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_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25KB
约17页
文档ID:577275436
11_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_第1页
1/17

第十三章 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13.1 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13.2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13.3 对人工智能的展望 13.1.1 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 v符号主义 (主流学派) v连结主义v行为主义2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符号主义(Symbolicism) v又称: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派v原理: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v起源:源于数理逻辑v学派代表:纽厄尔、西蒙和尼尔逊等3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连结主义(Connectionism)v又称:仿生学派或生理学派v原理: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 v起源:源于仿生学,特别是人脑模型的研究 v学派代表:卡洛克、皮茨、Hopfield、鲁梅尔哈特等4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行为主义(Actionism)v又称: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 v原理: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 v起源:源于控制论v学派代表作:布鲁克斯(Brooks)的六足行走机器人,一个基于感知—动作模式的模拟昆虫行为的控制系统 5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13.1.2 对人工智能理论的争论 符号主义v认为人的认知基元是符号,认知过程即符号操作过程;v认为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因此,能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行为;v认为知识是信息的一种形式,是构成智能的基础。

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是知识表示、知识推理和知识运用6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连结主义v认为思维基元是神经元,而不是符号处理过程;v认为人脑不同于电脑,并提出连结主义的大脑工作模式,用于取代符号操作的电脑工作模式7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行为主义v认为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动(所以被称为行为主义),提出智能行为的“感知—动作”模式;v认为智能不需要知识、不需要表示、不需要推理;人工智能可以象人类智能一样逐步进化(所以称为进化主义);智能行为只能在现实世界中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而表现出来8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13.1.3 对人工智能方法的争论v符号主义: 功能模拟方法v连结主义: 结构模拟方法v行为主义: 行为模拟方法13.1.4 对人工智能技术路线的争论v专用路线 v通用路线v硬件路线v软件路线9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13.2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v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v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v人工智能对文化的影响10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13.2.1 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 v专家系统的效益v人工智能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13.2.2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 v劳务就业问题v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v技术失控的危险(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守则” )v社会结构变化v心理上的威胁11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13.2.3 人工智能对文化的影响 v改善人类知识v改善人类语言v改善文化生活12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13.3 对人工智能的展望 v人工智能的近期研究目标: 在于建造智能计算机,用以代替人类从事脑力劳动,即使现有的计算机更聪明更有用。

v人工智能的远期研究目标: 探究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基本原理,研究用自动机(automata)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 13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13.3.1 更新的理论框架 v人工智能尚存在的问题: v宏观与微观隔离 v全局与局部割裂 v理论和实际脱节 14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13.3.2 更好的技术集成 人工智能技术是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学科技术的集成 要集成的信息技术除数字技术外,还包括计算机网络、远程通信、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语音与听觉、机器人学、过程控制、并行计算、光计算、生物信息处理等 未来的智能系统还要集成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系统学和哲学等15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科科学学生理学脑模型认知执行心理学理解智能人机界面语言学语音语法语义心理语义学逻辑学新系统复杂事实归纳法技技术术问题求解认知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图像理解语言辨识人机界面应应用用专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智能CAD/CAM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第六代计算机研究计划的组成16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13.3.3 更成熟的应用方法 期望研究出通用而有效的人工智能开发方法: 更高级的AI通用语言; 更有效的AI专用语言与开发环境或工具。

17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