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提高学校建筑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制订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为建设项目决策服务的,是控制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农村中小学校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用地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项目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校新建项目,改建、扩建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 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贯彻执行发展基础教育的方针政策,满足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科学合理的安排学校校园规划用地和校舍面积指标,保证学校建筑的安全、适用、经济,并注意美观 第五条 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应从各地经济、技术、自然、交通条件、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 第六条 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应先规划后建设,一次规划一次建成,如确有困难时可分期建设,改扩建项目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七条 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一节 建设规模 第八条 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学制、学校规模、面积指标,并参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推进程度和人口发展规划等合理确定 第九条 学校规模和班级定员宜根据生源按下列规定设置: 一、小学:初小为 4 班,30 人/班;完小为 6 班、12 班、18 班,近期 45 人/班,远期 40 人/班 二、初中为 12 班、18 班、24 班,近期 50 人/班,远期 45 人/班 第二节 项目构成 第十条 农村中小学校舍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构成 第十一条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宜包括下列用房: 一、小学:初小设置普通教室、多功能教室、电教器材室(兼放映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兼会议室)、体育器材室;完小设置普通教育、音乐教室、乐器室、自然教室、仪器准备室、多功能教室、电教器材室(兼放映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兼会议室)、学生阅览室、科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兼体育教师办公室) 二、初中:设置普通教室、音乐教室、乐器室、实验室、仪器准备室、化学药品库、劳动技术教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多功能教室、电教器材室(兼放映室)、微型计算机教室、微机辅助室、风雨活动室、科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兼体育教师办公室)。
第十二条 行政教学办公用房宜包括下列用房: 一、小学:初小设置教学办公室、少先队部室、值班室(兼单身教工宿舍);完小设置党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仓库、少先队部室、传达值宿室 二、初中:设置党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会议室、文印档案室、卫生保健室、总务仓库、社团办公室、传达值宿室 第十三条 生活服务用房宜包括下列用房: 一、小学:初小设置教工食堂、教工厕所、学生厕所;完小设置教工宿舍、学生宿舍、教工食堂、学生食堂、开水房及浴室、教工厕所、学生厕所 二、初中:设置教工宿舍、学生宿舍、教工食堂、学生食堂、开水房及浴室、教工厕所、学生厕所 三、生活用房宜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设置 第三章 学校布局、选址与校园规划 第一节 学校布局 第十四条 中小学校的布局,应按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村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密度、学生来源、地形地貌、能源、交通、环境等综合条件确定 第十五条 学校服务半径,应以小学就近入学、中学相对集中为原则,根据"规模"办学和学校住宿条件等因素确定学生上学应避免跨越公路干线、无立交设施的铁路干线及高速公路 第二节 校址选择 第十六条 新建中小学校的校址(含迁建学校)应选在交通方便、位置适中、地形开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环境适宜、地势较高、排水通畅、场地干燥、地质条件较好、远离污染源的平坦地段。
同时应避开地震裂带、山区及丘陵区的阴坡面、滑坡体、悬崖边及崖底、泥石流和洪水沟口等自然灾害地段校内不得有架空的高压输电线路穿越 第十七条 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 、生产贮藏易燃易爆物品的车间库房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第三节 学校总体规划 第十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学校都必须先规划后建设拟建学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并根据需要预留发展用地教工住宅应纳入村镇规划统一安排建设,不宜建在校园内 第十九条 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宜按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生产实习区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力求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教学图书实验用房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有良好的建筑朝向该类及房不宜沿村镇主要街道的建筑红线布置,在遇有过境的铁路、公路干线时,应距离铁路至少 300m、公路至少 80 m,并宜以绿化带作为隔离屏障 二、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相邻的校外建筑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卫生防护、日照、防火、通风等有关规定 三、体育运动场地应与教学图书实验用户保持合适的距离,其间宜以道路或绿化带分隔。
田径场和球类场地的长轴宜为南北向,并与教学图书实验用房的纵向轴线垂直布置 四、校园内的交通道路宜便捷,并应避免穿越体育运动场地学校的主要出入口,不宜设在公路干道边上,出口外侧应留有人流缓冲距离 第二十条 学校建筑群组的布置应尽可能组成庭院空间,校园的绿化美化应与校舍建筑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 第四章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一节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面积指标 第二十一条 农村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面积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普通教室:应每班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初小 4 班为 40m2/间;完小 6 班、12 班、18 班均为4、52m2/间 二、音乐教室:初小 4 班和完小 6 班不设置专用的音乐教室,宜以多功能教室兼用完小 12 班、18班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为 52m2/间另配备乐器室一间,使用面积均为 18m2/间 三、自然教室:初小 4 班不设置专用的自然教室,宜以多功能教室兼用完小应每校设置一间,6 班、12 班、18 班的使用面积均为 71m2/间另配备仪器准备室一间,使用面积均为 23m2/间 四、多功能教室:初小 4 班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为 60m2/间;完小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6 班、12 班、18 班分别为 90m2/间、110m2/间、120m2/间。
五、电教器材室(兼放映室):初小、完小均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初小 4 班为 18m2/间;完小 6 班、12 班、18 班分别为 18m2/间、22m2/间、26m2/间 六、图书室:初小、完小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初小 4 班为 15m2/间;完小 6 班、12 班、18班、分别为 22m2/间、30m2/间、38m2/间 七、教师阅览室(兼会议室):初小 4 班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为 20m2/间;完小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6 班、12 班、18 班分别为 28m2/间、41m2/间、48m2/间 八、学生阅览室:初小不设置学生阅览室完小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6 班、12 班、18 班分别为 21m2/间、41m2/间、62m2/间 九、体育器材室(兼体育教育办公室):初小 4 班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为 20m2/间;完小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6 班、12 班、18 班分别为 30m2/间、34m2/间、36m2/间 十、语言教室:初小不设置语言教室完小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6 班、12 班、18 均为 74m2/间,另配备语言资料室一间,使用面积均为 18m2/间。
十一、科技活动室:初小不设置科技活动室完小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6 班、12 班、18 班分别为 15m2/间、25m2/间、32m2/间 第二十二条 农村初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面积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普通教室:应每班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为 56m2/间 二、音乐教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均为 56m2/间另配备乐器室一间,使用面积均为 18m2/间 三、实验室(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12 班、18 班、24 班应分别设置二间、三间、四间,使用面积均为 90m2/间另相应配备仪器准备室,总使用面积分别为 80m2、120m2、160m2 四、化学药品库: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均为 15m2/间 五、劳动技术教室:每校均应设置,总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 90m2、120m2、120m2 六、图书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 36m2/间、54m2/间、72m2/间七、教师阅览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 35m2/间、53m2/间、70m2/间。
八、学生阅览室:每校均宜设置,总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 60m2、90m2、120m2 九、语言教室: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均为 90m2/间另配备语言资料室一间,使用面积均为 18m2/间 十、多功能教室: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均为 100m2/间 十一、电教器材室(兼放映室):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 22m2/间、26m2/间、30m2/间 十二、微型计算机教室: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均为 90m2/间另配备微机辅助室一间,使用面积为 18m2/间 十三、风雨活动室:宜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 300m2/间、450m2/间、600m2/间 十四、体育器材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 50m2/间、60m2/间、70m2/间 十五、科技活动室;每校均宜设置,总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 54m2、72m2、90m2 第二节 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的面积指标 第二十三条 农村小学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的面积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总使用面积:初小 4 班为 54 m2,完小 6 班、12 班、18 班分别为 108 m2、158 m2、204 m2。
1、教学办公室:每校均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并宜按全体教师设置座位,使用面积为 3.5 m2/座,总使用面积:初小 4 班为 21 m2,完小 6 班、12 班、18 班分别为 28 m2、56 m2、84m2 2、卫生保健室:初小 4 班和完小 6 班不设置卫生保健室,宜在有关办公室设置保健箱完小 12 班、18 班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为 15m2/间 3、传达室宿(班)室:初小应每校设置一间值班室(兼单身教工宿舍),使用面积为 8m2/间完小应每校设置一间传达值宿室,使用面积:6 班、12 班、18 班均为 20m2/间 4、凡未列出的其它办公用房,应在办公用房总使用面积控制下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 二、中心完小办公用房的总使用面积,可在完小办公用房的总使用面积基础上增加 30%进行具体安排第二十四条 农村初中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的面积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办公用房的总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 297m2、396m2、494m2 1、教学办公室:每校均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并宜按全体教师设置座位,使用面积为 3.5m2/座,总使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