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相互需求原理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31KB
约22页
文档ID:4097946
第四章 相互需求原理_第1页
1/22

国际贸易模型,蛮难懂呢!,第三节 基于比较成本说的 古典国际贸易模型,模型的作用:解决贸易的成因和影响(价格、生产、消费、福利),一、分析工具,(一)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连线,,,,A(0,100),B(100,0),O,X,Y,C(X1,Y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性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A,B,5,4,3,4,,,O,X,Y,为获得一种收益而放弃的另一种收益,最大产量组合不等于最佳产量组合,确定最佳产量,要引入无差异曲线,(边际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边际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二)无差异曲线,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O,X,Y,,,,,A(10,40),B(25,15),UA=UB,无差异曲线的性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不相交凸向原点负斜率,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相结合:均衡(最佳)产量和消费量,,,,O,X,Y,,,,E,,,A,C,B,U0,U2,U1,无效率,不可能,尽管产量最大,但效用小于E,均衡点:产量最大,效用最大,(三)交换比率(相对价格、贸易条件),,,,,,O,Y,X,A,B,C,D,E,1X = 1Y,1X = 2Y,3X = 3Y,,★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就是图中直线的斜率。

★交换比率线重要的是斜率,而不是位置比如AB与DE的位置不同,但斜率相同,表示同样的交换比率,二、贸易前均衡 边际机会成本=交换比率,开展国际贸易前,一国国内的生产和消费状况,,,,,Y,X,O,B,A,T,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机会成本为1X = 1Y,交换比率线交换比率为1X = 2Y,,X产量扩大,,X价格下跌,比如:1X = 1.5Y,,国内均衡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与交换比率线重合,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判断一国的比较优势,,,,Y,X,O,B,A,,,,Y,X,O,B1,A1,A国,B国,1X = 1Y相对于B国而言,X成本更低,1X = 3Y相对于A国而言,X成本更高,Y成本更低,用机会成本,三、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一种要素),,,,Y,X,O,A,B,,,Y,X,O,C,D,,,,T,T,1X = 1Y,1X = 3Y,,,国际市场上X价格下跌,Y价格上升,最终形成一个均衡价格,设为T(1X = 2Y),A国,B国,国际贸易的影响,,,,Y,X,O,A,B,,,Y,X,O,C,D,,,,T,T,,,E,J,U0,U1,,,U0,U1,F,M,价格:X产品(有比较优势)相对于国内价格提高,,生产:X产品产量扩大(完全专业化),消费:消费组合位于位置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福利提高,A国X产品:生产OB,消费OX0,剩余X0B(出口)A国Y产品:生产:0,消费:OY0(进口),,X0,,Y0,B国X产品:生产0,消费OX1(进口)B国Y产品:生产OC,消费OY1,剩余Y1C(出口),,,X1,Y1,A国,B国,第四章 相互需求原理,解决国际交换比率如何确定、如何变动的问题,一、贸易条件,T,=,PX,,PM,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T,,:贸易条件改善,每单位出口商品能交换更多的进口商品,T,,:贸易条件恶化,每单位出口商品能交换的进口商品减少,交换比率(相对价格、贸易条件),,,,,,O,Y,X,A,B,C,D,E,1X = 1Y,1X = 2Y,3X = 3Y,,★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就是图中直线的斜率。

★交换比率线重要的是斜率,而不是位置比如AB与DE的位置不同,但斜率相同,表示同样的交换比率,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判断一国的比较优势,,,,Y,X,O,B,A,,,,Y,X,O,B1,A1,A国,B国,1X = 1Y相对于B国而言,X成本更低,1X = 3Y相对于A国而言,X成本更高,Y成本更低,,,,Y,X,O,,A国,B国,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判断一国的比较优势(扩展),投入两种生产要素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Y,X,O,T,U,E,由于要素边际替代率递减,使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故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其斜率就是E点的斜率,即E点的边际机会成本国内均衡时等于国内价格比率,国内均衡时最佳的产量组合与消费组合,,,X0,Y0,贸易条件的变化(Ⅰ),,,,,,,Y,X,O,T0,T1,T2,T3,,,,,,,,X0,Y0,Y1,Y2,Y3,A国的贸易条件改善?,,,,,,,Y,X,O,T3,T2,T1,T0,,,,,,,,,Y0,X0,X1,X2,X3,B国的贸易条件改善?,,,,,,,,,,,,,O,X,X,Y,T0,T1,T2,U0,U1,U2,C,A,B,E,F,G,T2,T1,T0,贸易条件的变化 (Ⅱ),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提供曲线的推导,,,,,,,,,,,,,,,,,,,,,,,,,,O,X,X,Y,T0,T1,T2,U0,U1,U2,C,A,B,E,F,G,L,M,N,X0,X1,X2,Y0,Y1,Y2,T0:出口LA(= OX0),进口EL(= OY0),T1:出口MB(= OX1),进口FM(= OY1),T2:出口NC(= OX2),进口GN(= OY2),T2,T1,T0,提供曲线,提供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国在一定的国际交换比率下进出口的均衡数量,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O,X,Y,A,B,T,T1,A1,X0,X1,Y0,Y1,均衡的国际交换比率,A国贸易条件改善(设B国不变),A国提供曲线左移,,,出口量大幅度减少,但换回的进口商品并未减少多少,,,,Y,X,O,,A国,B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