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领域分类内 容数 知 识认识20以内的数;与与 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代 J坤乂 7台匕匕认识物体的轻重、长短、大小、多少和高矮;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半时解决数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数的实际问题;问题知识空间 与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与 技能图 形 解 决简单几何体的分类;问题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知识 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统 与 象形统计图;技能简单统计表计 解 决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用图表表示整理结果;问题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说明实践与大家来锻炼(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应用迎新年(综合应用本册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各单元的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数(一)本单元知识网络:能数出10以内的数生活中的数能认、读 10以内的数会 写 010各数掌 握 10以内各数的顺序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二)各课知识点:可爱的校园(数数)知识点: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2、能 用 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快乐的家园(1 0 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3、理 解 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玩 具(1 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小 猫 钓 鱼(0的认识)知识点:1、认 识“0”的产生,理 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2、学会读、写“0”文 具(6 1 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2、会读写610的数字二 比较(一)本单元知识网络:比较比轻重(二)各课知识点:动 物 乐 园(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 基 于“数数”,二是 进 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 0 以内的数的大小3、体 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高 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点: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轻 重(比轻重)知识点: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三 加 减 法(一)(一)本单元知识网络:加减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加以解释与应用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二)各课知识点: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知 识点: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知识点: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摘果子(减法的认识)知识点: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小猫吃鱼(得数是0 的减法)知识点: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2、提高5 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猜数游戏(6,7 的加减法)知识点:1、学会“6”和“7”的 力 口 减 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3、正确口算“6”和“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跳 绳(8,9 的加减法)知识点: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 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知识点: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2、认 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3、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 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
分 苹 果(1 0的加减法)知识点: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3、本课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操 场 上(解决减法问题)知识点: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2、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谁比谁少,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乘 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大家来锻炼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以内物体的个数2、巩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能给事物正确排序3、正确理解图意,能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4、根据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正确比较“多、少”“高、矮”,体会比较的相对性四 分 类(一)本单元知识网络: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分类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 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二)各课知识点:整 理 房 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2、让学生懂得把物体按一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3、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在分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整理书包(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知识点:1、让学生经历整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2、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五 位 置 与 顺 序本单元知识网络:位置与顺序体会并确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各课知识点:前 后(前后的位置关系)知识点: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上 下(上下的位置关系)知识点: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左 右(左右的位置关系)知识点: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 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知识点: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六 认 识 物 体(一)本单元知识网络:认识物体能直观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二)各课知识点:物 体 分 类(立体图形的认识)知识点:1、对几何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知道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是因为它们都是儿何研究的对象你说我摆(几何体认识的练习)知识点:这个数学活动,对“说”的 和“摆”的都有一定要求:说的一方要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眼前儿何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摆的一方则要根据听到的信息,一边在头脑中建构空间图形的表象,一边用相应几何体模型把它摆出来双方还要就摆的与说的是否一致进行确定七 加 减 法(二)(一)本单位知识网络:认 识11 2 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 掌 握2 0以内数的顺序,及数位的排列,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加减法(二)初步了解十进制,会 比 较2 0以内数的大小学 会2 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及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能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一)各课知识点:捆 小 棒(1120各数的认识)知识点:1、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
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2、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知 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3、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认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搭 积 木(十 几 加(减)几的加减法)知识点:1、用形象的积木,帮助学生认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为加法,减少为减法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都是先在个位上加或减,然后再与十位上相加或相减3、在计算中找规律,理解加法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相加结果不变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所得的差越小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知识点: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2、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把与9 相加的另一加数分解成1和几,使9 和 1凑成1 0,再用10加上剩余的数,就是“9+?”的凑十法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有几棵树(8 加几的进位加法)知识点: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9+?”的经验探索“8+?”的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把 8 凑 1 0,分解另一个加数第二种方法:把 8 分解,将另一个加数凑成10。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二3、正确熟练地口算8 加几买铅笔(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一)知识点:1、学会“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2、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八”的退位减法及相关数学问题3、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第一种方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 或 8,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第二种方法: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 10减 9 或 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第三种方法:逆向思维,做减法想加法,9(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8)就等于几第四种方法:十几减9可以想成用个位数加1十几减9就用几加1)以上几种方法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全部掌握,但是要求学生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跳 伞 表 演(十几减内的退位减法(二)知识点:1、正确计算十儿减7、减6等数的减法减5、4、3、2等数的减法在教学实际情况中进行穿插安排2、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知识点:1、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3、使学生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4、多角度的认识一个数,建立数感八 认 识 钟 表(一)本单元知识网络:认识钟表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会用“快几时了”“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二)各课知识点: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知识点:1、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