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情景设计优化教学情景设计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摘摘 要要】】 本文阐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优良情境,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并以两节同课异构课的情景设计片段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说明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 情境设计 教学实效 一、引言一、引言教学情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也就是说,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之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有在情境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妥善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思维,启动他们的认识结构,尽可能使学生全身心活动起来,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处于积极地接受新语言信息的状态中,引发直接兴趣,以此突破语言关,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所言:“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 二、情景设计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按照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上创设各种情景,即创设语言使用,信息交流的环境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运用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从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创设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语境,最大限度辅助学生语言知识的习得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优良的教学情景,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呢?(一)直观性情境(一)直观性情境直观性情境主要包括实物情境和模拟情境,它是根据教学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利用实物、录像、电影、幻灯、图片、图表、模型、实验以及多媒体等形象手段,激发学生情感,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案例 1]JEFC 八下 Lesson 75这堂课的重点是运用不定代词/副词,如果纯粹讲语法,肯定句用 something,否定句和疑问句用 anything,学生即使听懂这句话,也不会运用这些不定代词,而且会感到上课枯燥无味,失去兴趣因而我是这样设计这堂课的:我说:Today I will test your audition(听力) ,olfaction(嗅觉)and sight (视力) (用动作示范)接着我拿出一个,问:What's this ? (Ss: It's a mobile phone.)然后走到一个学生身边,打开机盖(没声音),问一个学生:Can you hear anything?学生回答:No,I can't .我再帮助学生回答:No,I can't hear anything.然后让学生拿着 Ask and answer one by one,问完之后,我把声音打开再问学生:Can you hear anything?学生回答:Yes,I can.我帮助学生回答:Yes,I can hear something.再让学生 Ask and answer one by one.然后我说 Now I know there isn't anything wrong with your ears.我又拿出两个杯子,一个装水,另一个装水但加了一滴香水,(学生事先不知道)我拿出装水的杯子递到学生面前:Can you smell anything?学生回答:NO,I can't smell anything.让学生问答以后,我拿出有香水的杯子问学生,学生回答:Yes,I can smell something.然后再用两个杯子问同一个学生,让学生回答。
之后,我提供学生一些医院检查色盲的图片,让学生相互检查对方的视力,要求用英语交谈eg.A:Can you see anything ? B:Yes,I can see something.A:What can you see ? B:I can see a duck.A:Yes,you are right.I think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your eyes.在学生对这些不定代词都能熟练运用之后再过度到课文里,围绕这些不定代词并结合本单元的话题展开听、 说、 读、写的训练.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厚,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堂语法课,反而像是一堂活动课,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二)趣味性情境(二)趣味性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产生探究的动机,就会以渴望和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因此,我们教师要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既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感染性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小品、小传、史实、传说、寓言、笑话、歌曲、谜语、表演、游戏、辩论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激情引趣,这种兴趣通常是直接兴趣,主要是调动情绪,渲染气氛,拓展思维。
[案例 2] Go for it !Book I B Unit 5 I’m watching TV. Section B Period 4(3a—4)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现在进行时态的活动名称(activities)和活动地点(places),并由此展开听说读写活动笔者设计了以下这个游戏情景,名称为 Just for fun: What are you doing at …? 第一步, 班级学生分成四大组第一组:每个同学在小纸条上随意写一个时间如:It’s ten o’clock a.m now. 第二组:每个同学随机抽一张纸条(笔者事先将班级每个学生的姓名写在纸条上,有单个名字的纸条,也有几个同学合在一起的纸条,纸条卷好放在盒子里,让每个同学随机抽一张这样可以避免第二组学生写名字的时候只写跟自己关系好的同学,而使其他同学觉得不公平 )第三组:每一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小纸条上写一个活动名称:如 playing basketball ,swimming , going shopping ,etc. 第四组: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小纸条上写一个活动地点如 in the park ,at school ,in the zoo,…etc.第二步:每个大组的一号分别站起来读自己纸条上的内容,后面的依次类推。
(读好以后将纸条交给老师)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记下自己在这个游戏中的活动名称和地点于是就会出现以下很多不符合常规的有趣句子:第三步:教师向学生提问题:E.g. Who is watching TV at 3:00 a.m ? (Jim: It’s me.) Where are you watching TV? (Jim: I’m watching TV in the zoo.)T: Xiao Li, what are you doing at the pool at 5:00 p.m ? (I’m playing the guitar.). . .这个活动通过游戏情景,将语法教学与听、说、写的技能培养融为一体,强化了现在进行时态的时间概念,使学生明白了进行时态表示某个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强化了 be 动词(am is are)的具体用法,同时也很好地复习和巩固了活动名称和地点在整个游戏中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笑声不断,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问题性情境(三)问题性情境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到好奇、疑惑,从而激起对学习目标的强烈的认知需要,产生急不可待获得有关知识或尝试一下自己能力的愿望,活跃了气氛,拓展了思维,在教学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 3] Go for it! 七下 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 3a-43a 部分要求学生把职业和图中的人物描述配对,图片 c 的原文是:I like talking to people . I meet interesting people every day and ask them questions. 这几句GroupGroup 1 1Group2Group2Group3Group3GroupGroup 4 4TimeTimeNamesNamesActivitiesActivitiesPlacesPlacesIt’sIt’s 8:008:00 a.ma.m nownowXiaoXiao LiLiisis playingplaying thethe guitarguitaratat thethe poolpoolIt’sIt’s 3:00a.m3:00a.m nownowJimJimisis watchingwatching TVTVinin thethe zoozooIt’sIt’s 5:005:00 p.mp.m nownowI I((LucyLucy 本人)本人) amam takingtaking a a showershowerinin thethe bankbankIt’sIt’s 1:001:00 p.mp.m nownow......TomTom andand BillBill……areare havinghaving a a partyparty……InIn thethe WCWC……话描述的是记者这个职业,但笔者把内容稍作修改,向学生提了以下这个问题: Who meets different people and talks to them? 并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有不止一个答案。
学生一开始觉得答案只有记者,经过思考以后他们积极举手回答,每出现一个答案,他们脸上都出现一个会心的微笑,因为他们都感觉到答案非常奇妙,而且很富有想象力,答案如下: I think waiters meet different people and talk to them ./ Bank clerks meet different people and talk to them. Doctors/ Nurses/ policemen / bus drivers/ businessmen/ thieves/ shop assistants / teachers meet different people and talk to them.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一开始还不敢举手,到后来都争先恐后地抢着举手,因为这个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这个问题不仅复习了本单元有关职业的单词,还在情景中自然而然地运用了…meet different people and talk to them. (四)生活性情境生活性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生活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所学的许多知识与生产实践及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若将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现象设置成问题,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想学、要学,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和谐统一,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
[案例 4] 教学过去进行时教学过去进行时这一语法项目时,教师应把握该语法项目最主要的功能,即“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正在进行”这一概念创设使用该语法项目的情境,设计使用该语法项目的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