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用于2017级高中学生)生物学科考试说明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4MB
约12页
文档ID:154000334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用于2017级高中学生)生物学科考试说明_第1页
1/12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适用于2017级高中学生)一、命题依据依据2003年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和本考试说明,并结合我省高中教学实际进行命题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基础性原则突出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兼顾覆盖面,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不出偏题和怪题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说明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4.实践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关注生物科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关注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三、考试目标要求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分别从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的角度,把考试目标划分为如下5个要求层次:1.了解水平(以A代表):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2.理解水平(以B代表):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3.应用水平(以C代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4.独立操作水平(以D代表):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5.认同水平(以E代表):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等四、考试内容本考试的范围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其具体内容如下:1.《生物1:分子与细胞》(1)细胞的分子组成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2)细胞的结构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3)细胞的代谢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说明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

4)细胞的增殖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说明细胞的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概述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恶性肿瘤的防治2.《生物2: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细胞基础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和受精过程2)遗传的分子基础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3)遗传的基本规律分析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概述伴性遗传4)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5)人类遗传病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6)生物的进化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举例说出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3.《生物3:稳态与环境》(1)植物的激素调节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列举其他植物激素;举例说出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简述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4)种群和群落列举种群的特征;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阐明群落的演替5)生态系统举例说明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生态环境的保护举例说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五、考试形式1.答卷方式:采取闭卷、纸笔测试方式2.考试时长:70分钟3.卷面分值:试卷满分100分生物实验操作合格性测试由设区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六、试卷结构1.题型:包括选择题(第Ⅰ卷)和非选择题(第Ⅱ卷),其中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2.题量及占分比例:选择题25题,占分50%;非选择题6题左右,占分50%3.各模块内容比例:《生物1:分子与细胞》约占35%,《生物2:遗传与进化》约占35%,《生物3:稳态与环境》约占30% 4.试卷难度:全卷的难度值为0.85左右七、题型示例本部分以例题分析的形式,诠释《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适用于2017级高中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目标、考试内容、考试题型以及试题难度等方面的要求例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 )A.糖类 B.脂质 C.核酸 D.蛋白质[答案]D[说明]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了解试题涉及“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简述核酸的种类和作用”“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等相关知识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细胞重要的新陈代谢,具有调节、催化、免疫、运输等多种功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本题要求学生在全面了解各类化合物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判断,属于了解水平(A),是容易题。

例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种群在不受环境阻碍的状况下增长的是( ) [答案]D[说明] 本题要求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对用数学表达形式描述的生物学现象进行分析,做出合理判断试题涉及“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等知识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不受环境的阻碍,没有环境容纳量的限制,不出现K值种群的数量在单位时间内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增长曲线呈“J”型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本题考查考生对种群增长曲线的区分,属于理解水平(B),是中等难度题例3】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 ) A.溶解色素 B.分离色素 C.使研磨充分 D.防止色素被破坏[答案]D[说明]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等试题涉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相关化学试剂的作用原理等内容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用于溶解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而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本题要求学生掌握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属于了解水平(A)和独立操作水平(D),是容易题例4】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菌的提取物(如下图),结果有S型菌落出现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A[说明]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试题涉及“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相关知识DNA在DNA酶的催化作用下被降解而失去遗传效应,所以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菌的DNA、蛋白质、荚膜多糖和DNA+DNA酶后,只有加入S型菌的DNA才会使部分的R型菌转化为S型菌,转化后的S型菌能稳定遗传产生子代S型菌,导致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出现S型菌落故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本题要求学生回忆、理解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以及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属于理解水平(B),是中等难度题例5】我国古代已发展出“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粪养鱼,塘泥肥桑。

下列对“桑基鱼塘”的分析,错误的是( )A.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B.实现了各营养级间能量的相互流动C.将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D.通过科学规划使能量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答案]B[说明]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生产现象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的能力,将知识与能力置于生产实践情景中进行考查,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涉及“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等知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各营养级间能量不能相互流动,但是可以通过科学地规划,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通过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本题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将理论知识和生活、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属于理解水平(B)和认同水平(E),是中等难度题例6】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政策的一项内容新生儿接种了乙肝疫苗后,预防接种成功的标志是其体内产生了( )A.相应抗原 B.相应抗体 C.溶菌酶 D.吞噬细胞 [答案]B[说明]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

试题涉及“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等知识接种的疫苗作为抗原物质,诱使机体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抗体,这属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而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本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过程、免疫学的应用等相关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解释生活中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属于应用水平(C),是中等难度题例7】右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中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1)该细胞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没有 2)④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性,其基本支架是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