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工艺学》结课作业1 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的种类包括?论述生物制品的发 展历史〔不少于 1000 字〕答:〔1〕概念: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2) 种类:依据其组成及用途可分为预防制品、治疗制品和诊断制品;(3) 历史:生物制品是伴随着生物技术的进展而进展的,同时又与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根底理论的进展密不行分预防天花的痘苗是最早进展起来的生物制品人为方法预防天花的最早记载是我国的宋代1796 年,英国医生 Jenner Edward 第一次用牛痘苗接种人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今种植牛痘的技术传遍了欧洲,后又传到北美洲和亚洲19 世纪中叶随着微生物学的蓬勃进展,人们相继生疏了各种病源微生物1876 年,德国人 Robert Koch 首先制造了细菌分别培育法,从今间续觉察了各种致病细菌1889 年,首次觉察人畜共患的口蹄疫这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久,引起脊髓灰质炎、麻疹、天花和黄热病的病毒也相继被觉察人们在觉察和生疏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在试图承受各种手段来把握这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其中疫苗的争辩和制造是这一领域中最精彩的奉献,而在疫苗研制领域奉献最突出的当属法国人 Pasteur,他先后制造了减毒的鸡霍乱疫苗、减毒的畜炭疽疫苗和减毒的狂犬病,从今人工减毒活疫苗的争辩不断进展,迄今不衰。
但是在研制减毒活疫苗的过程中人们觉察,有些微生物的毒力不易减弱,或毒力减弱后失去了免疫原性,或减弱后有毒性恢复的危急,因此不得不另想方法1886 年 Salmon Smith 觉察加热杀死的强度猪霍乱杆菌仍有很好的免疫原性,随后数以、霍乱、伤寒、百日咳等死菌疫苗相继问世到 19 世纪末,已经能够在分别到的病原病菌不久就研制出相应的死疫苗并用于临床预防感染有的细菌如白喉和破伤风等的致病因子不在菌体本身,而在于细菌所产生的毒素毒素虽然是很好的抗原,但因其毒性太强,不能注射人体,1923 年,法国人 Ramon 用甲醛解毒的方法,吧白喉和破伤风等毒素变成无毒而有免疫原性的类毒素1948~1950 年 Enders 等人用胚胎非神经组织培育脊髓灰质炎病毒获得成功,随后细胞培育病毒技术得到飞速进展,病毒学突飞猛进,培育出多种病毒,病毒性疫苗也不断诞生,如麻疹减毒活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等,极大提高了人类抵抗传染病的力气1890 年,Behring 和 Kitasato 用经过三氯化碘减毒处理的白喉及破伤风毒素免疫动物获得成功,此后,Behring 又觉察在经免疫的动物血清中含有免疫物质,如把这种免疫血清移注给正常动物,也能使后者获得对相应疾病的抵抗力, 从而制造了“血清疗法”。
免疫血清中的这种免疫物质就是免疫球蛋白血液制剂就是在输血的根底上进展起来的在 20 世纪 30 年月就已消灭了冻干人血浆制品在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充分利用血液中的各种有用成分, 开头争辩血浆蛋白的分别1943~1945 年,先后从人血浆中提制成功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海绵等制品供临床使用随着低温乙醇法分别血浆蛋白组分工艺的日趋成熟和蛋白质分别技术的不断革,目前异能从正常人血浆中之辈10 多种常用血浆蛋白制品,可分别提纯 100 多种血浆蛋白对细胞因子的争辩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进展、丰富起来的细胞因子的争辩主要经受了三个时期:细胞生物学时期、蛋白质化学时期和分子生物学时期细胞生物学时期重点争辩各类细胞因子的诱生、检测及其生物学活性,建立分泌细胞因子的传代细胞系及 T-T 细胞杂交瘤等由于早先争辩的是淋巴细胞产生的几种因子,所以知道 1969 年,还把党史争辩的细胞因子都命名为“淋巴因子”最早的争辩可追溯到 20 世纪初法国教授 Carnot 人为存在一种能调控红衣包生成的“学循环物质”气候,从20 世纪 50 年月中期直至 90 年月,各国科学家先后觉察了干扰素、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及转移因子等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宾红玉 70 年月末期间续对各种细胞因子做了科学的命名。
在蛋白质化学时期,争辩者们利用 20 世纪 70 年月渐渐进展起来的蛋白质化学技术〔如超滤、层析、电泳、蛋白测序等〕,几种与细胞因子的分别、纯化、鉴定及理化特性分析分子生物学时期争辩各类细胞因子的分子克隆,基因构造及表达、调控等基因工程产物即充分细胞因子为其主要争辩内容,单签生物制品领域中所涉及的干扰素、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十多种细胞因子制剂中,绝大局部是基因重组产品诊断试剂的进展萌芽于 19 世纪末,1895 年就已制造出可用于治疗和诊断的抗炭疽菌血清其后诊断细菌用的试剂随着细菌培育基的改进而得到快速进展每当分理处某种病原菌,即有相应的诊断血清诞生至 20 试世纪 30 年月,细菌诊断血清日臻完善病毒学诊断试剂的进展稍滞后于细菌诊断试剂而免疫学诊断试剂的进展更晚但全部类型的试剂都同细菌学诊断试剂一样,随着该学科的进展而不断改进和进展今年来,生物技术在型生物药剂与生物制品开发中的应用,取得了颇有成效的进步,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是生物技术药物品种不断增多生物制品的进展史从一个侧面呈现了生物科学技术和相关学科进展史的进展,随着高生物技术和相关学科的进步,将会不断被涌现出种类更多、质量更高、临床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类疾病效果更好的型生物制品。
2 论述生物制品的质量治理体系答:一、GMP 概况GMP 即“药品生产质量治理标准”〔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 GMP〕,是用可足额、合理、标准化的条件和方法来把握药品生产的全过程,间过失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套治理制度生物制品属于药品,其生产和质量治理也应遵循 GMP 要求GMP 最初是由美国坦普尔大学的 6 名教授编写制定的,1963 年美国国会第一次将其作为法令公布,并在美国食品药品治理局〔FDA〕实施经过几年的时间, GMP 在药品生产和质量保证中的乐观作用渐渐被各国政府所认可1967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收载入《国际药典》附录1969 年,WHO 在 22 届世界卫生大会上,WHO 再次推举 GMP,并确定为 WHO 法规GMP 依据其适用范围可分为三类:①国际性的 GMP②国家性质的 GMP③ 行业性的 GMP二、GMP 的根本内容不同国家和组织公布的 GMP 在具体条款上有差异,但根本内容是一样的,都涉及以下三个方面:①人员;②硬件,即药品生产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原材料等;③软件,即组织、制度、工艺、操作、卫生标准、记录、教育等治理规定。
三、GMP 的作用和特点①GMP 的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政府药政治理部门从治理角度动身,把GMP 看成是政府对制药厂提出的最低要求,并作为药品质量监视员检查药厂和药品质量的一句;对制药单位来说,应把 GMP 视为本厂所必需具备的技术水平,即生产治理、质量治理和质量检测应到达的必需水平②GMP 是依据通用的原则性规定,针对本国全部药厂而制定的各药厂应按GMP 要求,制定更具体的实施条例③GMP 是为了防患于未然④GMP 强调有效性的事实⑤在治理系统上, GMP 要求有生产治理部门和质量监管部门两权分立的特点,在组织上两者的地位时平行的,在生疏上两部门的负责人不能相互兼任⑥GMP 强调人员素养、卫生要求、无菌要求、核对制度以及质量监视检查制度四、实施 GMP 的意义GMP 是人类在药品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吸取阅历教训而总结出来的,被人们认识、承受以后,又反过来指导药品生产现在,GMP 已成为药品生产和质量治理的根本准则尤其是我国已经参与WTO,推行实施GMO 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① 实施 GMP 是我国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②实施 GMP 是企业及其产品增加竞争力的重要保证③实施 GMP,才能是药品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才能保障人民安全用药, 这是企业对人民的安全与安康高度负责精神的具体表达。
3 生物安全试验室的安全级别分为几个等级?每个等级试验室 的安全防护概况?生物安全试验室的分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安康成人、动植物致病一级的致病因子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急的致病因子,二级三级四级对安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峻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急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峻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急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急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答:生物安全试验室共分为四个等级,具体状况如以下两表所示:名称干净度级别换气次数〔次/h〕一级/二级8~9可自然通风 非试验动物时可回风与由室内向外方向上相邻相温度℃相对湿度%噪 声dB(A)最低照度主试验室的主要技术指标通房间的压差lx〔Pa〕/16~28≤70≤60300-5-10~18~2730~65≤60300全风:-20 ~>1015~-30≤50%8~10全 风:三级7-810~15主要保护环-15-25~20~2630~60≤60500境:可回风≤30%四级7-820~2530~60≤605004 简述化学防护技术的要点。
答:一、概述化学危急品:直接或间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危急性如:具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放射等危急,确定条件下能一起燃烧、爆炸、导致人体中毒、灼烧、死亡的事故和财产损毁的物品均为化学危急物品治理:化学危急物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急性,假设使用不当或治理不善,很简洁引发各种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财产损失,因此必需加强对化学危急品的治理化学危急品的安全操作与防护爆炸品的安全使用与防护 1〕爆炸品的分类物理性爆炸:生产中使用的气瓶、反响锅、充气钢瓶等,当内部压力超过其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就会爆炸特点:只发生物态变化,不发生化学变化化学性爆炸:物质高速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气体聚然膨胀产生很大压力而引起爆炸能引起爆炸的化学物品:苦味酸、二硝基苯等混合气体爆炸:当氢气、乙炔、丙酮、氨气等于空气混合到达确定比例时遇火就会爆炸如:氢气与空气比到达 4.1%~74.1%时,遇明火则爆炸,假设氢气与空气含量少于 4.1%或大于 74.1%时则不会爆炸预防爆炸事故的措施严格执行化学危急品的使用和贮存制度以及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留意:①不要任凭将两种或多种化学物品混合②使用不溶于水而挥发性强的有机溶剂,如乙醚、石油醚、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必需留意房间通风,防止挥发性气体聚拢,室内使用明火。
使用后的残液不得任凭倒入下水道,由于它们会浮在水面并挥发,遇明火就会造成火灾③ 受压容器:必需严格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