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是 1/21) 在没有贸易的状况下,本国和外国用布表示的黄油的相对价格是多少?(2) 这样的相对价格说明各国在什么商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3) 这样的相对价格说明在存在贸易的状况下,世界市场上用布表示的黄油的相对价格大致如何?(4) 假设在贸易均衡状态下黄油价格/布的价格=1,本国的贸易得益如何?3. 一国有 400 单位的劳动与 600 单位的土地,用于生产酒和奶酪生产 1 单位酒需要 10 单位劳动和 5 单位土地,生产 1 单位奶酪需要 4 单位劳动和 8 单位土地奶酪和酒的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分别是什么?4. 依据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A 国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会出口质量较高的布,B 国是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会出口小麦和质量较低的布。

1) 这种贸易是否对两国都有利?(2) 贸易对两国的要素全部者的实际收入有什么影响?(3) 贸易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5. 电视机生产是劳动密集的,每台电视机的生产需要 20 单位劳动与 4 单位土地,它的单价为 60 美元;大米生产是土地密集的,每 500 克大米的生产需要 1 单位劳动与 4 单位土地,其单价是 4 美元假设本国有 120 单位劳动和 200 单位土地,外国有 40 单位劳动和 50 单位土地,依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这两个国家将有什么样的贸易模式?6. “世界上一些最贫困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它们没有什么资源是丰裕的它们的资本和土地都不丰裕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里,甚至连劳动也不丰裕分析上面这段话7. 美国劳工运动〔根本上代表了蓝领工人,而不是专业人才和受过较多教育的工人〕传统上支持政府限制从不兴盛国家进口产品从工会成员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个政策是合理的还是短视的?如何用有关贸易模型的理论来答复此题?8. 分析说明为什么列昂惕夫之谜以及最近的鲍温、利默和斯威考斯卡斯的争辩结果会与要素比较理论相冲突9. 分析以下四题,解释每题中是外部规模经济情形还是内部规模经济情形。

1) 美国印第安纳州艾克哈特的十几家工厂生产了美国大多数的管乐器2) 在美国销售的全部本田车要么是从日本进口的,要么是在俄亥俄州的玛丽斯维尔生产的3) 欧洲惟一的大型客机生产商 空中客车公司的全部飞机都在法国土鲁斯组装4) 康涅狄克州的哈特福特成为美国东北部的保险业中心10. 评价下述情形中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的相对重要性1) 世界上大局部的铝由挪威或加拿大冶炼2) 世界上半数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在西雅图生产3) 美国和日本生产了大局部的半导体4) 大局部苏格兰威士忌来自于苏格兰5) 很多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产自法国11. 争辩以下问题:(1) 怎样的条件下会存在规模经济?(2) 存在规模经济时,贸易的最主要理由是什么?(3) 你的答复是否依据规模经济类型的不同而转变?〔如: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12. 假定布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麦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国是个劳动丰裕的小国,在布的生产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使其相对价格低于世界相对价格贸易方向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假设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持续多长时间?13. 卡尔马计算机公司设计出了一种的产品,其功能比现有的产品稍有改进,但是外观作了很大的改动其实际生产本钱并不比现有的产品高,公司却打算将现有产品转移到加坡和韩国等地生产,而在美国的工厂生产这种的产品。

用产品周期理论对公司的这一打算进展分析14. 人们经常说收益递增的存在是国家之间产生摩擦的根源之一,由于每个国家都期望能扩大那些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的生产依据垄断竞争模型和外部经济模型来评述这一观点15. 争辩以下问题:(1) 什么样的条件导致生产中的规模经济?(2) 建立在生产的规模经济上的贸易有什么正值理由?(3) 你的答复是否取决于规模经济的形式〔即内部的或外部的〕?16. 产业内贸易模型有那些共同之处?17. 争辩下面的论点,外国直接投资通常可以到达国际借款同样的目的,所以国家不必在意承受哪一种国际资本流淌方式18. 以下各项哪些是外国直接投资,哪些不是?(1) 一个沙特阿拉伯的商人购置了 1000 万美元的IBM 公司股票2) 上述商人又购置了一套纽约的公寓3) 一家法国公司兼并了一家美国公司:原美国公司的股东把股票换成法国公司的股票4) 一家意大利公司在俄罗斯建立了一家工厂,并作为俄罗斯政府的承包商来治理该工厂参考答案:1. 〔1〕本国在黄油的生产上、外国在布的生产上拥有确定优势2) 在没有贸易时,本国用5 单位黄油只能换取 1 单位布,而现在可以换取3 单位布,本国的贸易得益为 2 单位布或者说 2 单位劳动;在没有贸易时,外国生产 5 单位黄油需要 5 单位劳动, 而这些劳动可以用来生产 15 单位布,外国的贸易得益为l2 单位布。

3) 假设本国用 5 单位黄油换取 6 单位布,本国获得5 单位布由于在外国 5 单位黄油等于15 单位布,而现在只需用 6 单位布来换取这些黄油,所以外国的贸易得益为 9 单位布2. 〔1〕Pb/Pc=aLb/aLc=〔1/8〕/〔1/4〕=l/2;PB*/PC*=aLb*/aLc*=1/〔1/2〕=22) 这样的相对价格说明本国在黄油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外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3) 世界相对价格应当在 1/2 与 2 之间4) 在没有贸易的情形下,本国获得 1 单位布需要放弃 2 单位黄油的生产,而在贸易之后, 获得 1 单位布只需放弃 1 单位黄油,本国从贸易中得益3. 〔1〕aLw/aTw=2;aLc/aTc=0.5;aLw/aTw>aLc/aTc;所以酒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是劳动;奶酪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是土地4. 〔1〕这种贸易对两国都有利2) 一般说来,贸易使两国出口产业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全部 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