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一下语文园地三“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广州市海珠区第三实验小学 岑宇君一、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 《胖乎乎的小手》是语文园地三和大人一起读的一篇小短文,本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 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在教学中可以抓住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进行重点教学,以期牵一发而动全身课文内容和语言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主动帮助父母做事情的意识比较淡薄,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激发学生帮助长辈做事情的意识,并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付诸行动 (二) 学生情况分析:1. 起点:《胖乎乎的小手》文章不算太长,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能够自主尝试着把短文读下来故事内容情节简单、清晰,学生理解短文内容难度不大2. 增长点: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之上,尝试着对照图画讲故事,通过表演的形式把故事演一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增加对阅读的新鲜体验并通过拓展阅读《会说话的手》《手不是用来打人》的等多篇故事,在阅读中习得阅读方法,迁移和运用二、 设计理念:1.借助平板,实现自主化阅读借助互动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交流提供技术支持。
教师通过平台向学生推送拓展阅读文本,学生在各自的平板电脑上就可以打开资源包进行阅读课堂上把时间充分交给学生,既有自主阅读、自主检测的时间、也有观察图画,同桌讲故事、小组合作演故事、小组创编故事等多种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借助图画想象阅读,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绘本故事的方法在学生习得方法后,拓展阅读不同篇目,相似主题的绘本故事,实现自主化阅读 2.基于平台,链接生活化资源《胖乎乎的小手》文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近,基于平台,在课前发送作业要求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上传图片资源到个人学习账号,课中教师随时调动学生的图片资源,帮助学生创编故事,使得课前与课堂联动,并能够在课堂上实现交互,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共同创编故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借助图画讲故事的能力,使得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活动中习得与发展三、教学策略1.图文对照读故事课文中的插图,代表了具体的事物和现象,反映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又因形象、直观,成为诱发感性认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在阅读中凭借形象的图画, 容易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因此重视看图对学文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边读边想象,把语言和图像有机关联起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有效突破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障碍。
2.情境创设演故事课堂中,教师通过讲故事、演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精神,合作完成故事表演3. 链接生活编故事 通过让学生人情入境地讲故事、表演故事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生活,增强了低年级的阅读活动的趣味性,让孩子从小喜欢读书、享受读书的乐趣;通过展示自己帮助大人做事情的图片,通过小组合作创编等学习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之中 4.检测拓展自主读 在《胖乎乎的小手》教学中,注重阅读方法的习得通过借助图画听老师读故事、借助借助图画讲演故事、再到借助图画自主创编故事,设计内容环环相扣,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逐层递进、螺旋上升;在习得阅读方法后,充分发挥互动学习平台的优势,学生借助平板电脑以一篇带多篇进行堂上自主阅读,并及时检测阅读情况,提高阅读效益四、教学目标:1. 通过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学习借助图画读故事的阅读方法2. 运用借助图画读故事的方法,进行同主题的拓展阅读3.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感受阅读的乐趣4. 通过读《胖乎乎的小手》,树立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意识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学习借助图画读故事的阅读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感受阅读的乐趣3)通过读《胖乎乎的小手》,树立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意识2.教学难点:迁移运用借助图画读故事的阅读策略,拓展阅读《会说话的手》等多篇故事六、教学资源1. 学生课前准备:为家里做一件事,一边做一边观察家里人有什么表情,记住大人说的话,第二天和同学分享交流并且拍成图片,上传到个人学习账号2.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板书、阅读和批改学生上传的作业七、 课时设计:一课时八、教学活动及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媒体使用设计意图环节一: 看图激趣听故事1. 猜谜语2. 读课题《胖乎乎的小手》3. 借助图画认真听老师讲故事1) 一边听一边想:兰兰的小手帮助大人做过哪些事情?(2) 在平板电脑上,动手移一移,完成“泡泡图”1. 猜谜导入2. 组织学生听老师讲故事1. EN5课件2. 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动手移一移以猜谜、听故事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环节二: 图文对照演故事1. 对照图画、自由朗读故事2. 关注大人说的话,进一步熟悉故事的角色和对话3.学习讲故事:(1) 聚焦“帮、替、给”,知道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2)对照着图,用上自己的话,试着把故事讲出来吗?可以自己练一练、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说。
4.小组表演故事(1)学习表演的方法:可以加上一些动作,表情来演故事2)小组练习,分工合作,讲演故事3)全班表演故事1. 推送课件页面,让学生自主读故事2. 指导学生关注大人的对话,聚焦“帮、替、给”点拨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为讲故事铺垫3. 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讲演故事4. 小组展示,同学互评,进一步总结方法1. 多次根据教学需要,实时推送课件页面2. 学生根据平板的故事图片,进行故事讲演通过讲故事、演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精神,合作完成故事表演环节三: 迁移生活编故事1. 根据老师呈现同学课前在家里为家人做的事情的图片,自己对照着照片说说自己的小手帮助大人做了什么事情2. 自主打开课前图片资源,借助图片,和老师合作进行编故事3. 小组分享交流、根据图片自主创编故事1. 打开课程学习资源库,调出学生课前上传到平板的图片作业说说你的小手帮大人做了什么?随机让学生进行分享 2. 师生合作尝试借助图片来创编故事3.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编故事1. 课前学生将图片上传到“个人学习空间”2. 教师挑选出典型作品进行分享;3. 通过学生传屏,同时传四个同学的屏幕,让全班学生都能够实时共享、为小组创编故事提供可能,还能实现全班的交互。
课前与课堂联动,使得学习资源一体化,为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入交互提供技术支持学生通过自主创编故事,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环节四:检测拓展选读故事1. 借助图画读故事的阅读方法,在平板“学习任务”中,自主阅读《会说话的小手》绘本2. 课堂完成“小竞赛”,在规定的10秒内提交答题3.根据自主阅读情况,自主填充导图,知道不同手势所代表的含义4.联系具体的生活场景,合理运用不同的手势来说话5.机动环节:自主拓展阅读与手有关的故事,任选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故事来读,并自主检测完成后面的习题1. 布置“课堂任务”,指导学生静默阅读2. 组织学生进行小竞赛,自主答题检学生阅读情况3. 根据导图,帮助学生梳理不同的手势表达的不同意思4. 机动环节: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并完成自主检测1. 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进行自主阅读2. 课堂小竞赛答题3. 利用平板补充导图4. 借助资源平台,学生根据自我兴趣选择一本书阅读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与阅读量相关通过课外拓展阅读,通过课堂练习题目的及时反馈,从而提醒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细节,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环节五:总结1. 回顾阅读方法2. 回顾学习内容3. 知道今天的作业回顾内容与方法,布置阅读作业。
九、板书设计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挠痒痒 兰兰洗手绢 拿拖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