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运动中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KB
约3页
文档ID:420800324
幼儿园运动中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_第1页
1/3

幼儿园运动中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文献综述上海市实验幼儿园 周斐摘要:目前,绝大部分孩子都为独生子女,家长们在生活中包办的太多,忽略了对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使得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往往手足无措因此,在孩子们最喜爱、又较易发生意外事故的运动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非常重要本研究希望通过分析、梳理、汇总,给广大教师提供可实际操作的“在幼儿园运动中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更好地在运动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幼儿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关键词:运动 自我保护一、 选题的缘由(一) 当前形势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较为忙碌,多由祖辈抚养,祖辈们在生活各方面包办的太多,忽略了对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使孩子丧失了许多锻炼的机会,还造成幼儿防护意识的淡漠和自我保护能力的不足,使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往往手足无措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帮助幼儿发展自身生活方式的健康观,为幼儿将来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3~6岁的孩子处于幼儿期,在幼儿期的孩子由于好奇心强,常常想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发育尚不完善,手脚的肌肉力量小,动作不协调,因此在进行运动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梳理出运动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及运动中安全与保育关注点,提高幼儿在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二) 国内外的研究1、 国内研究《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蒋慧莺在《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实践探索》中谈到,幼儿期的孩子身心尚未发展成熟,自我保护能力缺乏,较易发生事故,影响健康作为教师,应当正确评估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可塑性,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马霞在《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中》提出:“幼儿期的健康发展是孩子今后发展的根本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而孩子的快乐健康成长离不开安全张绿萍在《浅谈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一文中也说到,“培养自护能力,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须保证让幼儿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自己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才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快乐、安全的童年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安全放在首位,把帮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作为教育重点,让幼儿学会从自身安全出发,学会保护自我尤为重要随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提出“要保证幼儿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运动时间。

按时组织幼儿在户外开展适宜的游戏、散步、远足等活动如遇特殊天气,要因地制宜开展室内运动运动活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确保幼儿快乐、安全地运动成为了教师、家长们共同关注的话题黄保法、钱晓音、顾金宝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中谈到: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帮助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应帮助幼儿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教师应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一文中,孙菊云也针对运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出了一些方案:“集中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选择多种形式,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设计安全标志,强化安全意识;运用有效的‘危险后果’教育法……”显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当有敏锐的触觉,在保护幼儿安全的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指导,锻炼他们的身体机能,增强他们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应变性,切实地提高他们在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2、 国外研究日本、美国等相关部门都曾做过调查统计,表明儿童受伤种类一般有:骨折、挫伤、擦伤、扭伤等,而事故发生地点最频繁的就是户外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等处,例如滑梯、秋千、攀登架等因此,在恰当的时候,老师们会给孩子以适当的安全提醒,但是他们并不会阻止幼儿的运动活动,而是选择在减低场地、材料危险性的情况下,让幼儿自己去体验、去积累相关的自我保护的经验。

德国Schweinfurt幼儿园曾调查过鼓励幼儿运动与事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当教师鼓励幼儿自由的尝试玩某一样新的器械、参与某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时,若教师以经验人的身份与幼儿一同讨论、分享如何安全使用某一器械、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危险发生的经验等, 并在儿童对这些器械设施活动的反复尝试中给孩子以适当的安全指导与提醒,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必须的安全行为规则,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他们认为运动中确实充满着危险,教师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幼儿积累具体的经验教训,形成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自身的探索,来提高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总结:综观国内国外的研究,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但通常聚焦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方面目前,我们发现,在幼儿运动活动方面的研究也深入了起来,由起初的注重材料的提供、技能的掌握上,转向了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形成了一些较宏观的方案然而,切实地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出发,针对不同的运动材料,探讨教师如何有针对性的观察、指导幼儿,帮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供教师们可以实际操作的内容尚少。

因此,本研究将由此入手,梳理出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参与不同器械时,教师不同的指导幼儿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内容、方法和策略,从而使幼儿提高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全面、健康地成长一、 参考文献[1] 孙菊云. 户外活动中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 山东教育(幼教刊), 2005, (Z6) .[2] 麦婉华. 体育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J]. 教育导刊, 1999, (S4) .[3] 陈玲. 在体育活动中帮助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J]. 早期教育, 1997, (06) .[4] 邓小英. 户外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4) .[5] 黄保法, 钱晓音, 顾金宝. 体育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 山东教育, 2000, (Z5)[6] 张绿萍. 浅谈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年,(25) .[7] 蒋慧莺.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实践探索[J]. 上海教育科研, 2006, (02) .[8] 马霞.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04).[9] 王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J]. 学前教育研究, 1998, (0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