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后美国农村教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后是美国的转型期,由于此前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到198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四分之三,从1970年起,由于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原因,美国最大城市人口开始向农村迁居但在农村的广大区域内,由于以往美国社会、政府关注不够和教育投资不足,致使美国农村社区的教育环境、条件和质量严重恶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与社区、学校和相关利益团体一起开始改善农村社区和学区的发展条件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农村教育政策、教育环境与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农村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关键词] 美国 农村教育 存在的问题 启示 一、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农村现状(一)美国关于农村的概念 随着美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扩散以及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不断调整,传统上相对稳定的城市和农村社区的界限在美国变得日益模糊美国农业的直接从业者已不足3%,但美国的广大农业区域依然存在,而生活其中的农村社区人口也并没有大幅度减少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根据是否在城市统计区、人口密度和规模三个指标做出统计,美国有43%的公立学校位于这三类农村区域,在校生人数占全国学龄儿童的31%;而美国联邦统计局则把农村定义为“有广漠土地且居民少于2,500人的地方”,认为这才是纯粹意义上的农村。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统计口径明显地扩大了农村社区实际上2,500—25,000人的社区已具备了城镇社区的特征,把他们列入农村社区,容易模糊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界限,不利于突出真正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村社区,徒增认识和实践上的混乱本文采用联邦统计局的定义二)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农村现状及发展情况1876-1980年,是美国的城市化时期,到198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城市化的结果表现为中心城市与其周围郊区和远郊乡村间建立的关系是复杂的,并产生了各种高度专门化的城区市郊混合体,这些混合体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个有机的整体,这样,传统的“城市”、“郊区”、“乡村”的区别逐渐模糊直至消失从1970年起,由于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原因,美国最大城市人口开始减少,主要是一些中等收入者开始向农村迁居东北部城市带最为明显,70年代仅纽约一市就减少80万人一些企业也因地价和劳动力价格高等因素,开始向农村和小城镇分散1980年以后,美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出现了回升现有5500万人居住在农村地区,占美国总人口的1/5根据最新的2000年的人口普查,他们分布在广袤的4/5国土上二、美国农村教育政策与教育环境(一)美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根据美国统计局的数据,美国农村公立小学数量占全国总数量的13%以上,农村公立学校的学生数占全国同类学校学生数的21%。
由于具体细节归类问题,其他报告中的同类比例甚至更高在阿拉斯加、阿肯萨斯、爱荷华、肯塔基、顷因、密西西比、内布拉斯加、新汉普郡、南达科塔、佛蒙特、西弗吉尼亚、怀俄明等12个州,公立基础教育的主要生源是小镇和乡村的儿童这些数字,加上小规模的学校的潜在优势,以及农村学校在满足联邦《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已经使专家们意识到,农村教育需要更多的关注,并应赋予政策上的思考二战以后,美国实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美国教育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特征,除政府拨款、学费外,社会捐赠、学校服务社会的收入也占有很大比例美国是一个地方分权国家,全国没有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教育的责任多在州与地方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对教育政策的制定、经费的投入负有直接而重要的责任法律哲学家布鲁斯·A·阿克曼在一部题为《自由国度的社会公正》的专著中提出,学校教育应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初等附段的教育任务在于切实补充并确证学生家长的价值观与态度;中等阶段的学生则接受自由国家所提供的都市教育以使自己得以摆脱自身地理位置及社会地位的束缚,并提高学生个人的自由度事实上,20世纪后半期的美国中等学校与学院即逐步承担并发挥了中等阶段的教育功能。
以扩大自由与选择为手段,美国学校与学院也着力提高教育机会的平等美国学校旨在使每个人拥有平等教育机会的努力未获成功——家庭背景与家庭教育仍在一个人的生活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美国学校的确以多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扩大了占相当多比例的人口的教育机会,重新分配了生活机遇,为跨代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一般教育及具体学校的努力,远不能保证任何平等结果的出现二)美国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美国对教育按学区进行独立的管理学区是各州内为管理监督检查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划分的特别专区,州政府授权学区委员会管理学区内的学校教育二战后,在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的相互作用下,美国农村以学区投资为主的过于分散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趋势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加大了对地方学区财政拨款的力度及至20世纪中期,如1949-1950学年,就全国而言,学区的投资比例降至57.3%,联邦和州分别升至2.9%和39.8%1979年以后,这一趋势进一步发展,州政府对学区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开始超过学区征收的财产税,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最大财源美国当代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在经过最近20年的进一步演变之后形成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是由联邦、州和学区三级政府共同分担的,而且随着上级政府对学区教育越来越多的干预,州政府逐渐成为了第一投资主体。
由此,可以说当代美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体制应该属于相对集中的模式这一财政体制的特点首先是联邦政府参与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联邦政府主要通过专项拨款实现其对州和地方学区教育发展的影响和教育政策的引导当前财政体制的第二个特点是州政府对地方学区义务教育投资的责任日益加强与联邦政府相比,州政府对本州各个学区义务教育已经负有了直接和具体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主要通过对学区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实施管理一般来说,各州的教育经费分配主要考虑的是公平性原则,要求对所有儿童公平总之,美国农村当前义务教育经费是由联邦、州、学区三级政府共同分担的四)美国西部开发期的教育情况美国教育的发达程度世界有目共睹,它即使不是美国之所以长期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文化兴盛的全部原因,至少,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去诠释美国的强大而它的强大,从经济地理角度讲,正是基于其西部的成功开发后,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相互补充所致但我们这里所要关注的,则是这一过程中它的教育1823年11月,一批热情年轻的耶鲁大学神学院学生被一篇题为《西部的召唤》的论文所感动,他们在纽黑文的榆树下聚集,宣誓献身于远西部地区(那时的伊利亚诺)的教育和布道事业他们认为“促使青年城市发展的最可靠的办法是使它成为一所学院的所在地”。
在西部创办学院的动力还来自于这样的观念:(一)一个社群没有自己的学院和大学,就算不得完整;(二)美国基督教各教派为了生存的需要,深入到各个孤立的地区和拓居地的边缘创办学院丹尼尔·J·布尔斯廷在他的《美国人建国的经历》(The Americans)一书中总结道:西部教育的发展得益于“教派的积极性、暴发者的事业心和赞助人的乐观主义”在美国西部开发的一百多年时间,其在教育上的发展给我们如下启示:(1)在美国,发展教育自始至终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意识,即使在办学动机中有谋利的因素,也不会影响它最终直接提高美国人口素质的基本作用而且无论在哪一个时期,都有一大批热情从事教育事业的杰出人士在为自己国家的进步而奔走2)美国在发展自己的教育过程中,走的是一条“以人为本”的路子,其教育对象的工具性色彩较为淡薄,这是形成美国人民独立创新意识的重要因素3)为适应西部开发所作出的教育调整,是美国政府宏观决策的体现同时,政府在教育上的政策倾斜(如无偿拨地、财政补助)也大力促进了其教育的发展4)美国教育系统民主开放、兼收并蓄、勇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美国教育文化,这才是美国教育的精髓所在三、美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育投入不均衡美国对全国公立义务教育不分城市和农村,实行一体化的财政管理体制,拨款补助方式呈现出多样性,但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专项拨款,一种是基本资助拨款,即公式拨款。
采用公式拨款旨在考虑学区在教育需求和教育财政能力方面的差异,主要用于维系学区与学校的基本运转,体现公平性但公式拨款作为主要的拨款方式,常常忽略了非常小的农村学区因为公式拨款是在学生人头数的基础上分配的,这表面上看起来很公平,但农村学校本身学生少,还要维持昂贵的交通和设施维护开销,在扣除这些之后就没有多少钱用于工资、材料和仪器了另外,在一些农村学区,注册率下降导致生均经费减少,给当地社区增加了更多负担孤立的农村社区获得公共和私人资金的途径要少于城市社区2 贫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较多在美国,农村社区是贫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聚集地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和向城市的分化流动,种族迅速多样化的现象在农村地区普遍出现大量移民滞留或涌入农村社区这些学生文化冲突激烈,生存压力大,升学抱负被弱化,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熟练度有限,这给农村学校教育造成了巨大压力 3 农村学校规模偏小 农村社区人口居住分散,致使学校规模往往偏小,这成为制约农村社区教育健康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在北卡罗来纳州,约50%的学校不到200个学生;怀俄明州25%的四年级班级不到10个学生;阿拉斯加州27%的学校其学生数少于50人小型学校收到的公式拨款自然很少,有些学区甚至得不到这类拨款。
学生数量低也导致各州在根据评估计划对学校表现做判断时出现统计数字比例失真现象,最终影响到财政拨款和捐助1980—1993年间的学校合并运动虽然对此有所改善,但终因并校不增资,农村社区环境并无根本改善,反而徒增交通负担,浪费学生时间 4 教师短缺 老师们在读大学时已经适应了城市舒适的生活、自由的个人行为和城市中较好的文化设施而农村学校多处于偏僻地区,各方面设施较差,教育教学压力相对较大,又不能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发展机会,文化、社交及心理上的孤独感使农村学校很难吸引和留住合格教师财政紧张和教育预算压缩现象在许多州发生,城市和郊区学区又处于竞争专项拨款的有利地位,因此导致农村教师收入也相对较低在威斯康星州,农村教师平均年工资为32,693.87美元,要比非农村教师低14%所有这些都给农村学校教师带来生存和发展上的不便,造成农村学校师资严重流失,教师短缺成为不少农村学校的共同问题 5 农村教育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边远农村以及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农村社区,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现象非常突出这些社区的多数农村人口缺少科学技术新知识,无力改变他们生活的贫困状况政府和慈善事业资助项目多指向基础设施建设,而较少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建立面向儿童的社区扶助体系。
农村社区流失的都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只是方便了一小部分“精英”流向城市四、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 (一)美国政府改变贫困农村教育面貌的战略举措 西奥多·W·舒尔茨很早就提出,农村教育之所以会出现数量不足和质量低劣的状况,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农村学校的投资不足投资不足既有政府的责任,也有社区、学校、家长方面的原因因而,在加大政府投入、对农村学区适当倾斜的同时,统整社区和学校,强化农村教育整体育人和与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相适应的倾向,提高农村教育的服务意识,就成为美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导方向和着力点 1 联邦政府设立REAP项目,增加农村教育专项经费投入2000年12月克林顿总统签署通过了“农村教育成就项目”(REAP),2002年1月,小布什总统又对REAP进行了重新授权REAP通过专项拨款实现其对州和地方学区教育发展的影响和教育政策的引导,为农村学区提供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灵活政策REAP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农村教育实施的拨款法案,它要解决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