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前沿问题研究1 1n讲八个问题:讲八个问题:n n如何看待“两个马克思”的问题;n n如何认识“马克思——恩格斯问题”;n n如何认识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的学术关系;n n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n n如何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深层结构;n n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同学术取向;n n如何重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生态;n n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2 2一、如何看待一、如何看待“两个马克思两个马克思”的问的问题题n n1、、“两个马克思两个马克思”问题的实质问题的实质n n制造青年马克思与中、老年马克思的对立;夸大两者之间的差别;颠倒两者之间的关系3 3n n2 2、、、、“ “两个马克思两个马克思两个马克思两个马克思” ”问题的缘起问题的缘起问题的缘起问题的缘起n n恩格斯逝世后,恩格斯逝世后,《《18441844年手稿年手稿》》落入伯恩施坦等落入伯恩施坦等人手中,被长期隐藏,束之高阁,直到人手中,被长期隐藏,束之高阁,直到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初才公之于世它的德文最初出版者郎兹胡年代初才公之于世它的德文最初出版者郎兹胡特和迈尔提出,要根据特和迈尔提出,要根据《《手稿手稿》》对马克思主义作对马克思主义作“ “新的新的” ”解释,认为这部著作是解释,认为这部著作是“ “马克思的中心马克思的中心著作著作” ”,他们扬言,他们扬言“ “发现发现” ”了两个马克思。
一个了两个马克思一个是早期的是早期的“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人道主义的马克思” ”,一个是晚期的,一个是晚期的“ “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唯物主义者马克思” ”《《手稿手稿》》是他的是他的“ “成就成就的顶点的顶点” ”,而晚期著作是马克思创作能力的,而晚期著作是马克思创作能力的“ “衰衰退和减弱退和减弱” ”,用早期的马克思否定晚期的马克思,,用早期的马克思否定晚期的马克思,开创了以开创了以“ “马克思马克思” ”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恶劣先例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恶劣先例4 4n n3、对待、对待“两个马克思两个马克思”问题的三种态度问题的三种态度n n第一种态度:以青年马克思否定老年马克思 n n第二种态度:以老年马克思否定青年马克思 n n第三种态度:老年马克思统一于青年马克思5 5n n4、正确对待、正确对待“两个马克思两个马克思”问题问题n n第一,在青年马克思和中、老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之间,确实存在着重大的转折,这一重大转折的实质就是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n n第二,既要看到马克思思想转折时表现出来的非连续性和断裂性,也要看到其连续性和一致性n n第三,我们在探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质时,应以青、中、老年马克思的著作贯通起来。
6 6二、如何认识二、如何认识“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问恩格斯问题题”n n1、何谓、何谓“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恩格斯问题”n n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广义地说,它既指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生平交往问题,又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关系问题,还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关系问题;狭义地说,它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关系和文本关系 7 7n n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恩格斯问题”的实质的实质n n探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在思想上有没有区别,甚至对立;他们合作时,恩格斯与马克思思想是否完全一致;马克思过世后,恩格斯有没有修改、违背马克思的思想8 8n n3 3、、、、“ “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恩格斯问题恩格斯问题恩格斯问题” ”的提出的提出的提出的提出n n这一问题是由这一问题是由“ “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者和西方者和西方“ “马马克思学克思学” ”学者开拓的学者开拓的 n n卢卡奇卢卡奇卢卡奇卢卡奇可以说是第一个比较全面地关注、提出和可以说是第一个比较全面地关注、提出和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关系的学者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关系的学者 n n从国际范围看,直到从国际范围看,直到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以前,认为马年代以前,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本质上一致的观点仍然是学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本质上一致的观点仍然是学术主流。
从术主流从6060年代起,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年代起,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根本对立的观点逐渐形成并占据了支配地位进根本对立的观点逐渐形成并占据了支配地位进入入9090年代以后,论证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本质上年代以后,论证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本质上一致的看法又在西方一致的看法又在西方“ “马克思学马克思学” ”学者中流行起学者中流行起来 9 9n n4 4、、、、“ “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恩格斯问题恩格斯问题恩格斯问题” ”的四种观点的四种观点的四种观点的四种观点n n“ “伙伴论伙伴论” ”以第二国际以第二国际“ “正统马克思主义正统马克思主义” ”者者为代表 n n“ “对立论对立论” ”利希特海姆的利希特海姆的《《马克思主义:一种马克思主义:一种历史的和批判的研究历史的和批判的研究》》的出版标志着马恩的出版标志着马恩“ “对立对立论论” ”的确立,并逐渐在恩格斯研究中占据主导地的确立,并逐渐在恩格斯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n n“ “同质论同质论” ”卢维尔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在卢维尔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在哲学问题上有重要区别,但在政治观点上是基本哲学问题上有重要区别,但在政治观点上是基本一致的。
利各比反对将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并一致的利各比反对将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并不是要回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上,而是不是要回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上,而是认为马恩思想中存在着的同样的矛盾认为马恩思想中存在着的同样的矛盾 “同质论同质论” ”的根本意旨是要解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意旨是要解构马克思主义 1010n n“ “差别论差别论” ” 卡维尔用卡维尔用“ “差别论差别论” ”来概括马克思来概括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在他看来,恩格斯思想关系在他看来,“ “一致论一致论” ”只看只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统一,往往忽视区别;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统一,往往忽视区别;“ “对立论对立论” ”只注意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区别,只注意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区别,往往排斥往往排斥“ “一致一致” ”;只有;只有“ “差别论差别论” ”才既强调区才既强调区别,又包容一致卡维尔的这种观点貌似公平,别,又包容一致卡维尔的这种观点貌似公平,实际上他根本反对的是马克思实际上他根本反对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恩格斯“ “一致论一致论” ”的观点 1111n n5 5、、、、“ “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恩格斯问题恩格斯问题恩格斯问题” ”若干观点述评若干观点述评若干观点述评若干观点述评 n n提问的动机不纯:存在着强烈的政治立场和意识提问的动机不纯:存在着强烈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色彩;形态色彩;n n提问的态度不端:褒马贬恩的态度,以至于只要提问的态度不端:褒马贬恩的态度,以至于只要是恩格斯的,都必然是错误的,不好的;只要是是恩格斯的,都必然是错误的,不好的;只要是马克思的,必然是正确的,是好的。
这种解读模马克思的,必然是正确的,是好的这种解读模式是当代绝大多数西方式是当代绝大多数西方“ “马克思学马克思学” ”学者所共有学者所共有的特征 n n提问的目的不正:提出问题的目的并不是要对恩提问的目的不正:提出问题的目的并不是要对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的思想关系进行认真的科学研格斯与马克思之间的思想关系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而是为了通过在理论上打倒恩格斯而在意识究,而是为了通过在理论上打倒恩格斯而在意识形态的战场上打倒社会主义,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形态的战场上打倒社会主义,根本否定社会主义的理论合法性的理论合法性 1212n n提问的策略不同:提问的策略不同: “ “对立论对立论” ”打着回到打着回到“ “真正的真正的马克思马克思” ”的旗号,采取先歪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旗号,采取先歪曲马克思和恩格斯,再用歪曲的马克思来反对歪曲的恩格斯的手法来再用歪曲的马克思来反对歪曲的恩格斯的手法来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整个马克思主义,企图用马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整个马克思主义,企图用马克思来反对、打倒恩格斯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克思来反对、打倒恩格斯和整个马克思主义;“ “同质论同质论” ”只是在只是在“ “客观研究客观研究” ”的幌子下,通过把的幌子下,通过把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某一思想片断与其他思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某一思想片断与其他思想片断绝对对立起来的手法来说明恩格斯的错误想片断绝对对立起来的手法来说明恩格斯的错误观点在马克思那里同样存在,企图把马克思和恩观点在马克思那里同样存在,企图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同打倒,从而连根拔除马克思主义。
格斯一同打倒,从而连根拔除马克思主义 1313n n正确对待“马克思—恩格斯问题” :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并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纯主观解释问题,而是一个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关系问题,首先是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上的分工合作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上的分工合作关系以及恩格斯晚年所面临的时代和实践的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决定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既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1414三、如何认识青年马克思三、如何认识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的学术关系与青年恩格斯的学术关系 n n1、卡弗:青年恩格斯思想领先于马克思、卡弗:青年恩格斯思想领先于马克思 1515n n2、广松涉:青年恩格斯引导青年马克思、广松涉:青年恩格斯引导青年马克思 n n第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共产主义的有关论述出自恩格斯而非马克思 n n第二,“最初的文本”将恩格斯1844年11月19日致马克思信中体现出来的想法具体展开了 n n第三,在受到恩格斯批评后,马克思放弃了早年坚持的“自我异化论” n n第四,在“意识形态”、“自然形成的”、“生产力”等基础术语的用法上,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存在着差异。
1616n n3 3、、琼斯、里格比、凯尔纳:青年恩格斯影响青年琼斯、里格比、凯尔纳:青年恩格斯影响青年琼斯、里格比、凯尔纳:青年恩格斯影响青年琼斯、里格比、凯尔纳:青年恩格斯影响青年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 n n琼斯指出,琼斯指出,“ “一些基本的和持久的马克思主义命一些基本的和持久的马克思主义命题最初浮现于恩格斯的而非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题最初浮现于恩格斯的而非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 ” n n里格比指出,恩格斯在里格比指出,恩格斯在18421842——18441844年间所作的年间所作的许多实际历史分析,预示了他和马克思后来所发许多实际历史分析,预示了他和马克思后来所发展的思想展的思想 n n凯尔纳认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对现代性作凯尔纳认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对现代性作了严格而全面的历史分析而在这个过程中,又了严格而全面的历史分析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是恩格斯先于马克思对现代和前现代社会的区别是恩格斯先于马克思对现代和前现代社会的区别作了作了“ “理想型理想型” ”的分析1717n n4、简短的评论、简短的评论n n第一,挑战传统的观点和看法,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n n第二,评广松涉的观点。
广松涉的观点可以说是非常极端的,其许多立论很难成立n n第三,这样的研究方法很有意义,值得借鉴 1818四、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四、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 n n第一种见解:马克思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里的推广和应用才形成历史唯物主义 n n第二种见解: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推广出来的 1919n n第三种见解是: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的全部哲学思想,也就是说,马克思从未提出过历史唯物主义以外的任何其他的哲学理论 n n第四种见解是: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 强调实践观点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突出实践的本体论地位或曰“实践本体论”,或曰“社会存在本体论”,或曰“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2020五、如何解读五、如何解读马克思学说的深层结构马克思学说的深层结构 n n(一)共时性的结构分析(一)共时性的结构分析(一)共时性的结构分析(一)共时性的结构分析n n1 1、构成马克思思想表层的是关于具体历史事件的、构成马克思思想表层的是关于具体历史事件的具体分析结论、关于具体历史进程的预见、具体具体分析结论、关于具体历史进程的预见、具体的革命措施、实践设想等具有操作性的实践理论的革命措施、实践设想等具有操作性的实践理论结论。
结论n n2 2、构成马克思思想中层结构的主要是以经典唯物、构成马克思思想中层结构的主要是以经典唯物史观为表述形态的社会历史理论史观为表述形态的社会历史理论n n3 3、构成马克思思想深层结构的是关于人的存在方、构成马克思思想深层结构的是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关式和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关于实践哲学的构想、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于实践哲学的构想、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异化的生存状态的批判,以及关于人的自由、的异化的生存状态的批判,以及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和“ “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人的联合体” ”的理论设想的理论设想 2121n n(二)历时性的结构分析(二)历时性的结构分析 n n1、博士论文——1845年前后:马克思的关注中心聚焦于人的生存结构、人的存在状态和人的解放与发展关于自我意识和自由理性的强调、关于人的对象化实践本质的阐发、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关于人的异化的生存状态的批判、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设想等,从不同层面建构起一种关于人的存在的深刻的哲学理解 2222n n2、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1848年《共产党宣言》前后: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批判等,把关于人的存在的哲学理解转换成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关于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变革模式的社会历史理论,即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为内涵的经典唯物史观。
2323n n3、19世纪50年代起:马克思关于欧洲革命和巴黎公社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揭示、关于原始社会的研究、关于东方社会结构的分析等等,其目的是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把自己关于人的存在的理解和社会历史理论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性理论在这一思想历程中,早期的思想和理论内容逐渐积淀在他的学说和理论的底层,成为他的思想的深层结构和隐性理论 2424n n(三)关于马克思思想层次结构的价值分(三)关于马克思思想层次结构的价值分析析 n n1、常见的观点常见的观点:n n只承认马克思思想的前两个层次,即各种表层的具体结论和中层的社会历史理论,而否定马克思思想的深层结构即关于人的存在的实践哲学构想,这种观点有时通过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否定而表现出来 2525n n2 2、否定深层结构的表现形式:、否定深层结构的表现形式:、否定深层结构的表现形式:、否定深层结构的表现形式:n n一是第二国际理论家干脆忽略马克思的哲学见解,一是第二国际理论家干脆忽略马克思的哲学见解,把他的学说归结为经济决定论或把他的学说归结为经济决定论或“ “经济唯物主义经济唯物主义” ”;;n n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关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学说视作早期不成熟的观点,断言于人的存在的学说视作早期不成熟的观点,断言后来成熟的马克思抛弃和批判了早期的观点;后来成熟的马克思抛弃和批判了早期的观点;n n三是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断三是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断言在马克思的思想演进过程中(言在马克思的思想演进过程中(18451845年前后)经年前后)经历了一个历了一个“ “认识论断裂认识论断裂” ”,此后科学的马克思主,此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否定了早期以人道主义为特征的意识形态立场。
义否定了早期以人道主义为特征的意识形态立场 2626n n3、重新解读马克思思想结构的原则、重新解读马克思思想结构的原则 :n n第一,不应固守马克思思想的“表层”,即他关于具体历史事件的具体分析结论、关于具体历史进程的预见、具体的革命措施、实践设想等具有操作性的实践理论结论n n第二,对于马克思思想的“中层”,即以经典唯物史观为表现形态的社会历史理论,我们不能孤立地、僵化地坚持 2727n n第三,关键在于发掘马克思学说的深层内涵,即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性的文化精神,它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隐性的思想变为显性的文化精神,并成为当代人的生存和社会运动的本质内涵 2828六、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六、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几种学术取向哲学研究的几种学术取向 n n(一)体系(形态)重建派 n n(二)问题研究派 n n(三)比较对话派 n n(四)语境回归派 2929七、如何重建马克思主义七、如何重建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理论范式 n n1、当前理论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理论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n n其一,视阈狭窄,缺乏现实关照 n n其二,现实性与学术性的二元对立 n n其三,“洋教条”泛滥。
n n其四,解释限度的僭越n n其五,晦涩文风盛行3030n n2、我们的学术责任:重建以、我们的学术责任:重建以“问题问题”为中为中心的理论范式心的理论范式 n n第一,要反思学术的现实性问题 n n第二,要反思马克思主义的解释限度问题 n n第三,要反思“洋教条”的学术倾向问题 n n第四,要反思马克思主义的文风问题n n第五,要反思现代性的多样化问题 n n第六,要反思马克思主义介入现实的方式问题 3131八、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八、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n n1、当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态度:、当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态度:n n敌视态度;n n怀疑态度;n n实用主义态度;n n教条主义态度;n n虚无主义态度n n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n n实事求是的态度3232九、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境遇的当代境遇 n n(一)不得不承认的事实:马克思主义被(一)不得不承认的事实: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边缘化”或或“自我放逐自我放逐” ”(以哲学为例)(以哲学为例)(以哲学为例)(以哲学为例)n n1、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化。
n n2、马克思主义哲学宏大化 n n3、马克思主义哲学工具化 3333n n4、马克思主义哲学学院化n n5、马克思主义哲学单向化 n n6、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化 n n7、马克思主义哲学封闭化 n n8、马克思主义哲学非马克思化 n n9、非马克思主义之物马克思主义化 3434n n(二)困境与悖论:对哲学教科书体系当(二)困境与悖论:对哲学教科书体系当代境遇的省思代境遇的省思n n第一,哲学是以个性化的语言来言说多元差异的时代,追寻一个统一的体系已不合时宜 n n第二,哲学是以当下的语言来言说当下的时代,追寻一个超越时代相对固定的体系已不合时宜 3535n n第三,哲学是以开放的语言来言说开放的第三,哲学是以开放的语言来言说开放的时代,追寻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已不合时时代,追寻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已不合时宜 n n第四,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关于建构新体第四,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关于建构新体系的努力和尝试是失败的系的努力和尝试是失败的 3636n n(三)马克思主义走出困境:路在何方?马克思主义走出困境:路在何方?n n1、可能的出路:通过哲学史走进哲学 n n2、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层结构。
n n第一,构成马克思思想表层的是关于具体历史事件的具体分析结论、关于具体历史进程的预见、具体的革命措施、实践设想等具有操作性的实践理论结论n n第二,构成马克思思想中层结构的主要是以经典唯物史观为表述形态的社会历史理论3737n n第三,构成马克思思想深层结构的是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关于实践哲学的构想、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异化的生存状态的批判,以及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论设想n n科学理解马克思思想结构的方法和原则:不应固守马克思思想的“表层”;不能孤立地、僵化地坚持马克思思想的“中层”;关键在于发掘马克思学说的深层内涵3838n n3、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n n批判精神、实践精神、科学精神n n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哲学不是单向度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应该是批判与辩护的统一,解构与建构的统一3939n n结论:结论:n n我想,只要我们全面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把握了马克思思想的深层结构以及本真精神,我们是无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也是无法抛弃马克思主义的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