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科学七上导学案答案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2.50KB
约5页
文档ID:57481357
科学七上导学案答案_第1页
1/5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第第 1 1 章章 科学入门科学入门 第 1 节 科学并不神秘 同步尝试 1、B 2、D 3、 A 4、 C 5、 A 变化尝试 6、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7、D 第 2 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 同步尝试 1、1)玻璃棒 2)试管夹 3)试管 4)烧杯 2、C 3、A、用手拿着试管加热 B、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了 C、用嘴 吹灭酒精灯 第 3 节 科学观察 同步尝试 1.C 2.A 3.D 4.C 5.D 6.B 7.②③ ①④ ①③ ②④ 第 4 节 科学测量(1) 一、1、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 2、1.6 、12000;二、1、米、 m、0.001、10、100、1000、106、109 直尺、卷尺、皮尺等 3、量程合适、尺面(刻度 线)垂直、单位 4、臂距、指距、步距等;累积取平均值法、滚轮法 三、1、5、5、50、1.5X106、1.5X107、0.88、8.8X105;2、1X103、1X10-4 3、2.70cm 四、 4、B;5、D;6、0.01 五、7、B;8、C;9、A;10、A;11、1.8、1.06第 4 节 科学测量(2) 1、略;二、占有空间;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103、106、103、1、10-3、1、103、1、103、1、800、179、0.179、3X10-4、86、86;2、 刻度尺;3、量筒、量杯、均匀的、分布不均匀,上密下疏、量程、放在水平桌面上、 最低处;4、浸没、差、为了不影响实验结果、测出的体积会偏小,用针压法或挂沉法 使物体完全浸没; 三、1A、2A、3A、四、4、C、5、C、6、13CM3、7、A 五、8、在烧杯中放入鸡蛋,加适量的水浸没鸡蛋,在杯壁与水面相平处作标记;取出 鸡蛋,用量筒取一定量的水记作 V1,再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直至液面与标记处相平, 记录此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记作 V2;V鸡蛋=V1-V2。

9、在啤酒瓶中装适量的水,用刻度尺量出水面高度 h1和啤酒瓶的直径 d 算出水的体积, 再将瓶内水倒置,测出上面以上空瓶的高度 h2算出,空余的体积,最后水的体积加瓶 中空的部分的体积就等于瓶的容积V=πd2(h1+h2)/4 第 4 节 科学测量(3) 一、1 摄氏度,℃;2、冰水混合物,水沸腾时;二、1、冷热程度,凭感觉来判断温度 的高低是不可靠的,温度计;2、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量程,底和壁,稳定,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2、35℃-42℃;三、1、D, 2、零下 8 摄氏度,-8℃, 十二摄氏度,12℃,3、D,4、BACEDF;四、5、38℃,39℃ 6、B;五、7、55℃ 第 5 节 科学探究 1、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设计研究方案-获取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评价与交流 2、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对每一种原因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究,找到真正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例】 、哪些因素会影响积雪的熔化速度?;【练 1】光照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吗?;【练 2】温度对莴苣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是否有关?……与哪些因素有 关?……是必要条件吗?等问句格式。

2、A;【练 1】菊花的开花情况可能与晚上是否 接受光照有关;……可能……3、光照时间长短;壤土,++++,+++;5、将问题的疑 问句改成肯定句,或将假设的可能一词去掉换成是或不是(有关或无关) 第第 2 2 章章 观察生物观察生物 第 1 节 生物与非生物(1)1.生物 非生物 生物 非生物 2. ①②④⑨ ③⑤⑥⑦⑧⑩ 3.生殖 生长 4.A 5.C 6.C 7.C 8. D 第 1 节 生物与非生物(2)1.壳 触角 眼 口 足 运动 腺体 粘液 2.A 3.B 4.C 5.A 6.A 7.D8.受外界刺激 保护 做出反应 第 2 节 细胞(1)1.胡克 细胞壁 2.细胞 3.A 4.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细胞核 细胞质 5.B 6.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7.细胞液 液泡 8.细胞液 9.B 10.细胞膜 第 2 节 细胞(2)1.d 2.C 3.C 4.洋葱表皮撕得太厚或没有展平 5.B 6. ②①④ 7.B 8. B 第 3 节 生物的结构层次(1)1.A 2.C 3.C 4.B 5.C 6.B 7.D 8.B 9.细胞液 液泡 保护 营养 第 3 节 生物的结构层次(2)1.D 2.C 3.D 4.C 5.D 6.D 7.A 8.细胞:草履虫、细菌、衣藻 组织: 洋葱表皮、血液 器官:花朵、肺、胃、果实、茎、皮肤、心脏 系统:人体全身的 骨骼和肌肉、神经系统、运动系统 个体:草履虫、黑熊、细菌、企鹅 、人 、衣藻 第 4 节 常见动物(1) 1、D 2、C 3、C 4、A 5、A 6、A 7、 (略) 第 4 节 常见动物(2) 1、B 2、C 3、B 4、D 5、C 6、A 7、 (1)七星瓢虫;棉蚜 (2)减少使用 农药等 8、 (略) 9、 (略) 第 5 节 常见的植物(1) 1、B 2、B 3、B 4、B 5、C 6、C 7、C 8、 (略) 第 5 节 常见的植物(2)1、D 2、C 3、B 4、C 5、D 6、 (1)阴湿 (2)背光面 (3)北 7、ADBCE 8、 (略) 第 6 节 物种的多样性(1) 1、A 2、D 3、C 4、一个细胞 草履虫 衣藻 5、C 6、一个细胞 叶绿体 食物泡 细胞膜 水 口沟 7、 (略) 第 6 节 常见的植物(2) 1、C 2、C 3、C 4、C 5、C 6、B 7、C 8、 (1)水体被污染 (2) (略)第第 3 章章 人类的家园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 第第 1 节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A 2.A 3、C 4、B 5.B 6.B 第第 2 节节 地球仪和地图(地球仪和地图(1)) 1.D 2.B 3、C 4、②①④③ 5.20°W 40°N 170°E 30°S 西 西 第第 2 节节 地球仪和地图(地球仪和地图(2)) 1.A 2.C 3、C 4、A 5.D 6、B 7、D 8、C 9、D 10、B 11、A 12、C 13、 (略)14、①西北 东 ②东北 西南 ③正东 ④东南 西南 第第 3 节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组成地壳的岩石 1.B 2.C 3、C 4、B 5.D 第第 4 节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 同步尝试:1.(略) 2.(略)3、D 4、C 5.C 6.地壳在进行升降运动 海陆变迁 7.火山口 火山锥 软流层 活第第 4 节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 同步尝试:1.D 2.A、D 3.D 4.A 5.环太平洋周围陆地和海区 喜马拉雅山一带 D第第 5 节节 泥石流泥石流 同步尝试:1.C 2.B 3.C 4.A 5.C 变化尝试:1.A 2.乱砍乱伐 毁林开荒 3.(1)D (2)A第第 6 节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地球表面的板块 变化尝试:3.板块构造学说 4.B 5.A 6.C 7.C 8.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第第 7 节节 地形和地形图(地形和地形图(1)) 变化尝试:3.C 4.D 5.D 6.B 7.A 8.A 9.B第第 7 节节 地形和地形图(地形和地形图(2)) 同步尝试:(1)A 峭壁 B 山脊 C 山顶 D 鞍部 (2)峭壁 200 4.山峰 洼地 山脊 山谷 鞍部 峭壁 变化尝试:1(1)略 (2)D 该处为峭壁,地形适合攀岩运动 (3)A 该处为山顶, 有利于观看日出 2 略第第 4 4 章章 物质的特性物质的特性 第第 1 1 节节 物质的构成物质的构成 1. C 2. C 3. B 4. B 第第 2 2 节节 质量的测量质量的测量1.(略)2. 35500 30000 50000 2.35 0.215 3 向左调平衡螺母 ; 取下盘中最小的砝码并移游码 。

4. A 5 _小___. 第第 3 3 节节 物质的密度物质的密度 1、 7.9 2700 2、 A 3、 D 4、_不变_, _变大__, _减小__ 5、_减小, __不变, _减小_ 6、 B 7、解:运用三种方法不是铅做的 8、解:利用方程组得:V=1250 毫升 实验实验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1、__① ② ④ ③ ρ=_m/v2-v1___ _大__ 2、 (1) __右_2) __120__ _1.2__ ____小有部分牛奶无法倒入量筒中,使牛 奶体积偏小 3)乙甲丙(_乙丙甲) 3.解:针压法或重物法4.AC 5 厘米3 第第 4 4 节节 物质的比热物质的比热1、温水,可以更快烧开 2、一样大 3、小,大,大;大,小,小4、 (1)汽车用水作冷却剂(2)暖气管内装流动的热水(3)为放秧苗冻坏,对秧田晚上灌水,白天放水(合理即可) 第第 5 5 节节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1、 (1)液 固 凝固点(2)液 固(3)吸 放 (4)凝固 放 低 2、A3、232,固态 熔化 温度 吸热 液态 液态 放热 固态 第第 6 6 节节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1 1))1、D 2、C 3、C 第第 6 6 节节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1 1))1、 (略) 2、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3、汽化 液化 4、 (1)温度计碰到杯底 (2)98 < (3)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第第 7 7 节节 升华与凝华升华与凝华1、不对,樟脑片升华了 2、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导致 3、干冰迅速升华,大量吸热,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4、升,凝 5、(1)液化和凝华(2)熔化和液化(3)凝固和凝华(4)液化,液化(5)凝华 6、升华7、升华,吸,凝华,小冰晶 8、(1)凝华(2)液化(3)液化 9、凝固,熔化,汽化,升华10、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时,热量会被金属迅速吸走,导致手表面的水分凝固成冰,而木头是不善于导热的,不会发生这种现象11、 “冰花”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是屋内的水蒸气遇到窗户玻璃迅速大量失热发生了凝华 第第 8 8 节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①化学变化②化学变化③化学变化④物理变化⑤物理变化 2、B 3、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哪些属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能生锈(化学性质) 金的颜色是黄色(物理性质)冰熔化成水(物理变化) 水在一定温度可以汽化(沸腾)( 物理性质)木材燃烧(化学变化) 木材可以燃烧(化学性质) 农药有毒(化学性质)小张中毒了(化学变化) 硫酸腐蚀纸张(化学变化) 食物腐烂(化学变化)硫酸可以腐蚀纸张(化学性质) 水是液态的(物理性质)4、(1) 化学(2) 稳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