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1、 人的生殖系统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促进雌性生殖(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 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女性生殖系统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 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雌性第二性征和正常男性生殖系统是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 的性周期)是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并促进精子成熟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也是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精囊腺 分泌粘液组成精液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 前列腺 提供营养利于精子运动 出和月经流出的通道, 输精管-输送精子 也是女性的交配器官。
阴茎-排精和排尿(尿道),也是交配器官 卵 巢子宫颈阴 道输卵管子 宫膀 胱尿 道精囊腺前列腺睾 丸附 睾膀胱输精管尿道阴茎阴囊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1、 受精及胚胎发育1、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上部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1)发育: 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约40周精子 在输卵管内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分化 继续发育 分娩 受精卵 胚泡 胚胎 胎儿 婴儿卵细胞 完成受精 形成组织和器官 怀孕约八周左右在输卵管内发育 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约40周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或妊娠)。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子宫内 膜卵巢卵巢排出卵细胞胚胎植入子宫内壁上子宫受精卵进行多次分裂精子进入卵细胞,完成受精 排卵、受精和怀孕示意图〔注:1、新生命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算起2、怀孕是从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开始算起,总共的时间约为280天〕 双胞胎分为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同卵双生是有一个受精卵分裂形成的,两个个体性别相同,外貌等相似异卵双生是由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受精形成的两个受精卵发育成的,相当于一胎完成了其他人两胎才能完成的任务,两个个体性别可相同也可不相同,若为一男一女则为龙凤双胞胎,其外貌等一般相差较大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脐带和胎盘及从母体获得婴儿出生后要喝母乳,特别是初乳,里面含有免疫球蛋白,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力胎盘——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脐带——输送物质 羊水——缓冲胎儿所受的压力和震荡子宫脐带胎儿胎盘胎儿、脐带和胎盘母体胎盘胎儿二氧化碳等废物(脐动脉)氧气及养料(脐静脉)二氧化碳等废物(静脉)氧气及养料(动脉)3、人体发育的分期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终点是个体性成熟。
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体内发育-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体外发育-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性成熟人的体外发育可分为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10-20岁) 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婴儿期和青春期4、青春期发育特点:(1)身高和体重突增 (2)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 (3)性发育和性成熟青春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第二高峰(青春期)第一高峰(婴儿期)年龄身体不同部位生长速度生殖器官整个身体大脑发育程度%人体发育的高峰期(婴儿期和青春期) 第一性征:指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 第二性征:男女出现的其它性别差异男性主要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而低沉等女性主要表现为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等 性成熟的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周期 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5、计划生育的目标: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 可通过节育和避孕来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 男女性结扎后,第二性征及性行为完全正常,女性仍有月经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第二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如果昆虫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的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如家蚕、蜜蜂、蝇、蚊、蝶、蛾、金龟子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些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蟑螂、蟋蟀、蝉、蜻蜓、豆娘等比较相 同 点不 同 点家蚕有性生殖,为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幼虫发育过程中,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会脱掉原来的外骨骼,这叫做蜕皮。
如:在发育过程中,家蚕要蜕皮4次;蝗虫要蜕皮5次外骨骼的功能:保护和支持身体内部柔软的器官,并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①在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中间没有蛹期;而且由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很像成虫,只是体小无翅,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如蝗虫的若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②蝗虫在三龄以后(即第三次蜕皮以后),翅芽显著;五龄以后,发育成能飞的成虫也就是说,三龄以前的跳蝻翅未长成,活动范围小,密集,因此,灭蝗应抓紧消灭三龄以前(即第三次蜕皮以前)的跳蝻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 雄蛙有鸣囊(是发声的共鸣器),能够鸣叫(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是为了招引雌蛙然后雌雄蛙抱对,各自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在水中卵细胞和精子相遇完成受精作用,因受精过程发生在青蛙体外,所以称为 体外受精 [ 体内受精一般是指受精作用发生在动物的母体内]【※ 雌雄蛙抱对的意义是:刺激雌蛙和雄蛙同时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增加了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2)发育过程如下所示:受精卵→有外鳃和尾的蝌蚪→外鳃消失、长出内鳃的蝌蚪(此时的形态和结构都很像鱼)→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四肢的蝌蚪→幼蛙(有尾→无尾)→成蛙可见青蛙的发育经历了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四个时期,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蛙的有明显不同,称为“变态发育”。
[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等概念只适用于昆虫的发育,不能用在两栖动物的发育上]【※ ①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②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③在蝌蚪发育成幼蛙期间,呼吸器官的变化为外鳃→内鳃→肺(皮肤可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的特点:①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完成②由水生生活转移到陆生生活必须经过变态发育培育青蛙时要用河水,不能用自来水,因自来水中的漂白粉有毒,若用自来水必须暴晒几天以除去有毒物质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蝌蚪的发育,可提前使蝌蚪变成小青蛙,但比正常发育的青蛙要小些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1)鸟卵的结构及作用: 卵壳 保护作用,还可防止水分蒸发其上有气孔,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若气孔被污物堵塞,里面的胚胎会缺氧而不能正常发育水洗鸡蛋会破坏保护膜,微生物可通过气孔进入而加速其变质保护作用(分隔开卵白和卵壳,防止卵白从气孔中渗透出来) 外壳膜 鸟 内壳膜气室 有利于胚胎发育时气体的交换,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 卵黄膜 保护作用卵细胞 卵黄 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 胚盘 内含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受精后发育成胚胎卵白 保护卵细胞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系带 固定卵黄卵 壳卵黄膜胚 盘系 带卵 黄卵 白鸡鸟卵的结构气 室外壳膜内壳膜(2)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了。
〈受精卵的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因为胚盘是鸟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鸟〉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胚盘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胚盘将来发育为雏鸟〈此外,鸟类能筑巢、孵卵、育雏,这都提高了鸟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鸟的生殖和发育:A、体内受精:雌雄个体进行交配,雄鸟将精子送入雌鸟体内,与雌鸟体内的卵细胞进行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雌鸟的输卵管内下行时,会被输卵管壁分泌的蛋白、壳膜和卵壳所包裹,最后由泄殖孔排出体外注意:未受精的卵在输卵管内下行时,也会被卵白、卵壳等包裹体内受精是在雌体内进行的,所以比体外受精大大提高了受精率B、鸟类的发育由受精卵开始也就是说,鸟类的胚胎在雌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了,当产出体外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鸟的体温,胚胎会停止发育;在亲鸟的孵化下或温度适宜时,胚胎才可以继续进行发育一般来说,个体小的鸟类产的卵孵化时间较短;个体越大的鸟类产的卵的孵化时间会越长每一种鸟孵卵的时间是一定的有些晚成鸟的雏鸟破壳而出后,亲鸟和要照顾它一段时间的,被称为“育雏”『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内受精,卵生』(4)、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