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25课古诗两首《古朗月行》教案

1810****63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58KB
约5页
文档ID:211007885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25课古诗两首《古朗月行》教案_第1页
1/5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25课古诗两首《古朗月行》教案 以下教案内容是我区教师利用假期完成的,如能给您的教学工作带来帮助,是我们的期望,但不用做其他商业用途,敬请您遵守,并欢迎您的指教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朗、呼、疑、镜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材说明 《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诗,全诗16行,课文节选其前4行诗句的意思是:年幼时不认识月亮,称它为白色的玉盘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镜子,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云间以神话般的想象,赞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 掌握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建议 一、谈话导入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叶圣陶爷爷写的《小小的船》,还记得吗? 2.学生背诵《小小的船》 3.叶圣陶看到弯弯的月亮想象成了小小的船,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看到了圆圆的月亮他想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古朗月行》板书:古朗月行) 设计意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而且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课件范读古诗 刚才的录音怎么洋,只要你认识这些朋友,你就成功了一半出示生字:朗、识、玉、盘)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给学生带来第一次对课文韵律美的熏陶,又激起学生赛读的自信心,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生字的目的 2.简介 出示课件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了解李白 三、图文结合,感悟、理解古诗 过渡:同学们都能把古诗读准确、通顺了,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李白一起去观赏美丽的月亮 1.学习第一句诗 (1)观察、想象、描述图画电脑出示:白玉盘与月亮的图片,使学生直观的理解比喻 师: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小李白把月亮叫作了什么?请同学们动笔划一划古诗中哪两行诗是描写这幅图的 师:为什么小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 (2)图文对照读第一句诗 2.学习第二句诗 过渡: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玉石的盘子,可好像不像盘子,瞧,月亮更像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中划出描述这幅图的诗句 (1)学生观察瑶台镜与月亮的图片。

(2)图为对照第二句话 出示全诗诗意: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又以为它是梳妆用的镜子,飞到蓝蓝的云上了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来把古诗读好结合图画) (1)学生根据课件读古诗 (2)教师范读要求注意听老师读,划出停顿和重音 (3)学生练读 (4)赛读按照划出的停顿和重音让学生自评、互评 (5)学了这首古诗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将不再是"小和尚念经而是根据语言和意像的联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3. 出示全诗诗文,师配乐朗读,生自读 4 .课后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巩固全课知识,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古朗月行》原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此诗开头描写月亮的形状,接着写了关于月亮的传说,最后叹息月蚀后朗月不再可欣赏。

诗人用比拟的手法,对唐玄宗晚年沉迷声色,朝败,表示了忧虑和沉痛 四、参考资料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四川江油,因此他一直把四川认作自己的故乡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有名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艰难,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诗歌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古朗月行》是一首乐府诗原诗16行8句,为适合小学生阅读,只摘用了前4行作为课文因诗人鲍照曾著有《朗月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板书设计: 古朗月行 朗 识 玉 盘 白玉盘月亮 瑶台镜月亮 第 5 页 共 5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