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印度地理资料 篇一:印度地理位置 印度地理位置:印度位于北半球,属于南亚次大陆,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与中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为邻,东与缅甸和孟加拉毗连,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东南频临孟加拉湾,西南面临阿拉伯海,南连印度洋,北依喜马拉雅山脉,为亚、欧、非和大洋洲海上交通枢纽国土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2位总人口12.1亿(2022年),居世界第2位人口自然增长率2.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7人城市人口约占26%首都是新德里 印度的国花:荷花 气候: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的地形特点:北部(喜马拉雅 )山地,中部(中央平原 )平原,南部(德干 )高原 1) 农业方面: 1. 农作物: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甘蔗 2. 农作物分布地点、地形与优势: 水稻: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平原地形,气候润湿,降水较多 小麦:半岛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地面起伏平缓,虽降水较少,但浇灌水充沛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气候、降水适合,土壤为肥沃的黑土,日照充沛,生长后期多为晴朗天气。
黄麻: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润湿,水源充沛 茶叶: 东北部,排水良好的低山地,气候润湿,水源充沛 甘蔗:恒河平原中部,气候和暖,降水量较多,水源充沛 3. 耕地面积:1.6亿占国土面积60.9%,占亚洲耕地面积32.7% 4. 农业机械化:农用排灌动力机械为750.8万台,农业用电量为712亿度,每公顷耕地可获得0.7千瓦动力,这在南亚处于较高水平印度的农用拖拉机保有量约为100多万台 5. 粮食产量:2022年4月1日将达成2.358亿吨 6. 农业耕作方式:大量农业操作靠人力举行,而犁地等那么多使用牛 7. 农业缺点:三角洲地区地势过于低洼,加之西南季风期降水过于集中,极易发生 洪涝苦难,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农业技术落后导致作物产量不高,更加是单产水平低;农村经济单一化影响了该区经济全面进展 2) 经济特区: 1. 经济特区:据印度官方消息,特区创办在国土东西两侧的港口城市其约莫分布处境是:东部的维扎加帕特南和卡基纳达以及库尔比、盐湖、弗尔达;东南部的南古纳利、切奈;分布在东北部恒河流域的巴多伊、 坎普尔、大诺伊德和莫拉达巴;西部城市苏拉特和胜克鲁斯,纳维孟买、卡普达和哈桑;西南部的科钦、瓦拉尔帕德姆和普苏维皮恩;以及印度中部的茵多尔等等。
据本刊了解,目前印度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经济特区共27个,而原那么上将总共批准38个经济特区 3) 工业方面: 1. 主要城市: 新德里:印度的首都,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铁路与航空交通中心 孟买:棉纺工业中心,它频临阿拉伯海,是个自然良港,被称为印度西部的门户,也是印度海军的重要基地,在印度的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文化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加尔各答:麻纺和机械工业中心,印度东部最大的港口和铁路、航空枢纽,在印度的工商业、金融、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班加罗尔:拥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皮革、食品等兴隆的现代工业有印度硅谷之称 马德拉斯:印度最大的人工港,海、空、铁路和马路均很便当,被成为印度南部的门户 艾哈迈达巴德:它是印度其次大纺织中心 海德拉巴:实际上是由海德拉巴和塞康拉巴德两个城市组成它位于德干高原,是印度南北交通要道和印度空军高级飞行训练基地 2. 钢铁产量与需求量:1.2亿吨; 3. 矿产品种:铁矿石、锰、铝土矿、铬、铜、钛、稀土金属、石墨、重晶 石、煤、石油、自然气、铀等,以及白云岩、石灰岩、高岭土、铅、锌、镍、钨、钼、金、磷、钾、硫、石棉、金刚石等。
4. 矿产分布: 印度德干高原的东北部煤、铁、锰丰富,且矿区邻近、合作 好矿产资源集中地在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地区,地形为高原,东北部还有片面平原(恒河平原) 5. 主要海空港: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钦奈、海德拉巴 4) 民族风情: 印度主要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 节日: 洒红节:公历2、3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的大节日 灯节:每年在气候宜人的10月至11月间庆祝,即印历8月见不到月亮之后的第15天 十胜节: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的重大节日根据印度历法,十胜节是从頞湿缚库阁月的第一天开头,一连庆祝10天一般是在公历9、10月间 昆梅拉节:是印度最盛大的朝圣节日,每12年内分别在恒河之畔的“赫尔德瓦尔”、锡布拉河畔的乌贾因、戈达瓦里河畔的纳西克和恒河与亚穆纳河交汇的安拉阿巴德举行一次圣浴”是“昆梅拉节”重要组成片面,因此又称恒河圣水沐浴节 佛诞节: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公历在5-6月 独立节:8月15日,是印度全国性节日 湿婆神节:也叫湿婆神之夜节,在印度教寺庙庆祝,时间在公历2-3月(印度12月黑半月第四天)举行。
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幼、上下贵贱都要斋戒 元旦:1月1日 印度共和日:1月26日,即国庆日,各邦首都均有庆祝盛会及巡行,而以首都新德里的巡行最宏伟 甘地逝世纪念日:1月30日,是日在首都的甘地陵(RajGhat)有诵经、祈福活动 马哈维那节:耆那教徒庆祝其祖师马哈维那(大雄)寿辰之日(3-4月) 拉玛节:每年公历3-4月,印度较徒庆祝毗湿奴(Vishnu)的化身拉玛(Rama)的生辰 复活节:4月,纪念耶穌被钉在十字架后第三日的复活 风俗: 1. 印度各地大小寺庙和殿塔比比皆是,进入寺庙大殿都要脱鞋,但允 许穿袜子 2. 进入锡克庙时,头上务必罩一块清白的布,如手绢等 3. 虔诚的印度教徒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清早冲完凉后做祷告,然 后才开头工作 4. 牛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兽”,印度教不准吃牛肉,印度虽有养牛 业,但只能供给牛奶、黄油及牛粪作燃料,喝牛奶允许的,也有少数地方用牛牛做民间运输和耕地在印度的一些城市、乡村里,老牛、病牛、残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四处自由游荡,神圣不成进犯这么多的牛,成为国家的一个负担印度僧侣每年还要举行一次仪式,叫“波高”,表示对牛的敬爱。
他们还和商人举办了大量“圣牛养老院”,将那些年迈体弱,不能自己觅食的老牛收养起来,一向到老死 5. 钱较多的人,或是较受接待的人理应付钱 6. 有的印度人见到外国人时,能用标准的英语问候“你好”有的那么用 传统的佛教手势--双手合十印度教徒见面和道别多施双手合十礼,并彼此问好祝安 7. 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的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 8. 印度人认为吹口哨是冒犯人的举动,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9. 他们认为把孩子放在浴盆里洗澡是不人道的 10. 印度人身份悬殊,有等级制度,很重视身份 11. 印度妇女热爱在前额中间点有吉利痣,其颜色不同,外形各异,在 不可怜况下表示不同意思,它是喜庆、吉利的象征印度男女多有配带各种装饰品的习惯 12. 印度人爱喝茶,大多是红茶各种集会,中间休息时也备有茶水, 接待客人自不必说 13. 印度人爱好3、7、9数字他们认为红色责示生命、活力、朝气和 强烈,蓝色表示真诚 14. 在印度初次访问公司商号或政府机关,宜穿西服,并事先订约约 会,尽量按时赴约 15. 印度人吃饭大多使用盘子,千万留神,吃饭时,只准用右手递接食 物,另别用左手。
16. 切莫抚摩小孩的头,在印度如摸小孩的头,对方确定翻脸 17. 首饰是印度人日常生活中一种不成缺少的装饰品 篇二:高中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考点复习资料 南亚和印度 【教与学目标】 1.南亚次大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2.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3.印度的工农业类型及分布4.印度主要的自然苦难 4.能在地图中指出南亚主要地形区、河流、平原与岛屿的位置 5.能分析南亚季风气候的成因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位于喜马拉雅 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 区,大片面位于10°N~ 30°N之间南亚指位于 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 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 宏大地区它东濒孟加拉 湾,西滨阿拉伯海因由 南半球漂移而至,又称南 亚次大陆 2、范围:南亚总面积约 430万平方千米大陆上 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 拉国、尼泊尔、不丹5个 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印 度洋中有斯里兰卡和马尔 代夫两个岛国 南亚的国家和地区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国家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二、自然区域特征 1、三大地形和两大河流-地形与水文特征 (1)三大地形区: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①北部山地:南亚北部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地势逐级下降,成为险峻而狭长的一带山地。
北部山地,是地势很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一片面山地北高南低,山势由海拔7000米陡降至300米,山地的垂直变化明显高山上冰雪笼罩,山脚下河谷一带为片热带风光居民的农事活动多集中在暖湿的河谷平原一带 ②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西起阿拉伯海岸,略成弧形,向东延迟至孟加拉湾平原面积宏大,是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③南部高原:是平坦的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较小,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在高原的东西两侧分布有低矮的山脉,沿海一带有狭窄的平原高原上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棉花高原上还有丰富的煤、铁、锰、铝土和云母等矿产资源 (2)三大河流 ①印度河: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北坡(狮泉河),流经干旱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区——塔尔沙漠),是巴基斯坦重要的浇灌水源注入阿拉伯海 ②恒河: 恒河发源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向东南流经恒河平原,大片面在印度 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会集后注入孟加拉湾在入海口邻近冲积成面积很大的恒河三角洲 发源于西北喜马拉雅山南麓,流向东南,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恒河是南亚最长、流域最广的河流在印度与孟加拉国境内印度人视为“圣河”源头的甘戈特里冰川和沿途的啥德瓦、阿拉哈巴德、瓦拉纳西等河畔城市,被印度教徒视为圣地全长2580公里流域面积90.5万平方公里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最远的支流上源在中国西藏境内西南流入印度,至德夫普拉亚格邻近,与阿拉克南达河相会集,始称恒河在哈尔德瓦穿过西瓦利克山脉,进入平原,转为东南流向,至阿拉哈巴德与亚穆纳河会集后,河身蜿曲,东流入孟加拉国境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会合,组成河口三角洲,向东流入孟加拉湾,进入印度洋沿途有大量支流汇入下游水网水道密布,是一个大的农业生产地区,有水稻、小麦、玉米、黄麻、甘蔗等东距孟加拉国17公里处建有法拉卡水坝哈尔德瓦以下可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