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批号与产品标识管理程序〔ISO9001:2015〕1.0目的 建立公司原材料、过程品及成品批号与标识的编制原则及管理要求2.0范围 适用于进厂原材料、过程品及成品的批号与标识管理 3.0责任3.1质量部负责原材料批号、过程品批号、成品批号编制原则的制订及执行状况的监督3.2仓库负责进厂原料批号的编制及管理3.3生产部负责本部门生产的过程品和成品批号的编制及管理4.0程序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之可以追溯和检察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成品生产批:以一个订单的生产周期的产品为一批余品:每批产品包装剩余的尾料即a:物料代码b:进厂年、月及该种原材料进厂顺序月流水号XXXX — XX XX XXX 月流水号月份年后二位数物料代码产品标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4.2.1 原材料:产品名称、编号、接收批号、生产厂家、产品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等;4.2.2 过程产品:产品名称、编号,批号,工序名称,生产日期, 失效期等4.2.3 成品:产品名称、编号,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期等.4.3.1原材料:仓管人员在收货时应核对供应商的标识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缺失采购人员应马上联系供应商。
同时仓管理人员应贴上本公司物料标识4.3.2 过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标识由生产部门人员负责进行标识.标识一般由白标签进行标识4.3.3 成品:生产人员负责成品标识4.3.4 对产品标识的特别说明:对原料和成品应分别采纳专用的印刷标签粘贴,原料标签上信息应在入库时由质量部和仓储人员共同确认填写完成,成品应由生产部在粘贴和填写完整5.0检验和试验状态标示5.1 .1 待验,包括未完成检验,以及因一些特别的原因,如生产过程有异常,或返回的产品,还不能确定其是否合格的状态5.1 .2 合格5.1 .2 不合格5.2 .1待验/待决:黄色5.2 .2合格:绿色5.2 .3不合格:红色5.3.1采购产品的标识方法:5.3.1.1仓管员将未通过检验的产品放入原料库待检区,关于化学原材料,必须要在每件单个包装上贴上待验证5.3.1.2 质量部对采购产品检验后a. 确定为合格的产品,该批产品的每一单个外包装上贴上合格证,然后仓管员将产品放入合格品区;b. 确定为不合格的,其每一单个外包装上必须贴上不合格证,仓管员将产品放入不合格品区,并隔离;5.3.2过程产品的状态标识方法:5.3.2.1工序产品由生产部对生产的产品的进行过程自检,然后:a. 各车间的产品经自检确认合格后,装入相应的容器,并在相应的容器上予以标识。
b. 将不合格品放入贴有红色“不合格品〞字样的区域内5.3.3最终产品的标识方法:5.3.3.1仓库将包装好的产品接收至成品接收区;仓库对接收后的成品每托进行确认,并在每托上贴上一张待验标识5.3.3.2质量部对最终产品检验后:a. 确定为合格产品的,将该批产品的待验证换成合格证b. 确定为不合格的,该批产品的待验标识换成不合格标识,仓管员将产品放入不合格品区,并隔离;5.3.3.3关于召回/退回的产品,无法马上确定处理的,仓管人员应将该些物品放在召回/退回区域等待最终的处理5.4.1非质量部人员确认不得擅自移动或更改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如必须移动必须得到质量人员确实认5.4.2如在搬运过程中丢失或损坏了标识,则应马上报告质量部,并采用补救措施6.0可追溯性6.1对原材料、过程产品、成品以批为单位追溯,对应相应的批号6.2追溯方法可通过相应的记录实现追溯,如收货入库记录、发货记录、批记录、检验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