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安徽中考评分标准 篇一: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根据初中阶段的写作概括目标: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诚恳体验;多角度地观测生活,发觉生活的丰富多彩,捕获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概括: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明了;写简单的讨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简单地说,就是会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讨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内容概括明确,语言文从字顺;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根本上涵盖了上述精神 一、作文评分总体要求 以安徽省2022年中考题“师生之间〞为例,对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概括分析,具有可解读性和可操作性这个命题作文,它的内容很广泛,可写的东西好多,有关师生之间的事、物、情,皆可入文概括评分要求如下: 1、要审清题目文章要切题,不能写成“我的老师〞, 要扣住“之间〞来写,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
2、体裁要辨别清叙事有起伏,阐述有哲理,写人须有触动人物内心深处,抒情、讨论兼而有之 3、立意要有创新文题看似平平淡淡,没有用心雕琢,但要写出独特的、与众不同之处师生老师与学生的界定可以引申、拓展,也可以是广义的 4、文章有真情实感写事要概括可感,语言要流畅,有文采,有点睛之笔,行文思路清楚,感情充足 二、作文分等分类简述 就阅卷评分标准结合学生实际作文状况,作文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力求创新力避旧瓶装新酒,有的同学在考场中将师与生举行引申、比喻,文章开头引用《三字经》中的“生不学,师之惰〞,接着亮出自己的观点,“生不学〞未必是“师之惰〞,用“诸葛亮与刘禅〞这对师生来佐证以思辩的眼光去对待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倡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篇文章结构完整、首尾照应、层次明了、语言流畅,应属一类文(得54分) (二)形式别致 形式别致,内容详实、描写概括譬如一位考生列了四个小标题:“酸〞、“甜〞、“苦〞、“辣〞,分别写了与老师之间的四件事,也都有师生之间的活动,有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内容概括真实,可成为一篇佳作,属一类中等(得50分)。
(三)误读题意一位考生将师生之间写成了“教与学〞的关系,整篇文章围围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来写在立意、内容上只能归属为三类下、四类上得30分左右) (四)选材陈旧在选材方面流于俗套而缺乏真挚的情感譬如好多考生写在我生病时老师不顾羸弱的身体背着我去医院,老师在下雨天送我回家,把伞让给学生,自己却淋透了,生病了等没有从生活实际中选取典型的、别致的、感人的事例来表现主题这样的事例不够典型,情感也抒发的不到位就难以达到感动人的目的属三类下得32分) (五)切题不紧中等成绩的考生的作文都更倾向于写老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主要写老师是如何关心我,如何我的学习,这样的文章中老师的行动是主体,其中穿插了学生的感悟与体会,但占的笔墨不多,由于写老师的文字中必然有学生的活动这样的文章不能 说完全切题,也不能说离题,由于它写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属于二类下、三类上得38分) (六)文体单一绝大多数写成记叙文,显得平铺直叙,没有生动、细致的描写,选择写讨论文的很少,即使有所讨论,也是空发感慨根本上分数不会太高得25分上下) 三、中考作文评分细则解读 我们寻常用语言幽美、立意别致、结构独特、构思精良、内容充实、感情真实、表达恰当等方面去评判优秀学生的作文。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评分标准的制定有所局限性,就安徽省而言,主要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对作文的评分细则简要解析 (一)内容方面: 新课标所提倡的作文理念,在安徽省的作文命题及评分标准的制定中已得到很好的表达内容概括、充实的作文也不在少数,考生视野开阔,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做到了我手写我心,出现了一大批关注亲情友情、关注社会自然、关注艺术历史的佳作如2022年安徽省的“我们的心近了〞,有考生写通过感悟李白、李煜和岳飞的诗词与他们的爱国之心;有写通过印度洋海啸与世界人民的心近了,通过中国免除非洲债务,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心近了??这些选材与立意都是很高的,有部分考生写社会生活的一些小小的细节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近了,如写为瓜农提供便利,与辛苦劳作的人心近了;到山区体验生活与农村孩子的心近了,选材立意和暖人心??我感到:出题人与考生的心近了,考生与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历史的心近了概括得分点有以下几点: (1)中心明确有些考生选材虽好,但中心不够明确,如有考生写了三个片断:与同学的心近了,与老师的心近了,与父母的心近了,但各有自己的中心,没有将三个片断统一到一个主题上。
还有将“心近了〞误当成团结、友爱的同义词,写成了“团结就是力气〞、“友爱使人开心〞等主题 (2)文章切题 未抓住题眼“近了〞,“近了〞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有些考生未作为重点如有一个考生重点描写了父母与自己的矛盾,而对矛盾解决的过程即“近了〞只是一笔带过就总结说“我们的心近了〞,作文主次不明显个别考生干脆将“心近了〞写成“心静了〞,严重偏题有的同学字顺文美,读之感人,但读后和材料要求对照,跑题了 (3)内容充实少数学生为了出新稀奇,另辟蹊径,对“老师〞和“学生“的内涵和外延举行了拓展如有学生把“书本〞、“大自然〞等比作“老师〞,写出自己徜徉其中的经历和感受有些考生将作文写成讨论文或者散文,虽反复点题,但内容不够概括,缺少有力的论据或感人的细节,只是空洞的讨论或抒情如:无视“我们的心〞,写成“他们的心近了〞如一个考生创作了一篇小说,笔触细腻地写了两个小女孩由竞争到相互帮忙的过程,但用的是第三人称的表达视角,没有“我们的心近了〞之意,很可惜地与一类作文失之交臂其实只要将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换成“我〞即可大部分考生都能围绕中心有话可写,内容也较充实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所写内容都能较好地兼顾“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紧扣中心,表达有技巧,具有一的表现力,演绎出师生之间的情感变化,常令人耳目一新。
(4) 感情真实出现了大量题材雷同的套作可能是时代变了,考生的作文中有不少写对后妈由排斥到心近的过程有大量夫妻离婚可以理解,怎么父母离婚了,孩子都是跟着爸爸?后妈个个都那么宽容、忍让?这类作品有些感情不够真实,很难得高分 (5)立意别致作文关键抓住“心近了〞来立意,选材涉及到对题目中的 “我们〞的概括所指,大多数学生理解为“我与父亲〞、“我与母亲〞、“我与老师〞、“我与同学〞、“我与朋友〞、“我与后爸〞、“我与后妈〞等,概括所指的身边人物,当属切题作文;还有把“我们〞理解为台湾与祖国大陆,香港、澳门与祖国,时值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属立意有一定的高度;还有理解为中国与世界、中国参与WTO,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与日本、涉及到 中日两国由来已久的渊源关系,到当下的中日关系;中国与印度,涉及海啸中中国人民的友好援助这些都充分表达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对焦点问题的思考,眼界相当开阔,立意也很深刻 除以上几方面以外,还有就是我与书,我与语文,我与古代名家,像李白、杜甫、陶渊明、李煜等等,写得是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充分显示了学生深厚的文学底蕴,这些当属一类作文中的上品 (二)表达方面 (1)表达方式运用得好。
多数考生表达方式运用的合理,但也有一些考生处理不好如:出现了一些结构不够完整,表达方式单一,甚至不知所云的作品,如一些考生通篇记叙自己与父母关系“近了〞的事实,没有动人的细节描写,语言平淡无味,缺少感染力,缺少特性;从表达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还是以大量口语化的语言出现在卷面,缺乏书面语,缺少语文的文学气息 (2)结构完整,条理明了如:一位考生的考场作文,全文的结构如下:师生之间是加减乘除一:师生之间是+,老师+学生=家;二:师生之间是-,减去烦扰;三:师生之间是×,师生相乘,走向成功;四:师生之间是÷,除去恶习,让学生改邪归正总结:加减乘除都是爱 (3)语句流畅、通顺语言以朴实真挚风格为主,有不少语言流畅、文采飞扬的佳作如:有一位考生写中日关系近了,远溯到唐代用鉴真六次东渡和晁衡留居长安证明两国一衣带水的亲近,又提到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右翼分子的猖狂,中国一部分人民身受伤害后的仇日情绪表现“远〞了,然后用两国民间社团友好往来,温总理“融冰之旅〞表现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对和平友好的憧憬以及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行文结构严谨,通篇语言流畅,美好的比喻和一气呵成的排比层出不穷,且恰到好处。
结果以“心近了,心静了,心惊了,心敬了,心近了〞终止全篇,耐人寻味 有少数学生引用古诗文名句,巧用一些修辞造句,驾驶语言的才能相当强 如: 开篇: 蒲公英因长风飞向远方,小树苗因甘霖获得滋长,学生因老师而成材结尾:冰寒于水而出于水,青胜于蓝而出于蓝纵观整体来说,根本上做到了语句通顺,表述明了一部分考生通篇讨论抒情、空喊口号,令人乏味;还有个别考生掉书袋,几乎每一句都要引用古诗句,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感悟可言 (三)字数的要求安徽省及芜湖市均有明确的规定: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字数缺乏500字,每少50字酌情扣一分但是,一篇文章写的字数较少分量自然很轻其实,400字、500字的作文扣分不过2分,可再少就不仅仅是字数的问题了从考场作文实际看,600-700字的作文好多,分数上也偏向这些文章 (四)、卷面书写试卷结果一项得分栏就是卷面得分,共5分根据是书写洁净与否;有无涂抹和大面积改动;字体端正、均匀、工整与否卷面整齐,书写、标点、格式正确等一般给4—5分,最少2—3分从得分看,字体有形、书写明了的文章得分较高,好作文卷面分也很高,是相辅相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对学生写作才能有如下概括:能概括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其实,作文评分标准只是参考,最主要的是激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导学生做人的过程 篇二:安徽省中考语文作文分项评分标准 安徽省中考语文作文分项评分标准 篇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说明: (1)没写题目扣2分 (2)错别字每3个扣一分,重现不计,最多扣2分 (3)字数缺乏550字,每少50字扣一分;缺乏400字,降一等 (4)凡内容有严重错误的答卷,由评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27、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45—50分):符合题意,有新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概括,语言流畅,条理明了 二类卷(40—44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对比明确,文字对比通顺,条理对比明了 三类卷(35—39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大致明确,内容大致概括,文字大致通顺,条理大致明了 四类卷(30—34分):根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概括,文字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明了 五类卷(29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概括,文字不通顺,条理不明了(不成篇)。
评分要求: ①须二人阅一卷,各自独立给分,再求平均分 ②未写题目的扣2分;缺乏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