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王羲之《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原文:ﻫ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ﻫ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ﻫ 译文: 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祓禊活动.许多著名人士统统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专访有高峻的山岭主,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 ﻫ 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虽然各人谋求的和抛弃的千差万别,性格的安静和浮躁也不一样,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被自己暂取得,就愉快地自满起来,不知道衰老即将来到等到他们对谋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经厌倦了,尽情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了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还不能不因此而产生感慨何况寿命长短,跟着自然界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人悲痛吗! ﻫ 每次我看到从前人产生感慨的原因,同我们好像契约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前人的文章悲伤感叹,可是心里又不明白会这样.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
后来的人看现在,也象现在的人看从前一样,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的人一个一个地记下来,并且把他们所作的诗抄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也两样,但是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还是一样的后代阅读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祭侄季明文稿》简介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为中国书法史上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号称“天下第二行书”(另二件为王羲之书兰亭集序和苏轼书寒食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麻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中国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季明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平稿;杲卿和季明父子遇难之后,真卿曾派人寻得季明的头骨;他对兄侄为国家壮烈牺钊三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义满腔,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根本无法顾及行文走笔的工拙,一气呵成,其英风烈气,倾见于笔端;文中大量的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若滔滔江河一泻千里—-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观其字如睹其人-—作者无意于佳,却写得神采飞扬,姿态横生,笔势雄奇,超凡人圣。
《祭侄季明文稿》全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扬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戚,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 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祭侄季明文稿》原文(附删涂字句)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
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原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 注释:“维”:语助词,常用于句首,有时也用在句中乾元":为唐肃宗李亨年号,“元年”,相当公元758年岁次戊戌”:岁次也叫年次.古代以岁星(木星)纪年古人将天空的赤道部位分作12等分,每等分中以某些恒星为标志木星正好每年走一等分,12年走一周每年岁星(木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该年的干支为戊戌. 译文: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 原文: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注释:古人不仅以干支纪年,也以干支纪月和纪日纪月法从丙寅开始,60个月(五年)为一周期纪日亦以甲子为第一日,60日为一周期朔”: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面看不到月亮时称朔,一般以农历初一为朔,十五称望又朔又有初、始等义这里可解为初三日. 译文:农历九月为庚午,三日壬申 原文: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
注释:颜真卿兄弟姐妹共十人,真卿排行第七但其同祖兄弟有十五人,他排行第十三银青”:指银质印章和青色绶带秦汉时期凡吏秩比在二千石以上者,皆可佩银印青绶光禄大夫”:原为郎中令的属官汉武帝以后无固定职守,为散宫,相当于顾问唐宋时期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为从三品文阶官原帖“光禄大夫"之“大"字漏写,为笔误. 译文:(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 原文:使持节、蒲外诸军事、蒲州刺史. 注释:“使持节":为刺史的加衔加此衔后有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使持节"为持节中的最高一级,次为“持节”,再次为“假节"刺史":隋唐时期刺史为一州之行政长官刺史本兼军民两政然汉代以后管军之职权实际已废,故唐代管军事要另加街,颜真卿任薄州刺史后,加州防御使之衔,以示兼管诸军事故其州刺史的全称就是“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之"其他州刺史情况也大致如此. 译文: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 原文: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注释:“轻车都尉”本为汉代特别兵种将领的称号.唐宋时为勋官.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共设十二转,第八转为“上轻车都尉”七转为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下还有骑都尉等开国侯”为爵名。
唐代将爵位分作九等,“开国县侯”为第六等候前多冠以县名,但食邑不一定由该县供给颜真卿的丹阳县开国侯的名衔也为他出任蒲州时所赐 译文:授勋上轻车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侯的颜真卿 原文:以清酌庶羞家于亡任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注释:“请酌庶羞’:酌,指酒,也指斟酒.请酌,指菲薄、便宜的酒类羞,通馐,食物庶羞,指普通的食物赞善大夫":大夫,古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阶官称号;“赞善”为赞美之词.颜季明为颜杲卿第三子,曾担任乃父和颜真卿之间的联络工作,后被安禄凶杀害.已见前面说明乾元元年,他被朝廷追赠赞善大夫 译文:现在以清薄的酒类和家常的食物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 原文: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 注释:“惟”:语助词,用在句首挺”:特出、出众宗庙瑚琏”:宗庙中盛黍稷的祭器,夏代称瑚,殷代称琏.这里指颜季明已成为颜氏宗庙中的重要角色阶庭兰玉”:以芝兰(香草)玉树(仙树)比喻人们的优秀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问诸子侄曰:“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谢玄答道;“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出于阶庭耳 译文:惟有你(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原文:方期戬谷,河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 注释:“戬谷":指福、禄.戬,指福谷,为粮食的总称古代官俸以谷物计算,故可代禄位“闲”,同间称要犯顺”:以逆犯顺,指起兵作乱 译文: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 原文: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 译文:你的父亲(颜杲卿)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我(颜真卿)那时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 原文: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蹩 注释:“俾”:使也归止”;止,助词《诗.齐风•南山》:“既回归止.曷又怀止爰千土门”:爰,乃,于是土门,今河北井泾,时为战略要地蹩”:促、迫局促不安 译文:仁兄(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即担任联络)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 原文: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复 注释:“贼臣不救":如前所述.指颜杲卿收复土门以后,曾派泉明到长安报喜并求救兵,被太原尹王承生劫留,拥兵不救孤城围逼”三句:指安禄山回兵常山,颜杲卿孤立无援,终于城破被俘.颜季明和颜氏家族以及颜杲卿等先后被杀.造成“复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悲惨结局。
译文: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 原文: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 注释:“荼毒":荼指苦菜,毒药毒虫按:此两句似乎在隐喻朝廷的成败和用人不当遘”;遭遇呜呼哀哉":对死者的叹词呜呼,表示叹息.哀:悲痛哉:语助词,表示感叹初见《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条 译文: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就是一百个躯体哪能赎回你的真身?呜呼哀哉! 原文:我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至)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 注释:“河关”:河流和关隘.此指蒲州,时颜真卿调任蒲州刺史他在《蒲州刺史谢上表》中说:“此州之地,尧舜所都表里山河,古称天险”可见该地自古就是重要关口比”;亲近榇”:原指梧桐树,多用于制作棺材,此处指棺木首榇:指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