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箫学校新教育实验课时备课 年级:七 学科:语文 主备人:王永生 使用人: 周次 第 课时课题:温故而知新 文言文复习导引课课型:新授学习目标强化诵读,培养语感掌握课文基本知识能以本节课为例,掌握文言文复习的基本思路预习作业基本字词 教学板块同学活动复习点一:掌握重点作品的作家作品常识例如:关于《三峡》,你知道哪些关于这篇文章的作家作品常识1.本文选自《 》,作者是___,他是我国___出色的___家,他所著的《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灿烂,语言清丽2.三峡包括___、____、____复习点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文言词语1——通假字略无阙处 〔通“缺〞 缺口〕文言词语2——一词多义n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n 2、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文言词语3——词类活用n 1、乘奔御风n 2、良多趣味n 3、空谷传响文言词语4 ---解释以下不同颜色字词n 1、不见曦月 2、夏水襄陵n 3、沿溯阻绝 4、或王命急宣n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n 6、素湍绿潭 7、霜旦n 8、属引凄异【方法点拨】翻译单个的文言字词时,分以下四种状况:n 1、如果此文言字词书本上有注释,翻译时需和书本上注释坚持一致。
n 2、如书本上注释没有此文言字词,须将包涵此文言字词的句子对号入座进行翻译,然后看此文言字词对应哪一个现代汉语的意思n 3、通假字解释时,应先解释其意义,最后在意义后面写上其本字n 4、特别字词务必铭记复习点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章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例如:虚词“之〞的用法“之〞字可用作代词,又分几种状况: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之字还可以作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还作为语气助词,可不翻译之字还可以作为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吾欲之南海〕“而〞字主要作连词用,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顺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方法点拨】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把需要解答的虚词放在文章中,按直译的方法先对号入座,从而确定这个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复习点四:理解性背诵、原文默写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2分〕〔出自《三峡》〕填空:文中用“ 〞描述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出自《三峡》〕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5、写山高的句子是: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7、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复习点五: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n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n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n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n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n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n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n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方法点拨】翻译文言文的句子时,一般以直译为主,也就是把句子中每个文言字词都翻译出来,再把这些译出来的句子或短语串连起来,就能准确的译出此句。
检查时也按此法进行检查,看每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文言字词是否都译出来了最后检查无误后可以按现代汉语的习惯适当调整语序】复习点六: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n 你认为《三峡》的内容要点是什么?本文通过对三峡 四季山水景物 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 壮丽风光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特别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述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复习点七: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你认为《三峡》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复习点八: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段中引用“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有什么作用?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三峡》与朱自清的《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处?试简要说明课堂作业:n 作业:n 以本课为例,按照六个方面自主复习《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自行出两份测试题,在小组内交流n 1、作家作品常识〔1分〕n 2、解释加点字词〔3分〕n 3、原文默写〔2分〕n 4、翻译句子〔4分〕n 5、考查内容要点〔2分〕n 6、 从内容、语言、写法中任选一个方面出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