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大纲.doc

marr****20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3MB
约86页
文档ID:133553542
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大纲.doc_第1页
1/86

管理学资料精华 二〇二〇二〇二〇年五月目 录《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1《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4《织物组织与分析》教学大纲 8《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大纲 11《图案基础》教学大纲 13《家纺设计与工艺》教学大纲 16《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9《室内配套设计》教学大纲 21《家纺设备与应用》教学大纲 23《家纺产品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26《家纺织物设计》教学大纲 29《机织设备与工艺》教学大纲 33《印花图案设计》教学大纲 36《染织CAD应用》教学大纲 39《中国画》教学大纲 41《外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 42《扎染蜡染》教学大纲 44《丝网印刷》教学大纲 46《纺染概论》教学大纲 48《机织设备与工艺》教学大纲(选修课) 50《织物设计(1)》教学大纲 53《织物设计》(2)教学大纲 55《产品检测》教学大纲 57《室内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59《家纺产品造型》教学大纲(选修课) 61《印花图案设计》教学大纲(选修课) 63《家纺设计与工艺》实训教学大纲(无缝纫基础) 65《家纺设计与工艺》实训教学大纲(有缝纫基础) 67《综合应用设计》实训教学大纲 69《毕业调研与实习》实训教学大纲 70《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实训教学大纲 72《岗位实习》实训教学大纲 74 《设计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设计基础》课程代码:30504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12学时,6.5学分(理论:56学时,3.5学分;实践:56学时,3学分)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由素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整合而成,分为三大块:素描、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交叉融会在一起。

本课程从具象和抽象两方面形态入手,一方面研究对实际物体的观察方法和空间表现方法,理解物体的空间结构与色彩变化,一方面学习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造型规律,培养抽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此来引导学生的造型观念,为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构成的目的,能够独立设计单形和基本形,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构成的基本法则,能设计出简练生动、装饰性强的各种构成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构成的形式与方法,以及构成形式美法则,每节内容都要掌握,并设计出相应作品本课程的难点:了解抽象造型的观念,锻炼设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抽象能力,设计出新颖的构成作品二)课程内容第一章 素描概述1.素描的概念2.素描的基本分类3.素描的工具材料第二章 写实素描1.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2.写实素描的表现方法3.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4.素描作业的步骤与要求5.写实素描的课题(1)石膏几何形体写生(2)静物写生第三章 平面构成概述1.平面构成的意义2.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1.点2.线3.面第五章 形态的研究1.形态与形态的分类2.形与形的组合方式第六章 基本形与平面构成形式1.基本形2.平面构成的骨骼:渐变、重复、近似、发射、密集、特异、对比、空间、打散、韵律、分割、平衡第七章 肌理1.平面肌理的视觉、触觉特征2.平面肌理的制作方法和技法第八章 色彩基本原理1.色彩产生的原理2.色彩的表示方法第九章 色彩的分类与特性1.色彩的分类2.色彩的基本属性第十章 色彩混合1.色光混合2.颜色混合3.空间混合第十一章 色彩心理现象1.色彩的视知觉现象2.色彩的情感与思维第十二章 色彩对比1.明度对比2.纯度对比3.色相对比4.面积对比5.综合对比6.色调的构成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本课程大多为实践教学,主要是技法练习,训练观察、感受和把握的能力,并尽可能与专业结合起来,运用于实际的创作思路当中。

二)实验安排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学时要求1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结构分析必做42静物写生明暗研究必做83造型要素点/线/面必做64组形形与形的关系必做25平面构成形式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密集/打散/分割/群化必做106肌理肌理制作方法必做17色相环24色色相环必做48色彩混合空间混合必做69色彩的联想与象征色彩的联想:兴奋/舒缓/凝重/缠绵或酸/甜/苦/辣必做610色彩对比明度/纯度/色相推移 九调/变调必做9四、考核办法1、考试方式:考试2、考核方法:因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所以采用实验的平时考核并参考平时出勤率、期末综合训练考核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平时占40%,期末占60%五、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章)讲课学时实验(训)学时习题时数素描概述2 写实素描10122平面构成概述2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661形态的研究221基本形与骨骼8104肌理111色彩基本原理2 色彩的分类与特性241色彩混合661色彩心理现象661色彩对比992总计565614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素描》刘红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平面色彩构成》王力强 文红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8(二)推荐参考书教材与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素描艺术》[英]菲利普罗森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3《色彩设计学》黄国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2003.5《造型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蓝先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4《造型设计基础——色彩构成》张玉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5制定: 刘翠萍 审稿: 杜群 审定: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家纺)专业指导委员会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纺织材料学》课程代码:102009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70学时,4学分(理论:50学时,3学分;实践:20学时,1学分)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家纺设计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纺织材料学》作为纺织工艺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进行纺织品装饰艺术专业后续课程学习所必备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各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结构及其鉴别方法,掌握各类纺织材料的基本性能,了解各种性能的影响因素、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同时能在轻纺产品设计时综合应用这些知识以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纺织材料的认识和应用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掌握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纤维和人工制造的纺织纤维的分类及其特征2、 理解各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结构及其鉴别3、 掌握各种纺织纤维的性能以及它们的区别4、 掌握纱线的结构和性能5、 掌握和理解织物的分类、结构和性能6、 了解织物的各种性能及其影响因素7、 了解纤维、纱线、织物有关性能的测试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8、了解纤维、纱线、织物结构因素在轻纺产品设计中的影响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纱线的结构,织物的结构性能及测试本课程的教学难点:纤维的性能表示方法及测试,纱线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织物的性能及性能对产品应用的影响二)课程内容第一章 纺织材料学概论1.纺织业的现状及发展2.纺织材料学研究的内容第二章 天然纤维素纤维1.棉纤维2.麻纤维第三章 天然蛋白质纤维1.羊毛2.蚕丝第四章 化学纤维1.化学纤维的制造2.再生纤维3.合成纤维4.新型纤维第五章 纺织纤维的吸湿性1.吸湿指标及其测定方法2.纺织纤维的吸湿机理3. 影响纺织纤维回潮率的因素4. 吸湿对纤维性能和工艺的影响第六章 纺织纤维的鉴别第七章 纱线 1.纱线的分类2.纱线的结构3.纱线的线密度4.纱线的品质检验第八章 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1.纺织材料的拉伸性能2.热学性能3.电学性能4.光学性能第九章 织物分类及结构1.机织物的分类2.针织物的分类3.非织造布的分类4.织物的基本结构第十章 织物性能1.织物的力学性能2.织物的外观保持性3.织物的通透性4.织物的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5.织物的风格6.织物的品质评定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1、本课程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课程,安排了20学时的实验教学,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结构及其鉴别方法。

掌握纱线和织物的基本结构,掌握纺织测试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会综合使用所学知识进行织物结构及性能的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评分二)实验安排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学时要求1显微镜认识各种纤维1、 学习显微镜的使用2、 利用切片器制作纤维材料的切片3、 观察棉、麻、毛、丝、涤纶、腈纶、粘胶的纵向形态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独立完成纤维切片的制作,掌握天然纤维的纵横向形态特征及化学纤维的纵向形态22烘箱法测定纤维的水分1、 测定纺织材料的回潮率或含水率2、 换算出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使用天平称得材料的湿重,然后在一定温度的烘箱内烘干称取干重,通过计算求出材料的回潮率再换算出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23纺织纤维的鉴别1、 手感目测法鉴别纤维2、 燃烧法鉴别纤维3、 显微镜法鉴别纤维4、 化学溶解法鉴别纤维5、 药品着色法熟练掌握燃烧法、化学溶解法、显微镜法及药品着色法来鉴别纤维的种类24纱线(纤维)的细度与捻度测试1、测量纱线(纤维)的特克斯数与公制支数2、测量纱线的捻度,判断纱线的捻向利用纱线细度与捻度的定义来测量纱线的粗细及捻度,要求掌握细度的计算方法,捻向,捻度的测量方法。

结合在面料中的应用)45纱线的分等分级检验棉纱线的等级使用棉本色纱线的分等分级标准来进行棉纱线的等级检验掌握棉纱线的分等分级的依据和试验方法46织物的规格的测定1、 测量织物的长度、幅宽、厚度与重量2、 测量织物的经纬密度,并尝试分析织物的紧度系数3、 织物经纬缩率的测定利用织物密度镜检测织物的密度及组织掌握织物厚度仪的使用方法,会测量织物的重量、经纬纱缩率27织物性能的测试11、 测定织物的耐磨性能2、 测试织物的悬垂系数3、 织物的强力测试掌握织物缩水率与悬垂性能的测量方法28织物性能的测试21、 摩擦起球性能2、 测定织物的缩水率(看)3、 织物的透气性测试掌握织物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