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6****9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1.50KB
约129页
文档ID:48838953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1/129

第一单元:师生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师生”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前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虽然作者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诗引申的一个小故事,但从这篇课文里我们都能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另一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师生”间感情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回报老师的付出2、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3、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重点难点:通过语文的各项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与老师交流感情,使师生间情意进一步加深教学策略:课余时间多与不善于交流的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从而增进师生情感,利于课中的学习,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1、 《师恩难忘》 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要求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二、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了解课文大意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 “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 (简介“刘绍棠” ,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 、 “爱” 、 “益”是否可以?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第二课时一、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二、再读课文,赏析课文1.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4.过渡:作者对田老师的态度如何?5.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6.小结:田老师用心地教导学生,对“我”有巨大的影响,“我”深深地敬爱着这位老师7.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三、学写摘录笔记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摘录下来注意写清文章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以备查阅第三课时一、学生交流摘录情况,进行评议二、比较记忆字形,巩固识字恍 畔 杖 描光 伴 仗 瞄三、练习写生字 10 个板书设计:师恩 难忘 (刘绍棠)编故事 行礼让我入迷 感念让我开了窍 终生难忘师生情深2、 《孔子和学生》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要求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二、导入新课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 ,齐读课题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三、理解课文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四、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第二课时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三、拓展思考: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四、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2.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五、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第三课时一、复习巩固认词: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二、比较记忆字形裕 资 择 谨 慎浴 姿 泽 勤 真三、练习写生字 10 个《语文天地》第一课时一、自读短文《爸爸的老师》1.引疑:爸爸的老师是谁?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生读课文解疑3.引疑:“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他的老师,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呢?想象当时的情景4.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点5.全班汇报交流6.指名生读短文,评议朗读情况7.试着将短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二、综合学习活动:自制贺卡,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1.借用教师节到来的契机,让学生自制贺卡,并给老师写几句话2.制定活动计划3.动手实践,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提出建议4.办展报第二课时一、自读短文《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1.自读短文,边读边圈点2.全班交流:影响作者一生的老师是谁?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3.引导学生理解布鲁克斯先生与“我”的简朴交往渗透着他的良苦用心,从而给“我”以巨大影响4.将田老师与布鲁克斯先生相比较,他们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说说你对他们的看法5.读、背名言警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此句鼓励学生学习时不唯师是从,要积极思考二、口语表达:说说我们的老师1.过渡:古今中外,有许多老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向同学介绍一下他(她)吧!2.结合金钥匙内容进行此次说话训练,学习作重点发言人,要做好准备,向好先说什么,怎样说。

3.小组内进行说话训练,同学互相评议第三课时将口语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习作,题目自拟第二单元 明月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明月”为主,编排了两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记叙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体描写月亮,介绍月亮 《古诗二首》借月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明月的赞美散文《月迹》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回忆,充满童真童趣 《飞向月球》真实地再现了 1969 年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学生分析:学生对月亮有好奇感,在学文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2、通过多种形式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到月亮,并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3、自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的神秘面纱,激发对月球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奥秘,向宇宙进军的远大理想重点难点:1、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是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 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以读代讲,感悟诗句、文章内涵 1、 《古诗二首》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古诗《暮江吟》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2、我这还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可以站起来一起背课件演示:游子吟,早发白帝城,清明,望庐山瀑布——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看来这首古诗有一定难度;想继续试试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 ,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得《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 (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2、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评价:(指名 3 个学生)字音读准了,看得出你已经有所收获;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很高,个个读得好,还有谁想读?3、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

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4、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课件变红字“残阳、瑟瑟、可怜)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最爱动脑筋;产生问题能解决的孩子更了不起板书: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瑟瑟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这么多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不问?大胆提出你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吗?)5、残阳——夕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看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词6、就用这个方法来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波峰受光多呈现红色,波谷受光少呈现碧色你们看!(演示课件——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1-2 句)邀请学生来读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当)——多么美的夜景啊!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想想看, “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

你是结合第四句话读懂了“可怜”的意思)7、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诗句畅所欲言)(板书:江边残阳月夜美)8、的确!这般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带着你们的想象,谁能读出它的美?评价:(指名 3—4 个学生)最后一句读得回味悠长;他描绘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给你配上优美的音乐,想试试吗?我听出你对这幅美景的喜爱——边读边想象画面是个好方法;因为你能读懂,所以读出韵味来了9、如今诗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谓物是人非欣赏着江边美景,我们也来当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阳美景让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诗一首……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古诗《鸟鸣涧》 )一、过渡语: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 (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1、 “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学习了这首诗,你会有更多的了解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采用怎样的方法学习《暮江吟》的?(板书:读通——读懂——想象——背诵)我们一起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鸟鸣涧》 ,待会儿我们进行“古诗挑战赛” 。

二、现在,我由你们的学习伙伴变成了这场古诗挑战赛的主持人哪个小组做好准备了?你们选择几星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