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s****6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5.34MB
约53页
文档ID:334871851

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单元复习 第二章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表形态的塑造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02 02 体系构建体系构建04 04 专题突破专题突破目录 01 01 考情速递考情速递03 03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05 05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01 考情速递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情速递要点选考要求考察角度真题考情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理解1.地质构造过程分析2.外力作用下地貌形成过程分析3.河流地貌形成过程分析4.人类活动与地貌的关系2022全国乙卷,372022广东卷,3-4,172021河北地理卷2021.6浙江地理卷2021辽宁卷2021湖南地理卷2021广东卷2020全国卷,782020全国卷,372020全国卷,372020天津地理卷,45板块构造学说和全球构造地貌 应用内力作用与地貌应用外力作用与地貌应用河流地貌的发育应用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应用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02 体系构建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思维导图河流河流地貌地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03 知识梳理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知识梳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内力作用与地貌2.外力作用与地貌3.岩石圈物质循环构造地貌4.褶皱5.断层6.板块构造学说与全球构造7.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河流地貌的发育8.河谷的发育9.河流冲积平原的形成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1.内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内力作用的主要类型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东非大裂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的形成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青海湖等典型的隆起地形:庐山、泰山、华山等典型的块状山地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表现形式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火山地貌岩浆流出地表经冷却形成熔岩高原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等1.1.内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与地貌(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1.内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与地貌(2)褶皱构造与地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1.内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与地貌(2)断层构造与地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背斜、向斜的判断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易错点拨易错点拨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2.断层的判断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易错点拨易错点拨AB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2.2.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地貌实例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生物作用下,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物不直接塑造地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2.2.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地貌实例侵蚀作用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雅丹地貌流水侵蚀 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湿润、半湿润地区长江三峡、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溶蚀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可溶性岩石,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挪威的峡湾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分布地区地貌实例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碛湖、冰碛平原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东欧平原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质量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质量小的物质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恒河三角洲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流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沙丘、黄土高原海浪沉积形成沙滩等滨海地区海滩2.2.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易错点拨易错点拨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的区别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的区别 风化作用不是风力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风化作用不是风力作用。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3.3.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3.3.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2)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在内力和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其过程可归纳为如下模式图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4.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貌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貌(1)板块的划分 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4.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貌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貌(2)板块边界与地貌 板块相对运动 张裂 碰撞大陆板块大洋板块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形成地貌裂谷带大洋中脊褶皱山系海沟、海岸山、岛弧链实例东 非 大 裂谷、红海、大西洋大西洋中脊、太平洋中脊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安第斯山、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落基山、日本群岛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5.5.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发育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特点初期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狭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中期向两侧的侵蚀作用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展宽后期侵蚀作用减弱,堆积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5.5.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的发育(2)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的形成 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分布山前河流中下游河口地区形成机制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变得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能力降低泥沙等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已废弃河漫滩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小+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堆积物不断向海洋一侧延伸形成三角洲平原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5.5.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的发育(2)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的形成 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地势平坦、宽广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图示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6.6.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影响一般原则原因实例方式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山地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线路走向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形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工程施工要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成昆铁路沿地形走势曲折伸展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新疆的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6.6.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6.6.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地区聚落分布原因分析聚落形态山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土壤,适宜聚落发展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平原聚落分布最密集区,尤其是沿河、沿海地区,常形成规模很大的聚落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更适宜聚落发展团块状高原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多呈条带状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6.6.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共同点: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

不同点:洪积冲积平原既不旱,也不涝,为农业高产区;河漫滩平原旱涝较为严重,粮食产量不稳定;三角洲地区易出现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04 专题突破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1.河谷的发育河谷的发育 (1)河谷的发育过程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由沟谷发育而成当沟谷深切至地下并获取稳定的补给水源时,沟谷就成了河谷河谷的发育过程和特征如图所示: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1.河谷的发育河谷的发育(2)河谷在不同河段的表现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复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2.2.河流的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河流的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1)河流的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的两种情况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来解释北半球河道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河道左岸侵蚀,右岸堆积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需考虑南北半球)其成因解释如下: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