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冬夜读书教案.doc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KB
约7页
文档ID:527024078
冬夜读书教案.doc_第1页
1/7

指导示范课指导单位:通州区教科室课堂教学:通州区新生小学 袁立红《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2、能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并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并能借助图画,想象《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情景3、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勤奋苦学和知行统一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在整体把握诗意的基础上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三、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1、幻灯出示陆游图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板书)2、简介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少年受家中爱国思想熏陶,中年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写下大量诗篇,今存九千多首,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内容极为丰富3、我们在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中,读过陆游的爱国诗有许多,谁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给大家听听幻灯出示:《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书愤》过渡:陆游不仅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还写下了很多教育子女的优秀诗篇一个寒冷的夜晚,陆游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

窗外,寒气逼人,他却浑然不顾,静寂的夜,他抑制不住心头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流传千古的第3首板书课题 幻灯出示:(图片+音乐+诗句)(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① 师生一起读题目  ② 讨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冬夜”交代了当时的读书环境示:训示、教育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③ 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指导读好诗歌题目2、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情感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古诗,要求:一、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二、试着读懂诗句,对不理解的字词做上记号3、指名读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三)深入理解,感悟领会1、那就让我们分组来学习要求:①分工合作查阅字典,解决不理解的字词②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2、交流①第一行诗告诉我们古人怎样做学问?哪些古人学习勤奋,不遗余力呢?谁能把这句话说完整,来表达你对第一行诗句的理解古人做学问都 ,就如 想不起来可以根据画面提示)② 读第二句诗,我们要注意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谁能找到?板书:少、老。

A、年少时要怎样?老了才会有所成就呢?B、我们再来看这个“工夫”,与这个“功夫”有什么区别呢?老师考考你们能不能理解,我们来做个选择填空: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这个杂技真有( )司马迁花了毕生的( )写出了《史记》中国( )名扬中外幻灯出示)C、明白“工夫”的意思了吗?是呀,少年时不遗余力地花了时间读书学习,往往到老才能有所成就,课前老师也搜集了许多“少壮工夫老始成”的例子,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幻灯出示)D、现在,你读明白了这句诗了吗?从“少壮”到“老”,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由此你想到了哪些名言警句来描述“少壮功夫老始成”过程呢?③是不是不遗余力地读书就够了呢?读书还要注重什么呢?A、“躬行”什么意思?B、为什么要“躬行”,读到这儿老师不禁想到了《纸上谈兵》的故事,谁读过这个成语的,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一下C、赵括读兵书多吗?他真正读懂了吗?所以读书时要—躬行,不能光看书,还要怎样?就像古人留给我们的名言一样:“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和口到——朱熹D、“躬行”除了说读时要善于的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外,还指获取了知识后,要去实践运用,学以致用,不能像赵括一样只会生搬硬套,纸上谈兵。

那生活中你注意躬行了吗?(学生举例说说)(四)情境明理,演读升华1、看来同学们都深深领悟了陆游的对儿子的教育,那么我们想想,这样一个冬夜,陆游会怎样地教育儿子呢?想到用什么成语来形容?2、陆游怎么会突然教育儿?又是如何教育的呢?同桌讨论讨论,根据画面,展开想象,把当时的情景演演3、谁能把你们刚才演说的情境根据老师的提示表达一下,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幻灯出示)一个寒冷的冬夜,在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内,就着温暖的灯光,陆游在读书,这时,陆游( ),就叫道;“( )子聿连忙( ),说“( )陆游( )教导着说:“( )子聿听后,( )说:“( )4、同学们不但理解了诗句,而且把陆游教育儿子的情景都想象得这么丰富,相信同学们现在来读这首诗,能更好地读出自己的感悟来,谁来?(配乐)(五)贯通课外,诵读积累1、课外老师选取了五首有关读书的古诗,大家可以读读,等会儿老师给你配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读来与大家分享一下2、指名读3、学以致用,我们读了这么多古诗,也来“躬行”一下,让我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端正地抄在卡纸上,送给同学或自己,送出时附上自己送此诗句的理由。

4、作业: ① 背诵自己喜欢的三首诗②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人物卡片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的最大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所以在教学中我恰当地用教材,落实了新理念在教学中我制订教学目标如下: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  1、赋材料以生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在教学伊始,先向学生介绍陆游,充满激情地告诉他们: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此时,《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不只是纸上的几行黑字,而是幻化成了一幅幅活的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愿意与文本进行对话  2、还课堂给学生,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我在教学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时设计了“读通”、“读懂”、“读好”三个环节1、读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2、读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诗意,再将个人所得与小组同学交流,并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研究解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同时提出未解决之疑难,其他各组学生自由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读好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吟诵,置身于诗的意境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把“工夫”写成“功夫”怎样使学生少出类似的错误呢?在教学时我采取了选词辨别来理解使他们明白了“功夫”一般指本领、本事,而“工夫”一般指花的心血和时间等,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古诗里用工夫指古人在做学问时花的心血和时间多 教学中,以关键词句为生发点,激活孩子已有的大量能够佐证这一哲思的知识储备,丰富诗境,加深理解和体验  一、抓“少”与“老”,体会学习要孜孜不倦    本环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首先是“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各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二、故事引入,联系生活实际,自悟“知”“行”所阐发的哲理  我以故事引入,为孩子们讲述了《纸上谈兵》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谈谈听故事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学生结合实际纷纷说了自己的思考;有的说实践比书上学习更重要,有的说在实践中通过做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样通过听故事谈感想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一个“躬行”的机会,深刻理解什么叫“躬行”,让孩子在听说实践中潜移默化感悟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最后我以“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训示他儿子时的态度引导学生用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的语气读诗我们的一贯做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读熟古诗,逐字理解意思,逐句说出大意,然后再背诵古诗,背诵大意,背诵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已  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方式无疑是被动的,填鸭式的,课堂上教师的行为是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古诗的文学知识,没有情感的体验,没有换位的思考这样的课堂缺失了一种灵动之美,一种思考之美,一种涵咏之美,显然与我们当前的教学理念是相悖的为了突破古诗教学的藩篱,走一条情感与思维、积累与创新的教学之路,课前作为教师细心地解读文本,显得尤为重要    再看具体的诗句,继续追问——“古人”,你知道哪些古人做学问的故事?“无遗力”是什么意思?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些和他相近的四字词语?“少”“壮”两个字你想到了哪些与读书做学问有关的名言或者警句?”“纸”这个字你想到了那个历史故事?“觉”和“绝”分别是什么意思?由“知”和“行”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就会从28字的诗句中解读出了一串成语:“无遗力”就是不遗余力,就是孜孜以求,就是持之以恒,就是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就是坚忍不拔,就是孜孜不倦,….l..  解读出了一串警句:由“少”和“壮”想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解读出了一串历史故事: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纸上谈兵……解读出了学习的一串方法: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知性合一。

 单纯的讲读讲解变为了唤醒学生已有积累的方式,教师的说教被学生智慧的语言所取代所以说,文本解读,是走向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虚心涵咏创设意境 在诗中,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会感悟陆游为什么对子聿说这些话?  也许子聿天资聪颖,但调皮顽劣,于是他对子与说——  也许子聿饱读诗书,但不求甚解,陆游怕他将来只会纸上谈兵,于是他苦口婆心的对自己疼爱的儿子说——  也许,陆游回顾自己一生夙愿为了,希望子聿继承自己的理想,为国家效力,所以他对子聿说——      四、拓展延伸  1.除了今天所学到的这首告诉我们做学问的道理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  2.赠送名言、警句来劝勉同学热爱读书写书签、赠书签)  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爱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会变为主动地会学,真正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    可是,陆游为什么突然教育儿子如何读书学习呢?以下是摘取一些学生的见解:  1、陆游想到自己就是这样从小饱读诗书,现在才能成为一个诗人、有学问的人,所以,他想把他的经验告诉儿子,让他也成为有用的人,成为栋梁之才。

  2、也许他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在认真地研究书本知识,他怕他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所以,提醒他的儿子,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还要把透彻地了解书本知识和亲自时间结合起来  3、也许陆游小时侯有些贪玩,现在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已经是饱学之士,可他总觉得自己还非常浅薄所以,他想提醒自己的儿子从小就要认真读书,长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也许那个冬夜里陆游在读书时突然碰到一个困惑,他想马上去调查和实践,可是一时没有这个条件,他很难受,于是想到“绝知此事要躬行”,来告诉自己的儿子这个读书的好方法  本诗可以说是可称之为说理诗,文字意思浅显,但蕴涵如何读书、做学问的深刻道理,真所谓“有境界自成高格”本课教学难点应是引导学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