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照护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 健康照护师1.2 职业编码4-14-01-02 1.3 职业定义运用基本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在家庭、医院、社区等场所,为照护对象提供健康照护及生活照料的人员1.4 职业技能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1.5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1.6 职业能力特征身体健康,心智健全,具有一定的观察、学习、理解、判断和计算能力,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色觉、听觉正常,四肢灵活、动作协调 1.7 普通受教育程度初中毕业(或相当文化程度)1.8 培训参考学时五级/初级工不少于480标准学时;四级/中级工不少于170标准学时;三级/高级工120标准学时、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均不少于100标准学时1.9职业技能鉴定要求1.9.1 申报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①工作1年(含)以上2)经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经本职业四级/中级工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① 相关职业:养老护理员、育婴员、医疗护理员、康复技师及家政服务员等,下同② 相关专业:护理学、妇幼保健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学、助产学、健康管理等,下同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经本职业三级/高级工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3)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级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4)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技师:(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经本职业二级/技师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3)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预备技师证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一级/高级技师:(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经本职业一级/高级技师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1.9.2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及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该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和现场口述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答辩等方式进行评议和审查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此外,各等级晋升还需参考用户评价1.9.3监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15,每个考场不少于2名监考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3,且考评人员为3人(含)以上单数;综合评审委员为3人(含)以上单数1.9.4 鉴定时间各等级的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min,技能考核时间不少于60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min1.9.5鉴定场所设备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考核应配备健康照护实操考核标准的场地和用具室内整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设施设备齐全2.基本要求2.1 职业道德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1.2 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规范操作,文明慎独3)尊老爱幼,身心照护4)保护隐私,理解尊重5)和谐相处,热情服务2.2 基础知识2.2.1 医学基础知识(1)人体结构知识2)生理卫生知识3)常用药物服用知识4)血液、尿液、粪便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5)养生保健知识6)活动与康复知识2.2.2护理基础知识(1)环境与健康知识2)安全与防护知识3)人体营养需求知识4)人的基本需要与自我照护知识5)心理照护与人文关怀知识2.2.3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合同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知识4)《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护法》相关知识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 (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知识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知识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相关知识3.工作要求本标准对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3.1五级/初级工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要求1.生活照护1.1清洁照护 1.1.1能清洁、整理居住环境1.1.2能做晨、晚间照护1.1.3能为照护对象、沐浴、擦浴和会阴清洁1.1.4能为照护对象摘戴活动性义齿,并清洁保养1.1.5能为照护对象进行便后清洁、更换尿布或纸尿裤1.1.6能为自理能力缺乏者更换、清洗及熨烫衣服1.1.1.吸尘器、洗衣机、室内温湿度计、加湿器、抽湿机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1.2晨、晚间照护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1.1.3淋浴、盆浴、床上擦浴、会阴清洁方法及注意事项1.1.4义齿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1.1.5排便后清洁、更换尿布或纸尿裤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1.6穿脱衣服方法及注意事项,清洗、熨烫衣服方法1.2饮食照护1.2.1能制作日常膳食1.2.2能协助照护对象进食1.2.3能识别变质、过期食品1.2.4能为婴幼儿冲调奶粉、加热母乳1.2.5能为婴幼儿制作辅食1.2.1人体所需营养素种类,膳食搭配原则,日常膳食烹调方法及注意事项1.2.2 进食前、中、后照护方法及注意事项1.2.3食品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1.2.4婴幼儿人工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1.2.5婴幼儿辅食种类、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3排泄照护1.3.1能协助排尿、排便1.3.2能发现异常尿液、粪便并报告1.3.3能为照护对象留取及送检尿、便标本1.3.4能发现便秘和尿潴留并报告1.3.1协助排尿、排便方法及注意事项1.3.2正常尿液及粪便的颜色、性状、量,异常尿液、粪便的观察1.3.3尿液及粪便常规标本采集方法、送检要求及注意事项1.3.4便秘与尿潴留概念及症状1.4睡眠照护1.4.1能为照护对象布置睡眠环境1.4.2能发现照护对象睡眠异常并报告1.4.1睡眠环境布置方法及要求1.4.2常见影响睡眠因素,睡眠异常表现2.基础照护2.1基本技术应用2.1.1能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1.2能使用血糖仪测量血糖2.1.3能协助照护对象口服用药2.1.4能为照护对象滴眼、耳、鼻用药2.1.5能为照护对象使用栓剂2.1.6能为照护对象煎煮中药2.1.7能发现照护对象受压部位皮肤变化并报告2.1.8能指导孕妇监测胎动2.1.9能协助产妇母乳喂养2.1.10能预防和发现婴幼儿臀红2.1.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2.1.2血糖仪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1.3口服药物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1.4眼、耳、鼻外用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1.5栓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1.6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及服用注意事项2.1.7压力性损伤概念、表现、预防及照护措施2.1.8胎动记数方法及注意事项2.1.9母乳喂养益处、促进方法及喂养技巧2.1.10婴幼儿臀红表现、预防及照护措施2.2感染防护2.2.1能使用防护用品为照护对象进行防护2.2.2能进行手卫生2.2.3能使用煮沸、日晒物理消毒方法进行消毒2.2.4 能使用浸泡、擦拭化学消毒方法进行消毒2.2.1口罩、帽子、手套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2.2手卫生时机、方法及注意事项2.2.3 煮沸、日晒等物理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2.2.4浸泡、擦拭等化学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2.3安全防护2.3.1能预防及应急处置失火、煤气泄漏、触电等意外事故2.3.2能提供预防跌倒、坠床、碰伤照护措施2.3.3能提供预防烧、烫伤照护措施2.3.1安全用电、用气、用火方法,意外事件应急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2.3.2跌倒、坠床、碰伤预防方法及照护措施2.3.3烧、烫伤局部表现、预防方法及应急处置3.健康问题照护3.1常见症状照护3.1.1能为发热者使用冰袋、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3.1.2能为呕吐者提供照护3.1.3能发现皮肤过敏、出血现象并报告3.1.1常见热型、发热程度划分,物理降温方法及注意事项3.1.2呕吐物观察内容:颜色、性质和量,防窒息体位摆放及照护措施3.1.3皮肤过敏、出血现象的发生原因与表现3.2急症照护3.2.1能为呼吸困难者提供应急照护3.2.2能对心脏骤停者做徒手心肺复苏并呼救3.2.3能为扭伤、挫伤者应用冷热疗法3.2.4能为局部轻度外伤者止血、包扎3.2.1呼吸困难类型、常见原因及照护方法3.2.2心肺复苏时机、方法、注意事项及有效指征3.2.3冷热疗法作用、时机、方法及注意事项3.2.4局部止血、包扎方法及注意事项4.活动与康复4.1辅助活动4.1.1能协助照护对象进行肢体主动与被动活动4.1.2能为照护对象翻身、更换卧位4.1.3能选择及指导使用轮椅、助行器协助移动4.1.4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