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9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72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种植入门问答问一:譬如种植一株树,或者一株花,如何能使之必然生活,而且会发荣滋长?答:如果这一株花或树,得来时并无重大损伤,且出土未久,未曾枯槁,依法种植,断无不能生活之理问二:如何说是依法种植?答:第一须择天晴之候,泥土干燥,深耕浅种如有多枝,勿使分枝之处埋入土内,将泥土桩实,浇足凉水,这水要使地下之土与盖上之土,和花树之根结成一体,是谓依法种植问三:依理想而论,种植花树以阴雨天为宜,为何舍此不取,反要选择天晴之日?答:烈日之下,种植固非所宜,然须择晴天的早上或晚上因为在雨天,泥土一经雨淋,容易成块,种植之后,不能与花树之根及加入之土融合凝结,以致中多空隙,根须不但不能发达,且易腐蚀。
所以必求天晴之日,将干泥粉碎,加入根之四周,使无一处空隙,然后灌之以水,则花树之根能与泥土融成一片,是以种树必得趁晴天问四:……答:……问五:深耕浅种之说,如何解释?答:所谓深耕,即是种树之穴必掘之稍深,较种下之树根越一倍;种时仍将掘出之松泥,填入穴内,中部稍稍高起,这就指浅种继乃将树根安置妥帖,而旋转一周,使泥土与根相和洽然后四周再加泥土,让其与穴外原有之泥土相和洽,于是稍加坚实,再浇足水,是谓深耕浅种问六:必须深耕之理由安在?答:花树发达与否,全靠乎根,假使根须不能发达,花树亦不能发达倘使种植时仅掘至应种之下而止,则根须不易发展,花树即不能繁荣,此为必须深耕之理由问七:既深耕矣,深种有何妨碍,何以必须浅种?答:花与树之呼吸,在枝干与叶,如人之有口鼻,人苟闭塞口鼻,必致窒息使花与树之枝干,深陷土内,亦必致窒息,此即不可深种之理由问八:种植花树方法,尚有其他不可不知的条件否?答:尚有三端不可不明白:第一,种植花树的地位;第二,种植后的浇灌干湿;第三,施肥料的时期和浓淡三端缺一,不能使种后之花树延长生命,而且也不能发达问九:如何是地位?答:地位有两种,一种是方向,一种是高低问十:方向应当如何?古人说是向阳的好,是否如此?答:这是不差的,但是也有较为喜阴的,即使喜阳的花树,长久晒在烈日之下,亦非所宜。
问十一:高低又怎样解释?答:花树有喜干的,也有喜湿的,但即使喜湿的花树,如时常浸在水内,除浮萍水草等外,绝不能耐所以种植花树之地,必较平地为高,使大雨之后,无积水之患问十二:请问浇灌的干湿如何?答:浇灌必依天时的干湿而定:风和日暖,雨水调畅之时,不必浇灌;天晴较久,夜无露水,间日浇灌;炎夏烈日,每日浇灌,或晨夕各一次浇灌浇灌必须在日尚未出,或日已没落时,地面热气全消,方为有益无害不然,郁热之气,蕴蓄于根,易致腐烂假使干湿难定,则自以较干为宜,常言道“湿不如干”,乃经验之谈也问十三:请问施用肥料之时期和浓淡,如何方称适当?答:时期各有先后,然就普通而言,以立冬之后与立春之前,最为适宜施用肥料,须在天晴之后,若在雨天肥料随流水而去,不但效用全无,且雨时根须已湿,加以肥料沾着易致腐烂至于肥料浓淡以及肥料多少,常语曰“肥不如瘠”如此观之,施肥不若淡而次数多为妙,湿时施干肥,干时施液肥可也问十四:“湿不如干”“肥不如瘠”,依理想而论,似乎相反,请问理由安在?答:所谓湿干肥瘠,皆是过分而言因为过干如经发觉,可以立刻浇灌而使之湿,过湿则不能立刻使之干也,肥瘠亦然盖一则能补救,一则不能补救,此其理之一。
过干过瘠之弊,花树枝叶至多暂时憔悴,一经发觉,实时浇水、上肥,尚易补救过湿过肥,其病先在于根,根已腐烂,枝叶尚繁茂,及至根部腐烂殆尽,枝叶变化,补救已无及矣,此其理之二问十五:除以上问答外,尚有不可不知之事理否?答:尚有一端为入门不可不知者,余常谓培植花树,与教育儿童无异教育儿童的最要条件,为多注意,少干涉假使少注意,而多干涉,不但于儿童身心无益处,反多弊害也种植花树亦然,一花一树,既经依法种植之后,须时时留意,有无害虫滋蔓,或风吹、雨打、日炙、霜侵,有则及时补救切不可时常移植,攀折摇动,使之不能安定,如此则自然枝叶茁发,花果丰饶而所谓入门,亦尽于此矣摘编自黄岳渊、黄德邻《花经》)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阴天或下雨时种植花木,浇水量、施肥量过多,炎夏烈日时每日浇灌,这些情况往往容易导致植物的根部腐烂B. 问三和问十四均用“依理想而论”对回答者的观点表示不解和疑问,回答者进行了解释,指出提问者原有认知的不合理之处C. 问八的回答“尚有三端”以及问十五的回答“尚有一端”,这些内容可作为问六“必须深耕之理由安在”这一问题的补充D. 问一到问三以及问五到问七讨论的是花木在种植过程中的存活问题,问八到问十五讨论的是花木移植到固定的地方后培育的注意事项。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何能使之必然生活”“施用肥料之时期”中“生活”“时期”的含义与今天最常使用的意义不相同B. 原文在部分回答结束时使用“是谓……”“是以……”“此为……”收尾,起到了回应提问、强调观点的作用C. 问六的回答体现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重点的思想,而问十二的回答则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D. “作物之施肥,犹似人之饮食,饮不可过度,食不可过饱,否则作物之生长,似极茂盛,实则易为风雨吹倒”此句可全面且形象地回答问十三3. 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牡丹具有喜干怕湿、忌积水的习性,因此其种植地最好选择在干燥向阳、 ① 的地方栽种前先挖土坑,坑的具体大小以根系放入后能充分舒展为原则再将基肥填入坑底,覆上一层约10厘米的厚土然后将植株置入坑内,用手扶持端正,填土一半,轻提植株并左右摇动,使 ② 栽植深度不可过深或过浅,过深则 ③ ,过浅又容易发生倒伏最后将土填满,用脚踩实后再浇透水4. 根据上下文,问四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请写出一个并阐述理由。
5. 与本文类似,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也把种树比作对待孩子,二者的养护理念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 B 2. D 3. ①地势比平地稍高②泥土与根系相和洽③不利于植株的呼吸 4. 示例一: 问题:种植之前如何预判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 理由:问三和问五围绕问二回答的第一句话提问,因此问四应针对问三的回答设置问题问三回答的主要内容是雨天种植的弊端以及晴天种植的方法,而在种植之前预判天气是至关重要的 示例二: 问题:为使花树之根与泥土融合凝结,浇水量具体多少才算合适? 理由:紧承问三的回答设置问题,问三的回答中对浇水量多少才算合适解释得并不清晰,没有给出具体标准 5. 第一问:①柳文认为应遵循自然生长规律,让树木依照本性生长,不再管它;②本文强调依法种植之后,还应依常规进行养护 第二问:①柳文的写作目的是借种树之道说明政令频出的危害,希望为官者不要打扰百姓的生产生活;②本文是希望读者培育的植物可以枝叶茁发、花果丰饶解析】【导语】这篇文章以问答形式系统介绍了花木种植的实用技巧,从选苗、种植时机到后期养护,内容详实专业作者通过“深耕浅种”“湿不如干”等经验总结,强调遵循植物生长规律的重要性,并将种植之道与育人智慧巧妙类比,体现“多注意,少干涉”的养护哲学。
既有科学依据又蕴含生活哲理,是一篇兼具实用性和思想性的园艺指导文章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这些情况往往容易导致植物的根部腐烂”错误原文信息是“在雨天,泥土一经雨淋,容易成块,种植之后,不能与花树之根及加入之土融合凝结,以致中多空隙,根须不但不能发达,且易腐蚀”(问三)、“施用肥料,须在天晴之后,若在雨天肥料随流水而去,不但效用全无,且雨时根须已湿,加以肥料沾着易致腐烂”(问十三),“过湿过肥,其病先在于根,根已腐烂”(问十四),“炎夏烈日,每日浇灌,或晨夕各一次浇灌浇灌必须在日尚未出,或日已没落时,地面热气全消,方为有益无害不然,郁热之气,蕴蓄于根,易致腐烂”(问十二),可见选项杂糅了阴雨天、“浇水量、施肥量过多”导致烂根的相关信息;而“炎夏烈日,每日浇灌”是正确的做法,只是文中对浇灌时间有要求,选项原因表述与原文不符,遗漏了具体条件C.“这些内容可作为问六‘必须深耕之理由安在’这一问题的补充”错误问八的回答“尚有三端”以及问十五的回答“尚有一端”,这些内容与问六“必须深耕之理由安在”这一问题无关问六的深耕属于种植操作,而问八的“三端”指“第一,种植花树的地位;第二,种植后的浇灌干湿;第三,施肥料的时期和浓淡”,其中“地位”指的是“方向”“高低”,而“三端”属后期养护;问十五“种植花树亦然,一花一树,既经依法种植之后,须时时留意,有无害虫滋蔓,或风吹、雨打、日炙、霜侵,有则及时补救。
切不可时常移植,攀折摇动,使之不能安定”也与问六无直接补充关系D.“问八到问十五讨论的是花木移植到固定的地方后培育的注意事项”错误文中问八到问十五未提到“移植”这个前提条件,且问八至问十一有关于花树的位置,即方向和高低问题,这是种植选址问题,而非栽后养护相关内容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D.“此句可全面且形象地回答问十三”错误问十三具体内容有“请问施用肥料之时期和浓淡,如何方称适当”,可见问十三内容涉及多方面,而选项比喻的是饮食过度,仅说明忌浓肥,未涵盖“施用肥料之时期”和“淡肥多次”等内容,故无法全面回答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更具原文相关内容进行情境补写的能力①结合语境“牡丹具有喜干怕湿、忌积水的习性,因此其种植地最好选择在干燥向阳、……的地方”分析,空处应该对应“忌积水”,然后根据问十一“花树有喜干的,也有喜湿的,但即使喜湿的花树,如时常浸在水内,除浮萍水草等外,绝不能耐所以种植花树之地,必较平地为高,使大雨之后,无积水之患”可知,牡丹适宜地势较高的位置来防积水,故可填:地势比平地稍高②结合语境“然后将植株置入坑内,用手扶持端正,填土一半,轻提植株并左右摇动,使……”可知,空处内容要填种植效果或目的,再根据问五“继乃将树根安置妥帖,而旋转一周,使泥土与根相和洽。
然后四周再加泥土,让其与穴外原有之泥土相和洽”确定目的或效果是让泥土和根系既贴合紧密,又松软舒服,故可填:泥土与根系相和洽 ③结合语境“栽植深度不可过深或过浅,过深则……”可知,空处强调“过深”的后果,再根据问七“使花与树之枝干,深陷土内,亦必致窒息”分析出过深的后果是窒息而亡,故可填:不利于植株的呼吸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原文相关内容的并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示例一:从整个问答的逻辑结构来看,问二提出了“依法种植”的概念并在答语中指出“第一须择天晴之候,泥土干燥,深耕浅种”,然后问三和问五分别针对“须择天晴之候”和“深耕浅种”进行具体深入地探讨,所以处在中间的问四则应对问三的具体回答来提问由上文问三“依理想而论,种植花树以阴雨天为宜,为何舍此不取,反要选择天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