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班子薪酬管理办法##公司经营班子薪酬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履行董事会使命,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不断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继续发展能力,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股份经营班子成员,包 括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专职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考核采用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的方式进行 第三条经营班子成员薪酬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 强化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挂钩,建立强激励、强约束的机制,严格体现“业绩上薪酬上、业绩下薪酬下〞的原则 (二) 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促进企业可继续发展 (三) 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或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 (四) 薪酬制度改革与相关改革配套进行,推动经营班子成员收入 分配的市场化、货币化、规范化 (五)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提倡奉献精神 第四条经营班子成员薪酬由年度薪酬和中长期激励两部分组成 第二章年度薪酬构成及确定 第五条经营班子成员年度薪酬由基薪、绩效薪金两部分构成第六条基薪是经营班子成员年度的基本收入,主要依据公司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和公司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综合确定。
基薪每年核定一次 总经理基薪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W=W0×L×R 其中: W 为总经理年度基薪 W0 为年度基薪基数,W0=上年度公司职工平均工资的 6-8 倍 L 为企业成长系数,L=营业收入发展速度〔本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 4 0 % + 利润发展速度〔本年利润总额 ÷上年利润总额〕 ×60%成长系数最高为 1.5 R 为基薪调节系数,如遇重大未预见因素致使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失真,或有其他特别状况,经董事会讨论决定,可给予适当系数予以调节 职工平均工资应为全部成员企业的平均数,利润应为公司合并利 润数 经营班子其他成员依据各自不同的使命确定基薪,由总经理提议,董事会审定,控制在总经理的 20%-90% 第七条基薪公式中所涉及的公司职工平均工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采纳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董事会确认的财务决算数据 第八条总经理年度绩效薪金以基薪为基数,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B=W×M×P 其中: 1、B 为总经理年度绩效薪金 2、W 为总经理年度基薪 3、M 为依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级别、考核分数确定的绩效薪金是 基薪的倍数 当考核结果为 D 级时,为 0; 当考核结果为 C 级时,按“×〔考核分数-C 级起点分数〕 /〔B 级起点分数-C 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金在 1 到 1.3 倍基薪 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 B 级时,按“×〔考核分数-B 级起点分 数〕/〔A 级起点分数-B 级起点分数〕]〞 倍基薪之间; 按〔考核分数-A 级起点分数〕 当考核结果为 A 级时,“ [1.8+ /20]〞 确定,绩效薪金在 1.8 到 2.3 倍基薪之间。
4、P 为管理提升短板挂钩系数:P=1-〔P1+P2〕(可封顶) P1 为货款回收率系数,货款回收率<100%时,降 0.1%扣绩效薪金10%,最多扣 50%; P2 为存货净额系数,存货净额超 1%,扣绩效薪金 10%,最多扣 50% 〔产成品不能高于年初数,高 1%视同存货超 1%〕; 以上 P1、P2 两项未完成最多扣 60% 第九条如考核年利润总额低于上一年,无论考核结果处于哪个级别,其绩效薪金倍数应低于上一年,其中第一年考核由董事会确定 第三章年度及任期经营业绩考核 第十条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期限从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 第十一条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双方的职务和姓名; 〔二〕考核内容及指标; 〔三〕考核与奖惩; 〔四〕其他必须要规定的事项 第十二条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经营效益指标和战略发展 目标 〔一〕经营效益指标 1、规模效益指标〔80 分〕 〔1〕经济增加值〔EVA〕〔50 分〕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计 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常常性收益调整 项×50%〕×〔1-25%〕]-[〔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 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平均资本成本率]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基本分为 50 分。
完成目标值〔绝对值〕时, 得基本分高于目标值〔绝对值〕时,每高于 2%,加 1 分,最多加 10 分低于目标值〔绝对值〕时,每低于 3%,扣 1 分,最多扣 15 分 〔2〕利润总额〔20 分〕 利润总额是指经核定后的企业合并报表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指标的基本分为 20 分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超 过目标值时,每超过 2%,加 1 分,最多加 4 分低于目标值时,每降低 3%,扣 1 分,最多扣 6 分 〔3〕营业收入〔10 分〕 营业收入是指经核定后的企业合并报表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指标的基本分为 10 分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超 过目标值时,每超过 2%,加 1 分,最多加 2 分低于目标值时,每降低 3%,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2、成本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10 分〕 成本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收入× 100%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基本分 10 分完成目标值时, 得基本分低于目标值,每减少 0.5 个百分点,加 1 分,最多加 2 分高于目标值,每增加 0.5 个百分点,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3、经营净现金流量比率〔10 分〕 经营现金净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收票据 净增加额〕/〔利润总额+本年计提折旧额-本年实际缴纳所得税额-其 他非经营性进入当期成本费用的项目〕*100% 经营现金净流量比率指标的基本分为 10 分完成目标值时,得 基本分高于目标值时,每高于 0.5 个百分点,加 1 分,最多加 2 分低于目标值时,每低于 0.5 个百分点,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二〕战略发展目标主要考核经营班子成员对董事会确定的发展 战略、经营方针、各项重大决策落实状况和企业安全、稳定、质量状况,具体指标由董事会依据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实际状况每年在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中明确,各指标基本分合计为 100 分 经营班子成员向董事会提交年度业绩考核总结分析报告中要对每 一项定性指标做出陈述,汇报完成状况由董事会依据年内调研掌握的状况以及总经理的汇报进行定性并量化打分 战略发展目标计分是在基本分的基础上进行加分和扣分加分及 扣分的上限和下限为该项指标基本分的 20% 〔三〕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计分 经营效益指标权重为 70%,战略发展目标权重为 30%。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经营效益指标得分×70%+战略 发展目标得分×30% 第十三条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以三年为考核期由于特别原因必须要调整的,由董事会决定 第十四条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双方的职务和姓名; 〔二〕考核内容及指标; 〔三〕考核与奖惩; 〔四〕其他必须要规定的事项 第十五条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和年度 考核指标 〔一〕定量指标包括资产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周转率、全员劳作 生产率和技术投入比率四项指标基本分合计为 50 分 1.资产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由董事会核 定〕后的所有者权益同考核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20 分〕计算方 法为:任期内各年度资产保值增值率的乘积企业年度资产保值增值结果以董事会确认的结果为准 〔1〕年度资产保值增值率 〔扣除客观因素影响后的期末股东资本÷期初股 资产保值增值率= 东资本〕×100% 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指:资本增资或减资;资产评估;清产核资;接受捐赠;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客观因素影响等经济业务发生对股东资本增减的影响 〔2〕任期资产保值增值率 任期资产保值增值率=三年度资产保值增值率的乘积 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的基本分为 20 分。
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 20 分高于目标值,每高于目标值 0.2 个百分点,加 1 分,最多加 4 分低于目标值,每低于目标值 0.2 个百分点,扣 1 分,最多扣 4 分 2.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任期内年度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 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15 分〕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平均主 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基本分为 15 分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 15 分高于目标值时,每增加 0.2 次,加 1 分,最多加 3 分低于目标值,每减少 0.2 次,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3.全员劳作生产率是指人均创造的增加值〔10 分〕 全员劳作生产率=增加值÷全年平均从业人员人数 其中:增加值=劳作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全年平均从业人员人数:反映企业年初和年末从业人员的平均值包括在岗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及其他聘用人员、留用人员 全员劳作生产率指标基本分为 10 分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 10 分高于目标值时,每高于目标值 2%,加 1 分,最多加 2 分低于目标值,每低于目标值 2%,扣 1 分,最多扣 2 分 入净额之和的比率〔5 分〕。
科技支出费用总额是指企业购买新技术费用、科技人员人工支出 费用、研究开发费用、研究开发性固定资产以及其他科技支出费用之和,包括从政府投入和企业自主投入中支出的所有费用 技术投入比率指标基本分为 5 分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 5 分高于目标值时,每超过 0.2 个百分点,加 1 分,最多加 1 分低于目 标值时,每低于 0.2 个百分点,扣 1 分,最多扣 1 分 〔二〕定性指标主要考核经营班子成员对董事会确定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各项重大决策落实状况和企业安全生产、稳定、质量状况, 具体指标由董事会依据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实际状况,每个任期依据各自不同的分工分别在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中明确基本分为 40 分 经营班子成员向董事会提交任期业绩考核总结分析报告中要对每 一项战略发展目标作出陈述,汇报完成状况由董事会依据调研掌握 的状况以及经营班子成员的汇报进行定性并在基本分的基础上进行加 分和扣分,加分及扣分的上限和下限为基本分的 20% 〔三〕年度考核指标是指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在任期业绩考核 结果中占有一定的权重年度考核指标基本分为 10 分 三年内的年度经营业绩综合考核结果每得一次 A 级,得 5 分;每 得一次 B 级,得 4 分;每得一次 C 级,得 3 分;D 级及以下不得分。
第十六条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计分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定量指标得分+定性指标得分+ 年度考核指标得分 第十七条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