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辅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8.51KB
约42页
文档ID:386501140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辅_第1页
1/42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目 录 序言 1.科目介绍 2.考核目标 3.题型分析 4.考试技巧 第1篇 建筑主体结构篇第1章 绪论 1.1建筑工程事故的分类 1.2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的一般程序 1.3结构可靠度的评判依据和原则 1.4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1.5本章重点、难点 第2章 绪论及砌体结构 2.1事故的原因分析 2.2事故的实例分析 2.3砌体常见裂缝分析及预防 2.4砌体的加固方法 1.5本章重点、难点 第3章 钢结构工程事故 3.1钢结构的缺陷 3.2钢结构的事故及其影响因素 3.3钢结构事故的实例分析 3.4钢结构的加固 第4章 混凝土结构 4.1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及表层缺陷 4.2设计失误引起的事故 4.3施工不良引起的事故 4.4预应力混凝土事故 4.5结构使用,改建不当引起的事故 第5章 其他类型结构事故 5.1木结构事故 5.2钢-混凝土组合屋架事故 5.3特种结构事故 5.4结构安装工程事故 5.5结构耐久性事故 第2篇 地基与基础篇第6章 综述 6.1建筑工程对地基的要求 6.2地基与基础的基本形式 6.3常见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分类及原因综述 6.4事故预防及处理对策 6.5地基与基础加固方法分类 第7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及处理 7.1地基沉降造成的工程事故 7.2地基失稳造成的工程事故 7.3基坑工程事故 7.4边坡滑动工程事故 7.5 基础工程事故 7.6地基与基础加固技术 1、科目介绍本课程综合了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砼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与基础、结构抗震、建筑施工等课程的知识点,且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力。

1)课程特点和目标本课程知识点较多,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通过课程学习,完善学生本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为从事工程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并掌握建筑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学会对常见工程事故具有初步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以及进一步研究的能力,了解各类工程事故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其加固处理方法2)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砌体结构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方法;2.钢结构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方法;3. 混凝土结构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方法;4.地基与基础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方法3)全书的理论框架该部分内容考点比重第1篇绪论及建筑主体结构篇五大知识点知识点一:绪论知识点二:砌体结构知识点三:钢结构工程事故知识点四:混凝土结构事故知识点五:其他类型结构事故绪论:考察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建筑工程事故的概述与分类,事故分析和处理的一般程序,结构可靠度的评判依据和原则,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重点、难点:1.事故的等级和质量意识的强化2.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的一般程序3.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的特点与基本质量要求,砌体结构典型事故分析方法及其处理,砌体结构常见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方法。

1.事故的原因分析:设计方面的事故原因;施工方面的事故原因2.事故实例分析:砌体强度不足引起的事故分析;因方案欠妥引起的事故分析;因施工失误引起的事故分析;因材料不合格或使用不当引起的事故分析3.砌体常见裂缝分析及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地基冻胀引起的裂缝;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地震作用引起的裂缝;砌体承载力不足产生的裂缝4.砌体结构加固处理方法裂缝处理方法;扩大砌体截面加固;外加钢筋混凝土加固;外包钢加固;钢筋网水泥砂浆层加固;增加圈梁、拉杆;其它加固方法重点、难点1、引起砌体结构裂缝的常见因素和主要表现2、砌体结构常见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3、砌体结构的加固处理方法及其构造措施钢结构:钢材性能及其缺陷;加工制作中存在的缺陷;运输、安装和使用存在的缺陷可能存在的缺陷形成原因及其危害缺陷处理方法事故及其影响因素:承载力不足和刚度的失效;钢结构的失稳;钢结构的疲劳破坏;钢结构的脆性破坏;钢结构的腐蚀破坏事故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事故特点;采取积极预防措施事故实例分析:屋盖的事故;吊车梁的事故;钢桥的事故事故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掌握事故分析方法和事故处理方法钢结构加固方法:卸荷方法;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加大构件截面的加固;构件连接和节点的加固。

加固处理方法加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结构构造、施工工艺要点、注意事项等重点、难点:1、引起钢结构事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特别是钢结构的稳定与连接2、钢结构的加固方法及其构造措施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及原因分析:材料方面的原因;施工方面的原因;设计方面的原因;环境和使用方面的原因;其它各种原因;结构表层缺陷事故原因类型事故形成原因及其危害事故实例分析:设计失误引起的事故;施工不良引起的事故;预应力混凝土事故;结构使用、改建不当引起的事故事故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加大截面法;外包钢加固法;粘结钢板加固法;粘碳纤维加固法;预应力加固加固处理方法加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结构构造、施工工艺要点、注意事项等重点、难点:1、引起混凝土结构事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2、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及其构造措施其他类型结构事故:木结构事故:选材不当,节点制作不合格,木屋架断面过小,木屋架安装偏差钢-混凝土组合屋架事故:节点设计不合理,焊接质量不合格等特种结构事故:开裂,错位变形,倒塌结构安装工程事故:构件在运输堆放过程中发生裂纹或断裂,构件节点拼装错位,构件拼装时扭转,预应力后张构件张拉时出现裂缝,柱子安装后实际轴线偏离设计轴线,屋架或大梁与柱子连接处焊缝不符合要求,屋架吊装顺序不对或临时稳定措施不足引起屋架倒塌,刚吊装完的屋面或楼面上临时堆放料具或预制构件超重,结构未连接成整体结构时未采取临时稳定措施,机具使用前未认真检查。

结构耐久性事故35 %第2篇地基与基础篇三大知识点知识点一:地基与基础综述知识点二: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及处理知识点三: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纠斜技术地基与基础综述:事故分类及实例分析:地基沉降造成的工程事故;地基失稳造成的工程事故;基坑工程事故;边坡滑动工程事故;地震造成工程事故;特殊土地基工程事故;基础工程事故领会:事故类型;事故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应用:分析事故特点;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地基与基础加固处理技术:基础加宽技术;墩式托换技术;桩式托换技术;地基加固技术;综合加固技术领会:加固处理方法应用:掌握加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施工工艺要点、注意事项等重点、难点:1、引起地基与基础事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2、地基与基础的加固方法及其构造措施65%2、考核目标考核目标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升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各能力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工程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内涵、外延,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适用条件;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事故描述,分析可能的事故原因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事故情境,能提出预防和加固处理方法等,并能掌握加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结构构造、施工工艺要点、注意事项等 3、题型分析题型分值难度特色应试技巧单选25×1′=25′低以历年考题为基础,做题的同时对相关或相邻概念多加注意多选5×2′=10′较高名词解释5×3′=15′较高该题以历年考题为主,需要我们对这部分内容的把握,特别是一些重要概念要重点把握简答5×6′=30′较高对于简答题主要以关键词的形式掌握论述2×10′=20′较高对于论述题也主要以关键词的形式掌握不同于简答题的是需要做出比较详尽的解释主要用自己的话围绕关键词进行阐述就可以了5、考试技巧本书是按考试大纲组织编写的,复习时应按照重点非重点侧重进行学习具体而言,要注重以下几点1、要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切忌含糊不清2、对知识点的掌握一定要全面,切忌片面性3、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切忌死记硬背本课程考试一共有四大题型,各种题型都有自己相应的特点和解题方法1、单项选择题主要应注意:首先要认真审查题干,不要把题目的意思一开始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然后就要仔细看每个选项,切忌刚看完一两个选项就匆匆作答。

2、多项选择题这是各种题型中难度最大的一类,错选、多选、漏选都不给分,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将各个选项与题干的题意仔细加以比较,从中挑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竭力防止多选和漏选3、名词解释题这种题型在复习时要注意对重点名词的关注,很多在历年试题中都有所体现,要竭尽全力去把考察频率高的关键性名词反复记忆,切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4、简答题这种题型答题时要注意:首先论点要全面,不要遗漏知识要点;逻辑要严密,对于各个知识要点一定要分层次仔细作答,切忌层次混乱,表达不清5、论述题论述题与简答题相比在内容上会更加复杂一些,主要应注意:答题时观点一定要全面,不能只答要点,对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阐述上述分析希望能对大家通过这门课程有所帮助,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会通过这门考试! 嗨学学术中心 第1篇 绪论及建筑主体结构篇第1章绪论1.1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类识记:质量事故;事故分级1) 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当结构不能满足以下功能时,即为工程事故Ø 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各种作用,Ø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Ø 在正常维护条件下有足够的耐久性,Ø 在偶然作用下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2) 事故原因Ø (1)管理不善:无证设计、无证施工;长官意志、盲目赶工;层层转包、层层克扣;监督检查不力 Ø (2)地基勘察及处理不当Ø (3)设计失误:未计算即出图;盲目套用;计算模型错误;构造不合理;电算错误,用表错误等Ø (4)施工质量差:偷工减料;擅自修改设计;违反操作规程;材料不合格等Ø (5)使用、改建不当:随意改变用途;盲目加层、开洞Ø 按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领会:质量事故分类;事故分级标准3) 事故的分类(1)按事故的严重程度: 重大事故或倒塌事故、严重危及安全的事故、影响使用的事故以及影响建筑外观的事故2)按事故发生的阶段: 施工事故、使用事故、改建事故3)按发生部位: 地基基础事故、主体结构事故、装修事故4)按结构类型: 砌体结构事故、砼结构事故、钢结构事故等5)建设部分级:Ø 按伤亡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