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测评数学 (解析版)

刚**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34.34KB
约12页
文档ID:596313871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测评数学 (解析版)_第1页
1/12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测评数学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二章.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集合,,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集合的交集定义及运算法则,即可求解.【详解】因为,,所以.故选:C.2. 命题""的否定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运用特称命题的否定为全称量词命题知识直接得到.【详解】命题""的否定是"".故选:D.3. 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不等式的性质,以及特例法,逐项判定,即可求解.【详解】对于A中,取,则,所以A错误;对于B中,取,则,所以B错误;对于C中,因为且,所以,所以C正确;对于D中,取,则,所以D错误.故选:C.4. 已知正数a,b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8 D. 9【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因为均为正数,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选:B.5. 已知全集,集合,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阴影部分表示两个的并集减去交集即可.【详解】由,得,故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故选:A.6. 已知命题为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命题为真,则可将问题转化为恒成立问题,再结合二次函数图象及判别式即可求得.【详解】因为命题为真命题,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恒成立;当时,由题意,得解得,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故选:7. 定义:如果集合存在一组两两不交(两个集合的交集为空集时,称为不交)的非空真子集,且,那么称子集族构成集合的一个划分.已知集合,则集合的所有划分的个数为( )A. 3 B. 4 C. 8 D. 9【答案】B【解析】【分析】求出集合后,结合所给新定义将其所有划分的情况列出即可得.【详解】依题意,,则的2划分为、、,共3个,的3划分为,共1个,故集合的所有划分的个数为4.故选:B.8.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恰有3个整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或 B. 或C. 或 D. 或【答案】A【解析】【分析】对因式分解变形得到 ,后按照和.分类讨论得到不等式解集,再根据整数解个数,构造不等式,计算即可.【详解】因为恰有3个整数解,所以,解得或.又,即.①当时,不等式解集为,因为,故3个整数解为1,2,3,则,解得②当时,不等式解集为,因为,故3个整数解为,则,解得.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 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B. C. D. 【答案】AC【解析】【分析】运用不等式性质结论,结合特殊值法逐个判断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故A正确;当时,,故B错误;取,则,满足条件,故C正确;若,则,都为无理数,故D错误.故选:AC10. 已知集合,且,集合为的取值组成的集合,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CD【解析】【分析】由条件确定,再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且,所以,即,所以.故选:ACD11.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A. B. C. 最大值为3D. 当时,设关于的方程的解分别为,则【答案】BCD【解析】【分析】利用三个“二次”的关系、韦达定理可判断;用表示可得,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出最值,可判断;用表示可得,解出,计算即可判断.【详解】由题意知,即,则,显然当时,,故A错误;,即,故B正确;,(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故C正确;方程可化为,整理得,解得,,则,故D正确.故选: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 集合的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求出集合,然后根据子集个数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知,所以集合的子集的个数是.故答案为:.13. 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概念得到集合之间的关系,再得到不等式组即可【详解】不等式可化为,得,不等式可化为,得1.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有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14. 已知正数x,y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由x2+8xy+4y2=6x>0,y>0,得,又因为(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答案:.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设命题:实数满足,其中,命题:实数满足.(1)若,且和都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 (2)【解析】【分析】(1)把代入,求出命题为真命题的范围,再求出公共部分即得.(2)求出命题为真命题的x范围,再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意义列式求解即得.【小问1详解】当时,不等式为,解得,即;由,得,即,由和都是真命题,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小问2详解】由,得,即命题.由(1)知命题,因为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因此(等号不同时成立),解得,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6. 已知集合,.(1)若,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或 (2)【解析】【分析】(1)当时,分别求出,结合交集的概念即可得解;(2)由题意得,分是否是空集进行分类讨论,分别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由,得或,由,得,所以或.【小问2详解】由,得.①当,即时,,满足,符合题意.②当,即时,若满足,则有,解得.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17. 一家货物公司计划租地建造仓库存储货物,经过市场调查了解到下列信息:每月库存货物费(单位:万元)与仓库到车站的距离(单位:km)成正比;每月土地占地费用(单位:万元)与(单位:km)成反比,当在距离车站5km处建仓库时,和的费用分别为1万元和8万元.(1)若使每月土地占地费用与每月库存货物费之和不超过7.2万元,则仓库到车站的距离(单位:km)应该在什么范围?(2)这家公司应该把仓库建在距离车站多少千米处,才能使得两项费用之和最小?并求出最小值.【答案】(1) (2)仓库到车站的距离为15km时,两项费用之和最小,为7万元【解析】【分析】(1)设,,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得到、的解析式,结合每月土地占地费用与每月库存货物费之和不超过7.2万元,即可得到不等式,求解不等式即可;(2)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设,,由题知:当时,和的费用分别为1万元和8万元,即,,解得,,所以,.若使每月土地占地费用与每月库存货物费之和不超过7.2万元,即,整理得:,解得,所以若使每月土地占地费用与每月库存货物费之和不超过7.2万元,则仓库到车站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单位:km).【小问2详解】由,当且仅当时,即时,等号成立,所以仓库到车站的距离为15km时,两项费用之和最小,最小值为7万元.18. 已知二次函数.(1)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相交于A,B两点,与轴交于点,且的面积为4,求实数的值;(2)若关于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求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答案】(1)或 (2) (3)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令和得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2)由题意化为恒成立,利用判别式法列不等式组求解即可.(3)分类讨论,,,,解不等式即可.小问1详解】令,则有,即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令,得点的坐标为,故的面积为,解得或.【小问2详解】不等式可化为,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必有,解得,故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小问3详解】不等式可化为,①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②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③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④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9. 已知集合为非空数集.定义:.(1)若集合,直接写出集合S,T;(2)若集合且.求证:;(3)若集合,记|A|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求|A|的最大值.【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3)676【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定义,直接计算集合;(2)根据两集合相等即可找到的关系;(3)通过假设集合,其中,求出相应的,通过建立不等关系,进而求出相应的值.【小问1详解】由已知,则.【小问2详解】由于集合,且,所以中也只包含5个元素. 因,即且,即,又,所以,所以,从而,此时满足题意,所以.【小问3详解】设满足题意,其中,则,,所以.因为,所以,又中最小的元素为0,最大的元素为,则,所以,所以.设,则,因为,可得,即,故的最小值为338,于是当时,中元素最多,即时满足题意.综上所述,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最大值是676.【点睛】方法点睛:新定义题型的特点是通过给出一个新概念,或约定一种新运算,或给出几个新模型来创设全新的问题情景,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联系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实现信息的迁移,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遇到新定义问题,应耐心读题,分析新定义的特点,弄清新定义的性质,按新定义的要求,“照章办事”,逐条分析、验证、运算,使问题得以解决.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