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 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4 湘艺版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5.52KB
约2页
文档ID:35047004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 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4 湘艺版_第1页
1/2

1 在灿烂阳光下 1教学目标: 在学习《在灿烂阳光下》中体会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音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能准确而 有情感的演唱《在灿烂阳光下》,感知音乐的魅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地处偏远农村,很少接触到此类音乐作品,通过欣赏学唱歌曲片段能够进一步了解音 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时代性 3重点难点: 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在灿 烂阳光下》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祖的感激和赞颂 4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通过欣赏印青的两部耳熟能详的作品《走进新时代》、《天路》导入新课 介绍两首歌曲的曲作者及共同点 这两首歌曲都是由印青作曲的印青是我国总政歌舞团的团长、著名军旅作曲家20多年 来,他先后创作了1000多首讴歌党的领导、讴歌时代精神、讴歌当代军人的主旋律作品, 其中《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等多部作品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 “全军文艺新作品奖”和“解放军文艺大奖”接下来,咱们再欣赏一首印青的作品 二、新课教学 1、播放《在灿烂阳光下》整体欣赏) 2、简介作品:《在灿烂阳光下》是为了庆祝国庆五十三周年而作是一首四声部混声合唱 的大型作品,是歌颂体裁,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曾经苦难、几经风雨,共产党领导 我们走向了和平稳定和繁荣是由我国音乐家印青创作的,作品采用了一种南北方音乐融 合为一体的创作手法,赋予了音乐一种独特的魅力一举夺获了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 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金钟奖 《在灿烂阳光下》是近年来印青所创作的优秀的合唱歌曲说到合唱,我们都应该了解,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不同的旋律下面老师来介绍一下这首歌曲的结构 它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A—B—A’)[板书结构]A段是抒情风格,以第一人称的手法, 运用十分朴实的语言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仿佛是一位年轻人饱含2 深情地在娓娓诉说着长辈给予自己思想上的启迪接着歌曲以高昂的气势将音乐引入对比 性B段,音乐转向进行曲风格歌词以排比的手法陈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过的 风雨历程,赞颂建国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歌中充满了自豪和赞美A段再现唱响了A段 的主题,但在调性上升高了一个小三度,使音乐有着升华的感觉此时已不仅是诉说,而 是一篇庄严的誓言,激情的歌颂把音乐推向高潮 3、再次欣赏作品,让学生根据老师对作品的简介划分乐段,并说说三段在情绪、速度上区 别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对歌曲的介绍划分乐段,并仔细聆听这三段在情绪和速度上的 区别。

可以适当地在歌词上做些记号或是讨论 4、分段欣赏并分析 三段情绪、速度的区别——A段情绪深沉、真挚,以中速演唱B段情绪豪迈、激昂,速度 稍快,节奏推动力强A’段和A段基本相似,但情绪上更加炽烈,是一种火热的激情 欣赏A段,并用手势指挥学生随之哼唱3/4拍) 讲述歌词中的一个小故事呢!在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 时候,就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 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 2、欣赏B段 讲解其中发生的一些大事(师启发引导学生)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3、1997年7月1 日香港回归;4、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5、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大阅兵 歌词通过开国大典、香港、澳门回归、国庆检阅等几个经典画面,展现了新中国成长的历 程而歌词中的铁锤镰刀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他带领着我们排除艰险,克服万难! 欣赏第三段,和第一段基本相似,但情绪上更加炽烈让我们带着火热的激情,一起来重 温第三段,会唱的请跟着一起唱。

5、欣赏不同演唱形式的同一首歌曲女声领唱、合唱) 通过欣赏不同演唱风格的同一首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歌曲演唱形式 板书: 在灿烂阳光下 结构:A—B—A’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