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校本课程北京中轴线.doc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3.50KB
约7页
文档ID:537589923
校本课程北京中轴线.doc_第1页
1/7

北京的中轴线一、北京的历史沿革·蓟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朝今后,封尧的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一种说法说周从前就有燕国),今后燕吞并蓟,以蓟城为国都战国时代,秦国灭燕国此后,设置蓟县,故址就在此刻的北京城·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管辖范围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燕都因古时为燕国国都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听闻是因周边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今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管辖范围在今天的北京一带·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取销燕京今后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甚至一些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命名也多用这两个字·南京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国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陷燕京宋、金讲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故燕京又称燕山·中都北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国南侵,占有宋的燕山府。

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国迁都燕京,改称中都,管辖范围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大兴金国在将燕京改为中都的同时,设大兴府,管辖范围在今天的北京东南部,包括今东城区、崇文区、旭日区及大兴区的东部·多数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多数,俗称元多数,此刻还有元多数原址公园·汗八里元时蒙祖先称多数为汗八里,蒙语的意思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处所以元代定都北京后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他著的游记中就称多数(北京)为汗八里·北平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代后,为了记录平定北方的伟绩,将元多数改称北平·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获取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迁都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到此刻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宛平这是老北京人对北京的泛称,其实不正确,明清的宛平县治区可是今天北京的一部分,大体方向是此刻的北京西南部,包括今西城区、宣武区、海淀区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和大兴区的西部·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多数地区,民国十七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北平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至解放,均名北平抗战中,日军占有后曾一度改北平为北京,后取销北京历史上除了用过上述名称外,还有秦汉之时,北京曾是广阳郡的治所;隋大业年间,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宝年间,曾是范阳郡的治所;辽代时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时,曾是顺天府的治所,于是广阳、涿郡、范阳、析津温顺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别称二、北京城中轴线的变迁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重申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相同城市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侧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边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北京因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最灿烂的城市之一北京比较明确的中轴线起于金代,一条御道贯穿外城的丰宜门、皇城的宣阳门和宫城的应天门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地址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高出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直抵外城正中丽正门到了明朝,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搬动了150米,最后形成此刻的格局三、明清北京中轴线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优异的城市设计模范之一。

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球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序次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照的;气概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直终归的规模”除西直门以北城墙的一角外,明清北京城基本按元代的中轴线对称(从卫星地图上看北京故宫可以明显发现其西斜),但北部偏斜的中轴线被更正过来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建筑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箭楼(1957年拆掉)、永定门城楼(1957年拆掉,2005年重建)、天桥(1934年拆掉)、正阳桥坊(五牌楼)、正阳门(前门)箭楼,正阳门城楼、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1954年拆掉)、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北上门(1956年拆掉)、景庙门、绮望楼、万春亭、寿皇门、寿皇殿、地安门(1954年拆掉)、万宁桥、鼓楼和钟楼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就有天坛─先农坛、东便门─西便门、崇文门─宣武门、太庙─社稷坛、东三座门─西三座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华门─西华门、东直门─西直门、平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中国出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从前说:北京的独有的壮美序次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故宫的建筑多数东西对称太和殿等主要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上人们在后门桥的河泥裡发现了石老鼠(地支子鼠),在前门周边的河里发现了石马(地支午马),听闻这是北京中轴线(子午线)的标志物假如岁月倒退到清朝,也许明朝,那时候没有此刻这种方便的交通人们最多就是骑马,坐轿子当一个人外处人陆路进北京,迎接他的第一个视点就是永定门,永定门有城楼和箭楼,是一个城,它先给人一种感觉:要进城了进了永定门此后,诚然进城了,但看到的是一条特别广阔的马路当年的永定门,东边是天坛,西边是先农坛,中轴线开始就给人感觉中轴明显,两边对称,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建筑当年在坛外边不像此刻似的盖满了商店,两边是特别宽松的从永定门走进此后,遇到的第一个视点是天桥,大家知道此刻北京有个天桥,可是天桥大家都没见过这个桥当时,天桥是个罗锅桥,听闻站在天桥南边看不见前门,站在天桥北边看不见永定门,让人进城此后迎接一个小小的高潮;从这个高潮走下来此后,迎面会看到一个特别繁华的街市,而且正对着是雄伟的北京的前门,明朝管它叫正阳门过了天桥,而且两边环境不一样样了,不再是那种寂静的,种满树木的那种坛庙,而是长长的一个街市,此刻的前门也没有古代的宽。

据考古工作者讲,这个前门大街当时是很宽的,没有马路,是土路,可是它很宽,在路的两侧是商店,像珠市口,像前门大街,让人感觉喧杂了,确实和农村不一样样了,就要进城了而且前面迎面的是什么呢?是高大的前门城楼,这个前门城楼迎面看到的是什么呢?一对大石狮子,在石狮子前面还有一牌楼,那时候老北京叫五牌楼老北京见面会问:到哪去?答:到五牌楼在老北京的时候,每个城墙前面都有一个牌楼,一般的城墙牌楼是三开间,只有前门前面是五牌楼,此刻前门前面恢复一牌楼,那是假的,为了通车方便,原来是落地式的,过了牌楼才能看到三座大石桥,石桥过去你看到的是大石狮子,特其余雄伟,进了前门,先建的是叫箭楼,此刻的前门有箭楼和城楼,打仗的时候这个箭楼啊,上面穿满了箭孔,那是准备射箭的打仗的,背后,进了箭楼此后才看到前门的城楼,从城楼穿过去此后当时就在前门和此刻毛主席纪念堂中间有一个方块的街叫棋盘街,方方整整,这个棋盘街就形成了皇城的前面一片小广场,就在中轴线上有路有城楼,有广场,内涵特别丰富到了这个小广场此后你再往前看,不一样样了前面就是皇城从永定门经过天桥到前门形成了一个高潮,感觉进城了,可是这个高潮不退,马上迎面来的是皇城,是一排金灿灿的宫殿。

领头的是刚刚讲到的就是大清门,民国后改叫中华门,明朝才建的叫大明门,穿过这个门是天安门,尔后是端门,午门,太和门,尔后才能看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故宫三大殿,后边还有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尔后是故宫御花园这一线当爬到景山上才能感觉到北京是帝都啊,那是皇上住的地方,从景山上往下一看,看不见殿,只看到一片金灿灿的屋脊,就像我们奏一首音乐到达了巅峰,就像我们欣赏了一张画到达了汴桥那个地方,那么欣赏北京的古建筑到这点儿到达了高峰从故宫的这些大殿的金灿灿的大殿走下去此后,出神武门让你缓冲一下,尔后又给你提高了,上了景山的万春亭,这是全城制高点,全北京城的制高点,让你感觉像音符又上来了,上来此后跟着又下来了,景山后边此刻我们叫景山少年宫,当年叫寿皇殿,也是一大殿这个大殿接着万春亭让你能滑下来,尔后出了景山此后,又一座门,皇城后门,刚刚说前门是大明门,后边是地安门,过了地安门此后,有一座叫后门桥,在老北京住的都知道,过了地安门再往前走是后门桥,后门桥和天桥的建制是类似的,过了后门桥此后,会让人又有一个小起伏,是高大的鼓楼,这个鼓楼仅次于前门楼,特别雄伟过了鼓楼此后100米又一个楼--钟楼,钟楼瘦一点像我们古代的一方印,咔的刻在那处。

我们此次的奥运会的会徽用一方印来表示,特别坚固地扣在那个地方上,就像一首音乐起伏,起伏,到钟楼这儿收住了,那么留下的是什么呢?我们看一下,前面是鼓楼,后边是钟楼,那么在钟楼和鼓楼的周围是什么呢?是一片四合院,中轴的乐章到鼓楼到钟楼,钟楼就像一个有力的音符结束了,可是它留给人们的是无量的联想,使中轴乐章消失在这些民居中间四、新中国北京中轴线的发展1. 改造天安门广场1949年开国大典上使用的旗杆即在中轴线上1952年,北京拆掉了长安左门、长安右门,1954年,北京拆掉了中华门,使得天安门广场扩大到此刻的规模广场中央建筑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则是基本对称的人民大礼堂(西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东侧)(原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及中国历史博物馆)1976年毛泽东逝世此后,在原中华门的地址建筑了毛主席纪念堂2. 中轴线北延北京申办1990年亚运会成功此后,为了连接城市中心和亚运村,北京在二环路钟鼓楼桥引出鼓楼外大街,向北至三环后更名为北辰路,这条路成为北京中轴线的延伸西边建筑了中华民族园,东边则是奥体中心3. 奥林匹克公园北京申奥成功后,中轴线再次向北延伸,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轴线东边建筑了国家体育场“鸟巢”,西边则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这两个建筑一圆一方,表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思想再向北,穿过奥林匹克公园,到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该公园中间的仰山、奥海均在中轴线上五、北京中轴线的故事1.外国使臣进京城传说在大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外国的使者要到北京来朝见皇上在古代中国,朝见皇上要下跪可是这位外国使节表示不想给中国的皇帝下跪于是,中国清朝的官员采用了一个礼宾仪式的安排,让这个外国使节从前门走进北京这个皇城使节从前门走进皇城此后,迎面看到的是清朝时候存在的第一道大门,大清门,也就是此刻就是在毛主席纪念堂的这个地址使节走进皇城此后发现周围的环境不一样样了因为他刚进到北京城的时候,发现北京城是一个灰墙灰瓦,街巷整齐的城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