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三专题三第第3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专题三专题三整体感知整体感知2知识梳理知识梳理3合作探究合作探究4拓展深化拓展深化5随堂演练随堂演练6强化作业强化作业7情境导入情境导入1情情 境境 导导 入入•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让我们聆听着《春天的故事》,一起走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整整 体体 感感 知知•本课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确立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①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②国内:中国的__________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2)内容:•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计划多一点还是_______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__________,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________才是硬道理市场 市场 生产力 生产力 发展 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3)意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中共十四大召开•(1)时间: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2)内容:•①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②要求全党集中精力把__________搞上去•(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建设经济建设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内容: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中共十五大(1997年)•(1)内容:•①确立___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上•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⑤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 控制力 控制力 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2)意义:•①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__________和认识深化•②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想解放思想解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体生产目的实现共同富裕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运行手段国家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市场调控为主,容易引起经济危机联系都是一种自主经济、平等经济、竞争经济、开放性经济合合 作作 探探 究究•【史料】•材料一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
只要是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材料二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问题】•(1)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包含着怎样的基本思想•(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三的思想又有什么发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邓小平的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否一致为什么?•【提示】•(1)否定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生产力•(2)发展: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和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说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3)观点:一致理由:邓小平这些言论的核心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拓拓 展展 深深 化化•关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1.建立的背景•(1)国际方面•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吸取教训,以便健康地成长•(2)国内方面•①中国的改革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人们对于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而争论不休•②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2.建立的过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摆脱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的观念•(2)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3)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4)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5)1997年,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创新,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特点•(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4.意义•(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2)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其他国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2014·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答案】 A•【解析】 下海经商,从事的是私营商业,下海潮体现了大家顺应改革潮流的一面;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强调的是所有制结构,和题干意思不符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有两个: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也不符合题干的意思;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从1978年后就开始了,故选A随随 堂堂 演演 练练•1.(2014·苏州)漫画《狙击中国鞋》形象地反映了欧盟各国联合对来自中国的鞋产品进行狙击抵制,这在客观上体现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和市场化经营。
与中国“走向世界”和“市场化经营”相对应的时间分别是( )•A.1978、1992 B.1978、1984•C.1984、1997D.1984、2001•【答案】 A•【解析】 “中国走向世界”指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市场化经营”指的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答案选A•2.(2014·天水)“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上述观点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A.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深化改革开放将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答案】 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邓小平的一系列讲话为中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使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故应选B•3.(2014·天津一百中学)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D.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答案】 A•【解析】 分析各个选项,B项所述是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而C项所述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到1992年以前坚持的政策。
D项是建国初期形成的经济模式,联系史实,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为A•4.(2014·济南一模)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股票(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C.计划经济的盛行•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答案】 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反映,股票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表现故二者的并存体现了当时的上海经济管理体制的多样化A、C、D三项均无法全面体现材料内容•5.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A.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B.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促进•C.对非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肯定•D.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答案】 C•【解析】 十五大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占主导地位强强 化化 作作 业业(点此链接)(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