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连夜,看完了这部日本电影,以前很少看日本电影,本来对日本这个名族存在偏见,但是这的确是一部非常不寻常的电影,我决定要在我印象还清晰的时候把它记录下来这是一部日本电影当看完整部片子的时候,我只能说,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因为,没有哪个种族,像他们那样变态;也没有哪个种族,像他们这样把这种变态揭示得如此深刻你不能不佩服他们,当然不是佩服他们的变态,而是佩服变态也能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且,你不能不承认,或许你没有他们变态得这么极致,但这些变态的因子,只要你是人,在你身体的细胞里,它就一定会潜伏着......正如《重庆森林》所说的“我相信每架飞机上,都会有一个你想泡的空姐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告白只有五个主要人物,这五个人物的自白串起来,就构成了整部电影首先大概了解一下整个剧情电影一开始,松隆子扮演的女教师站在讲台上为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们授课听起来是相当乏味的生物学老师在不疾不徐,不温不火地讲述着,仿佛一个独角戏的演员,而讲台下,学生们吵闹着,打斗着,跑动着,玩弄着,说着粗话,随意泼洒着牛奶,宛如没有这位老师的存在这样的场面,在那些讴歌教师光辉形象,粉饰师生和谐关系的校园剧是不可能看到的。
但我认为,在我国任何一所职业学校的课堂上,都随处可见这种混乱、骚动的景象在介绍了一番青少年时期喝牛奶的益处之后,松老师话题一转,平静地说起了她的私生活她说起她有一个四岁的女儿,是一个单亲妈妈,孩子的父亲,也是这所学校里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师之所以离婚,是因为丈夫在非洲呆过的一段时间里,感染了艾滋病毒在知道这个消息时,她还是毅然决然要把孩子生下来教室里的气氛稍稍安静了一下,无疑,老师的私生活和aids这些引爆性的话题吸引了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当讲到艾滋病毒的时候,很多人明显露出恐惧和嫌厌的神色,松老师在他们眼中,立即变成了一个可怕的病毒携带者在松老师从他们身边走过时,不少人毫不掩饰地躲避,尽管这个人一分钟前,还是他们无比熟悉的老师松老师察觉到他们的心理,告诉他们,她和女儿所幸未被感染,都是健康的学生们长出一口气,觉得安全了不少,这个话题也就好像没多大的意思了,教室里又开始乱哄哄的第一个震撼:每个人都会歧视别人,哪怕他是你亲近的人其实很容易就能想到,如果松老师是个病毒携带者,她不可能还在这里履行教师的职责这样温婉可亲的女人,当与aids联系起来之后,就俨然成了洪水猛兽不能责怪这些孩子的无情,试想我们自己,即便嘴上说得再好听,和艾滋病人密切接触,就算没有传播途径,我们能真正做到坦坦荡荡心无芥蒂吗?连乙肝都不能接受的民族,我们如何嘲笑日本人对艾滋的歧视?)松老师一个人抚育着女儿,女儿乖巧又听话,尽管这个家没有丈夫也没有父亲,但从她的语调里听得出来,母女俩生活得平静又幸福。
可是,这种幸福不久前被打碎了:松老师的女儿爱美死了作为一个观众,看到这里,我都不由得吃了一惊,不能不对这位坚强又不幸的母亲寄予深深的同情但更让人吃惊的是,听到老师的这个噩耗,所有同学,没有震惊,没有讶异,更没有慰问和安抚,一部分人仍然在干着自己的事,一部分人窃窃私语小声议论,还有几个人,忙不迭地给逃课的同学发送讯息:快回来,老师正在大爆料!(第二个震撼:唯有自己是珍贵的,冷漠的社会制造冷漠的心这是些什么样的孩子!他们的世界只有他们自己不要说是自己的老师,就是不认识的人遭遇这样的不幸,是不是也应该致哀一下表示关心?可是震惊之后,谁又能否认,我们自己在大部分时候,何尝不是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谈资和新闻?)松老师继续说:女儿是在学校的游泳池淹死的,已经被认定是失足落水造成的溺死但松老师自己调查过了,还有确凿的人证物证,可以确定:爱美的死不是意外,是谋杀!而且,凶手就在这个班里!教室里总算真的安静下来了,看来,什么话题都没有“同学就是杀人犯”来得更有吸引力松老师说凶手是两个人,暂定为a和ba是一个高智商的好学生,因为从小没有母亲,受到父亲和继母的冷落,在温顺聪明的外表下心理一直是扭曲畸态的,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受到别人的肯定,业余爱好除了搞些小发明,就是以虐猫虐狗欺凌弱势来发泄。
松老师早就发现了他异常的苗头,并将其报告给了学校,尽管没有人理会她,但她的行为还是招来了a的嫉恨b则是一个毫无主见头脑愚钝的孩子,各方面都相当平庸,他充当着a的跟班的角色,在这个事件里,自然也是帮凶起因是a发明了一个小玩意儿,类似电棍一类的,只不过功率更大,有瞬间致命的可能两个人不满足于在动物身上做实验,想找活生生的人当小白鼠精心遴选一番,发现爱美是个合适对象,既没有抵抗能力,又能够借此报复松老师可是实验过程出现偏差----爱美居然真的被电死了a居然不以为意,大模大样离开了现场,而b恐慌不已,为洗脱嫌疑,将爱美的尸体投入游泳池,制造了失足溺死的假相松老师经过锲而不舍的调查,慎重缜密的推理,终于了解了事情的真相a是父母都不在身边的孩子,她直接和a求证,a相当爽快地承认了,而且毫无悔意,好像他杀死的只是一只猫一只狗更离奇的是,a作案的动机,用松老师的话说,简直愚蠢又可笑:之前a寄予厚望的一次发明获奖的消息,被报纸上另一个未成年人“露西亚”案件抢占头条,没有达到他预期的轰动效果,所以需要搞出一个大动静,证明他不凡的存在第三个震撼:人犯罪的动机,究竟能够有多渺小?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的杀人、抢劫、栽赃、陷害......起因也许不过一个眼神一句闲话一个小小的贪念,可是,却往往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说到底,人,还是太爱自己,只有自己是人,只有自己有活着的权利,很多人并不会杀篇二:电影《告白》叙事逻辑分析电影《告白》叙事结构分析当伦理和正义分歧,你该选哪边?杀人者的与复仇者的心理演进,轮番敲击著我们内心的道德尺度一位中学女老师在校园游泳池内发现自己的四岁女儿意外溺毙,后来经她私下调查,原来是班上两位学生谋杀的,但杀人动机实在荒唐痛失爱女的老师辞职,不向警方申请重新调查,而在结业式那天向全班学生告白真相,并透露了她的复仇计划(在那两个学生的牛奶里掺了带有hiv病毒的血液),在学生们的心底种下恐惧的因子……作者利用《罪与罚》的反推理手法来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园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亲人、嫌疑犯学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学等主观视角分别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动机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许多重要问题,像是师生亲子关系如何有效沟通、校园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惩罚该如何拿捏、如何与疑似有问题的学生相处来预防犯罪、如何落实个别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规章是否该检讨等等,《告白》适切地用个人的自白故事点出当今教育出了问题的因果所在一、表层结构叙事学把叙述结构作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层面叙述结构有表层与深层之分结构主义叙事学视叙事为事件序列,由时间或因果原则所支配的“事件一小序列一大序列一故事”的横向组合层面,就是叙事的“表层结构”。
电影《告白》叙述顺序排列如下:1中学女老师森口悠子的4岁女儿在学校泳池里溺亡,森口通过调查得知是班上的两个学生合谋杀害了自己的女儿,然而因为学生还未成年不用承担法律刑事责任,森口并没有选择向警方翻案,而是在课堂上以自白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揭露了真相,并号称在那两个杀人学生的牛奶中加入了含有hiv病毒的血液之后辞职离开学校2新学期开始,两个参与谋杀的学生中,下村直树因为无法承受心理压力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闭门不出,心理状态开始不稳定,而另一名参与犯罪的学生渡边休哉则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来学校班级里来了一位新的班导师寺田良辉3新的学期在一种奇怪的氛围中展开,班级里除了班长北原其他的人都欺凌渡边休哉,而新上任的班导师坚持每个星期带着北原探望渡边直树4北原察觉到其实森口老师并没有在两人的牛奶中放入了hiv病毒,同时也察觉到了修哉所做的一切只是想引起从小抛弃他的母亲的注意,修哉有恋母倾向,两人不久之后走在了一起5下村直树的母亲下村优子一直在家中照料已经精神失常的下村直树,对于寺田良辉老师每个礼拜的拜访感到十分反感,多次强行将其赶出门外但是寺田良辉老师依然坚持每周前来探望6下村优子忍受不了寺田良辉每周的拜访给儿子和自己带来的精神压力,想将儿子杀死后自尽,但是反而被自己的儿子杀死,而寺田良辉每周的坚持拜访是森口悠子教导他这么做的,第一阶段的复仇成功。
7渡边休哉与北原起矛盾后将其杀死,同时他也计划在毕业式上引爆炸弹杀死自己和全校同学来引起母亲的注意,殊不知炸弹被森口悠子掉了包,修哉炸死了自己的目前,整个复仇的计划完成《告白》的7个叙述句构成了下列基本序列:1初始平衡(森口老师单身母亲的平淡生活);2平衡被破坏(渡边休哉与下村直树杀死森口的女儿);3为恢复平衡的努力(森口老师计划了详尽的复仇计划);4新的平衡建立(两个学生都亲手杀死了对自己最重要的人,复仇完成)由此可见,影片中的一切事情都是围绕“复仇”这一主题展开的这是电影《告白》的表层结构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为自己的罪恶付出代价但是,叙事学研究叙述结构,并不仅仅是对叙事序列做具细无遗的描述或图表,它要追问的是:“在对故事做出了具细无遗的描述或图表之后,我们究竟成就了什么?”叙事学的结构分析就是要寻找表层故事结构背后的深层结构这些深层结构是无时间性的;它们产生出人类行为的规则和规律,而正是这些规则和规律推动我们从开端向结尾运动二、深层结构“深层结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只有通过某种认知模式才可探知二元对立是产生意义的最基本的结构,也是叙事作品的最根本的深层结构而符号矩阵模式恰恰就是这种认知模式,它充分体现出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因此能够深刻地解读作品的深层含义,通过符号矩阵来探寻《告白》的深层结构。
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源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对立命题与矛盾命题的诠释预设一事物为x,那么它的对立一方就是反x;在此之外,还有与x矛盾但并不对立的第三方即非x同理,可以推出第四方即非反x,它同其他三方都不一样这样也就预设了一个完整的事件共有四种因素在起作用在电影《告白》中,森口悠子、渡边休哉和下村直树、北原和寺田良辉,他们的身份分别为复仇者、被复仇者、旁观者和推动者影片中,森口是一个复仇者的角色因家贫而选择当教师的森口悠子为师八年,兢兢业业,作为单身母亲的她任职于s校,时任初一、二班班主任期间,四岁女儿爱美在校游泳池溺水身亡警方将爱美之死视为意外,森口调查月余后发现爱女之死系班上两13岁男生渡边修哉、下村直树所为,但碍于学生未成年,无法深究其责任之后边制定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最后成功复仇下村直树原本是个在学校饱受欺凌,胆小、得不到认同的学生渡边休哉看上了这一点,于是故意接近他让他参与拿森口老师的女儿进行电击钱包实验的计划,在实验中森口老师的女儿只是被电晕并未死亡,而两人则误以为其已死怀有着杀人意的渡边告诉下村不必介意他会承担着杀人的罪名,扬长而去,而下村却因为被渡边这样的态度激起内心的愤怒,原本无杀人意的他将森口的女儿抛入泳池将其溺亡。
真相被揭露后由于害怕hiv病毒,从此闭门在家里不出,精神状态凌乱作为被复仇者,森口老师唆使寺田良辉老师每周前来看望他增大了下村直树的精神压力,最后在不堪重负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另一位被复仇者渡边休哉从小被母亲抛弃,得到母亲的认同与关注是他活着的唯一目的渡边天资聪颖,在机械上有很强的天赋,同时他的心理也因为长期的压抑而扭曲,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他不惜杀人在影片中他自私,冷酷,无情,孤傲,却又难以掩饰自己的寂寞与凄凉最后在森口老师的计划中炸死了自己的母亲北原作为旁观者,在全班都在欺凌渡边休哉的时候只有她一人不愿与其他人一起欺凌他,同时她也是第一个得知森口老师并没有将hiv病毒下到牛奶里的学生,同时她也是最了解渡边休哉的人在于渡边休哉感情关系的后期由于对修哉恋母情结的恶语而被修哉杀害,在情节上可以说是个悲剧的人物寺田良辉怎是全剧推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