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导论一、课程概况所属专业:软件工程开课单位: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代码:07414050开课学期:I学分:2学时:34核心课程:否拟使用教材:战德臣,聂兰顺等著,《大学计算机一计算思维导论》,电子工业出版社,第 1 版,2013国内(外)现有教材:1 .赵欢,计算机科学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2 .孙家广等,《软件工程一理论、方法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朱少民等,《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Shari Lawrence Pfleeger,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4th Edition),Prentice Hall, 20094 . Roger S. Pressman, Software Engineering——A Practitioner^ Approach (7thEdition),McGraw-Hill Education, 2(X)7 (中文翻译版,机 械工业出版社,2011)学习参考资料网络资源类1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开课:软件工程专业导论2 . :〃open. 163 /special/cuvocw/ruanjiangongchengxue.hlml二、课程描述软件工程是研究或应用工程化方法创造、构建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的学科。
本 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知识 基础以及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并以软件工程概念、问题、思维、理论与技术为 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软件工程学科与知识体系、计算思维和计算模型、数制、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语言、程序与算法、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软件系统构造、 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工程技术、软件管理等内容;还介绍了软件工程课程 体系及其学习方法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导论课程,是第一门专业相关课程,目 的是使学生认识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学科,认识计算机系统、软件及软件系统, 了解软件工程方法,了解专业培养方案,了解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开展概况、 学科基础、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核心知识、核心技术、核 心能力,掌握软件专业的学习方法,初步具有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学习能力激 发和培养专业兴趣,使学生理解学什么,理解怎样被培养和未来开展路线,理解 自己如何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等,指导学生指定四年学习规划,为今后的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四、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应根据本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 作,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由于本课程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 的入门课和导论课,因此应注意激发和培养专业兴趣,引导学生很快适应大学的 专业学习课堂教学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讲授法、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法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气 氛活跃、互动感强每周布置的作业应难度合适,有基础题、拔高题和综合设计 题,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学生应做到不旷课、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互动, 每周课后至少花费4个小时的时间复习和预习本课程内容学生应认真独立完成 课后作业,多阅读软件工程专业开展相关文献和书籍,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 和方法五、考核方式及要求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如下:1、出勤率:10%考勤不少于10次,每次1分,其中缺席4次,按无成 绩计算;2、作业3()%作业5次,每次6分3、期末考试60%六、课程内容第1章:初识软件工程专业(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四周到第五周)教学目标:了解软件工程专业教学重点:软件工程学科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难点:软件工程学科知识体系学 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初识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认识计算机开展简史与趋势、软件工程开展 简史与趋势、软件工程学科及其范畴,了解软件工程专业学科基础和 知识体系;了解安徽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了解软件工程 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职业开展;了解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核心知 识、核心技术、核心能力学习方法:听讲记录,小组讨论,上网调研课后作业:调研和思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软件工程开展规律第2章:计算机科学导论一计算模型与二进制(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六周到第七周)教学目标:理解计算思维和自动计算基本原理;掌握二进制计数方法和图灵机 教学重点:计算思维和图灵机、冯•诺依曼计算机教学难点:计算思维和图灵机学 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主要内容:二进制、0〃符号的信息表示、0/1二值逻辑及位运算、计算思维与图 灵机、冯・诺依曼计算机原理、程序控制与自动执行等课后作业:P94:5-9第2章:计算机科学导论一计算机系统(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八周到九周)教学目标:了解现代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层次结构教学重点:现代计算机系统教学难点:虚拟机、分层与抽象学 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主要内容:现代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网络与通信)、不同抽象层面的计算 机系统(虚拟机);并行计算与并行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化趋势下计 算机系统的不同层次等学习方法:听讲记录,小组讨论,上网调研课后作业:P94:10-I3第2章:计算机科学导论一数据与信息(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周)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内的数据表示、组织、管理以及处理过程教学重点:数据表示、文件系统、数据库和信息处理教学难点:数据抽象学 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主要内容:数据表示、数据组织和数据存储;信息与信息的表现形式;多媒体与 流媒体;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存储、搜索;数据管理、文件系 统、数据库;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数据抽象学习方法:听讲记录,小组讨论,上网调研课后作业:分析比拟各种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和开展规律第2章:计算机科学导论一语言与程序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一周)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语言和程序基本概念教学重点:常用的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和方法教学难点:程序设计基本技术和方法学 时:课堂教学2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主要内容:机器指令与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程序和程序设计技术和方法学习方法:听讲记录,小组讨论,上网调研课后作业:分析比拟各种常用计算机语言的优缺点和开展规律第3章:计算机问题求解一算法类问题(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二周到第十三周)教学目标:掌握算法类问题求解过程和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数据结构、算法和现代程序的构成教学难点:问题、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算法实现学 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主要内容:传统程序的构成、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概念、数学建模、算法思想 和策略、算法设计、算法的模拟和分析、算法类问题求解和现代程序 的构成学习方法:听讲记录,小组讨论,上网调研课后作业:P219:4,5第3章:计算机问题求解一系统类问题(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四周到十五周)教学目标:掌握系统类问题求解过程和基本方法教学重点:软件系统建模、构造和实现教学难点:问题域模型、软件域建模和软件构造与实现学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主要内容:系统的基本概念、问题域模型、软件域模型、软件模块的构造与实现、 软件系统的构造与实现/软件系统的测试部署与运行、软件体系结构 与模式、系统的可靠性和平安性。
学习方法:听讲记录,小组讨论,上网调研课后作业:P 168:9-10第4章:软件工程导论一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概述(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六周)教学目标:了解软件工程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教学重点:软件危机、软件工程基本概念教学难点: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软件生存期和软件过程学 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主要内容:软件基本概念、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的形成;软件工程的定义、特性、 目标、基本原理、方法和主要内容;软件生存期和软件过程等学习方法:听讲记录,小组讨论,上网调研课后作业:调研分析近三年国内外发生的与软件系统相关的重大事故第4章:软件工程导论一软件工程技术与方法(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七周)教学目标:了解软件工程基本技术与方法教学重点:软件需求、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体系结构教学难点:软件需求与软件建模学 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主要内容:软件需求与软件表达(思维及模型)、软件开发方法(设计模式、软 件模型与建模)、软件体系结构、工程与工程管理、软件工程管理基 础、软件工程应用领域等。
学习方法:听讲记录,小组讨论,上网调研课后作业:P168:9-10七、课程内容调整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