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拔节孕穗期管理技术,,水稻从拔节、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为水稻拔节孕穗期 一、生育特点 此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一方面根、茎、叶继续生长,同时也进行以幼穗分化和形成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是决定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此期还是水稻一生中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需肥水最多,对外界环境条件最敏感 此期内影响穗大、粒多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光照、水分和营养一)温度 稻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对温度反应最敏感的时期,尤其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稻穗分化最适温度为26-30℃ (二)光照 光照要足,这样光合产物越多,越有利于壮杆大穗 (三)水分 稻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对旱涝的忍耐力最低 (四)营养 氮素对稻穗分化影响最大,适时适量追肥将提高每穗结实粒数和千粒重二、主攻目标,水稻拔节孕穗期的主攻目标是:稻株稳健生长,促进株壮蘖壮,提高成穗率;在此基础上促进幼穗分化,争取穗大、粒多 拔节孕穗期的丰产长相是:茎秆健壮有弹性,叶片清秀不披垂全茎保持3-5片绿叶三、管理技术,(一)拔节孕穗期的苗情诊断 1、壮苗 覆水后叶色由黄变绿,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颜色达到最绿(二黑),但黑的程度不如分蘖盛期。
这是因为该期吸氮虽多,但向穗及茎中输送多,所以叶片中含氮量没有分蘖盛期高减数分裂期后,叶色又缓缓退淡,到出穗前出现“二黄”叶片短、直、厚、茎部粗壮,苗脚清爽,剑叶露尖时封行,叶片含氮量在2.5%-3.5% 2、弱苗 覆水后叶色转绿缓慢,不出现明显的“二黑”叶片短小、黄尖,迟迟不封行,叶片含氮量低于2.5% 3、徒长苗 覆水后叶色迅速转深,程度与分蘖期相似,出穗前不落黄,穗分化开始晚,抽穗迟,叶片长、大、披垂,后生分蘖多,苗脚纷乱,提前封行叶片含氮量在4.0%以上二)巧灌穗水,在水稻一生中,拔节孕穗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且对水分反应最为敏感,如果干旱则穗小粒多 为促进根系生长及充分发挥其功能,应以浅水勤灌为主拔节初期应轻度晒田,控制茎部节间伸长,防止后期倒伏;抽穗前落干透气,提高根系活力,促使抽穗整齐三)巧施穗肥,水稻在孕穗期需肥较多,也是肥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 在土壤肥沃,基肥足,长势旺,没出现拔节黄的情况下,可不施穗肥,以免贪青晚熟,引起倒伏;对于生育期短的中、早熟品种,可不施;对生育期长的品种,土壤肥力又低的稻田,要施穗肥 促花肥一般在幼穗开始分化到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时施用;保花肥在雌雄蕊形成到花粉母细胞形成时施用。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拔节孕穗期正是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生病虫害,虫害主要有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黏虫等,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