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听 快速波尔卡1.docx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53KB
约6页
文档ID:535692382
听 快速波尔卡1.docx_第1页
1/6

【课题】《快速波尔卡》【教材】上海音乐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唱游》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 “开心童年”第八课【执教】嘉定区德富路小学 张馨月【课型】音乐欣赏课【日期】2016年 月 日【班级】一( )班【教学内容】(1)复习儿歌表演《同唱一首歌》(2)欣赏乐曲《快速波尔卡》【教材分析】乐曲《快速波尔卡》选自小学《唱游》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第八课,本学习单元围绕“开心童年”展开教学,本课是此单元的第五课时,属音乐欣赏课,它包含两个教学内容:复习儿歌表演《同唱一首歌》、欣赏乐曲《快速波尔卡》《快速波尔卡》是小学阶段第一首关于波尔卡体裁的乐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爱德华·施特劳斯为庆祝一家铁路公司通车典礼而创作的的管弦乐作品该乐曲降B大调,2/4拍,快板全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A段主题,跳跃的曲调和倚音形成的跳进音程明朗欢快,仿佛人们乘坐火车时愉快地哼唱着波尔卡旋律;第二部分B段主题,跳跃性很强,象征着火车在加速行驶中;第三部再现A段主题,简洁明快的旋律结束乐曲音乐通过由慢到快、由弱到强及旋律的起伏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对蒸汽机车启动、加速、行进、到站做了细致的描绘,同时也形象的表现了乐曲欢快的情绪。

学情分析】(1)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喜欢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在本课的设计时,我紧密结合了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能力和他们的生活实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模仿性和表演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火车的探究欲2)从学生生源上看,德富路小学本地学生与外来务工子女比例对半目前,经过一学期的音乐学习后,学生们模仿力、表现力强能够用欢快、活泼等语言区别几种典型的音乐情绪能够跟着琴声、乐声模唱主题旋律能够听辨力度、音高、节奏的变化,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听到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是学生对较大作品的感受体验的经验不够,不能够听辨音乐的体裁与乐曲结构3)本年级学生的聆听习惯有待提高,部分男生缺乏长时间聆听音乐的习惯因此每班级设坐,有意将男女生按比例分成四组,让聆听音乐习惯较好的同学和较好动的同学坐在一起,有助于同伴间的相互聆听和共同学习本年级大部分学生很喜欢律动表演,个别女生表现力较强,可以在律动表演时起示范作用基于以上学情,本课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教学中需要开展小组合作、教师个别指导等多种教学手段,合理、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另外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两点:一要针对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给予不同能力的学生以合适的学习要求,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分层学习,促使学生在体验学习中感受到成功。

二是在欣赏乐曲的基础上,注重创造力能力培养和交流与评价的能力培养教学三维目标】1.欣赏乐曲《快速波尔卡》,感受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火车飞奔的音乐形象和场景;愿意与小伙伴合作参与聆听和表演,分享音乐学习的快乐2. 在演唱、欣赏的音乐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律动、打击乐伴奏、情景表演等多种方法,体验表现音乐的形象和场景3. 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能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合的节奏,结合律动演奏的方式表现音乐;能模仿教师,正确表现音乐中的要素及其变化教学重点】能够运用综合的音乐实践方式,表现火车飞奔的音乐形象教学难点】能够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组合节奏,准确表现音乐要素的变化及其所表现的场景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同唱一首歌》(一)齐唱(二)教师指导(三)完整演唱说明:1.学习要点:跟随钢琴表演唱《同唱一首歌》,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回顾音乐的节奏、情绪以及演唱方式2.策略与意图:本环节用已学歌曲进行表演唱,让学生在复习中,回顾应掌握的音乐要素,并再次感受音乐热闹欢快的气氛;师生合作,用钢琴引导,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表演唱再现,在音乐情境中激发学生对形象的感知力以及对音乐的好奇心,为后面欣赏乐曲做铺垫。

二.新授《快速波尔卡》(一)感受与体验1.聆听引子部分关键设问:模仿了什么交通工具?2.完整聆听,并交流关键设问1:情绪和速度是怎样?让你联想到怎样的情景? 关键设问2:为音乐取个名字;说明:1.学习要点:安静、专注聆听;关注音乐,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快的情绪;了解作曲家以及乐曲背景;2.策略与意图:本环节有意识让学生先关注音乐的引子部分“火车声”来展开想象;再完整欣赏全曲,通过安静聆听、老师引导关注感知想象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对音乐作品有初步的感受,对乐曲的结构有初步认识,也为后面分段欣赏作铺垫3.教师介绍作品背景(二)欣赏乐曲第一部分1.初步聆听第一部分,并交流关键设问1:音乐的力度有变化吗?关键设问2:心情有什么变化?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教师示范,学生关注动作变化3.再听,模仿老师开火车4.学生集体表现5.展示交流,指导改进(1)部分学生交流表演(2)点评与指导改进 (3)学生集体表现第一部分6.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加入脚步动作开火车(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2)学生交流指导改进7.听音乐开火车说明:1.学习要点:在想象“火车出发”这一场景中,感受音乐力度的变化;能准确在力度变化处运用不同的动作来“开火车”。

2.策略与意图:本环节突出“听动结合”,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音乐所描绘的画面,通过教师示范、模仿、体验,很好的在音乐里感受到小火车的形象此教学过程采用了层层深入法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型以及音的强弱的变化三)欣赏乐曲第二部分1.完整聆听第二部分,并交流关键设问1:旋律的音高起伏有怎样的特点? 难点预设:不能回答出来解决对策:是起伏很大的还是较平稳的?2.模仿教师开火车,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3.师生交流关键设问1:你的心情怎样?关键设问2:想像到怎样的画面?4.学生即兴造型表现开火车5.根据图形谱提示,聆听并律动表现6.学生用小乐器为乐曲伴奏(1)教师示范用小乐器伴奏 (2)师生交流,明确伴奏节奏难点预设:学生回答错误解决对策:语言提示,想一想,我们走的节奏是怎样?几分音符?/跑的节奏呢?(3)学生尝试双手分工合作,用拍凳子鼓和摇动小沙球的方式演奏7.学生自选方式(小乐器或动作)合作表现说明:1. 学习要点:即兴在“图形谱”的引导下随音乐起伏“开火车”;能选择合适的小乐器跟上音乐的速度与节拍为音乐伴奏2. 策略与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谱的乐曲走向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并带着想象来“开火车”,感受火车飞奔时快乐的情绪;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第二部分伴奏,参与方式是合奏。

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还说用不同的乐器参与合奏难点通过图谱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演奏,降低了演奏难度同时也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充分参与到音乐中来,体会合作和演奏的快乐四)欣赏乐曲第三部分1.聆听第三部分,并交流关键设问:跟前面哪段音乐相似? 2.师生合作情景表演(1)出示图片,明确角色(2)明确表演要求 ①出示图片,明确动作要求 ②小组分工,确定表演地点 ③讲解路线(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4)师生表演(5)评价交流说明:1.学习要点:这一环节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在模拟情境中感受小火车飞奔的快乐情绪;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有秩序有节奏的在音乐中进行表演2.策略与意图: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第三部分音乐中火车奔跑行进的形象,同时每个同学都是课堂的小主人,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进行表演,体验小火车的奔跑的速度和愉快的心情6)再次表演(五)课堂小结表演唱教师指导齐唱复习导入完整聆听完整欣赏新授课堂小结第三部分再次表演评价交流师生合作情景表演第二部分聆听第三部分,找相似乐段自选方式合作演绎双手分工合作演奏选择乐器伴奏教师乐器伴奏生关注节奏型生即兴律动“开火车”随“图形谱”开火车感受旋律起伏特点完整展示第一部分学生模仿教师指导(手脚合作)评价交流学生模仿全体学生部分学生第一部分教师示范(手部动作)想象情景感受力度介绍背景想象情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