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考研数学复习高等数学一元函数积分学 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 2022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根本性质根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根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Newton –Leibniz)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朴无理函数的积分反常(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 2022考试要求 1. 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2. 掌管不定积分的根本公式,掌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管换元积分与分部积分 法 3. 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朴无理函数的积分 4. 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 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 掌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功、引力、压力、质心、形心等)及函数的平均值 第一节一元函数积分学之一(原函数) 一、 原函数的概念及其等价描述 1.概念:设有函数和可导函数,假设对区间上的任何一点,都有,那么称为在区间上的一个原函数。
构成的全体原函数,叫做的不定积分,记为: 2.原函数的性质: ●,且原函数确定是连续函数; ●验证是否为的原函数,分两步 第一步:在区间上是否连续; 其次步:验证是否成立 ● 当连续时,那么确定有原函数,且,由于 ● 当存在第一类休止点时,那么确定没有原函数,;当存在其次类休止点时,那么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原函数 ● 当连续时,那么确定有原函数,且可以写成;当不连续时,却不确定是的原函数,但在区间内必连续 ●连续奇函数的原函数为偶函数;连续偶函数的原函数为奇函数与常数之和 二、 与原函数有关的题型 【例 1】设为的原函数,求 解: 【例 2】以下命题不正确的是 解:根据原函数的定义有:,鲜明正确但读者要快速判断领会其余三个错在哪里 【例 3】设是在区间上的原函数,那么 解:由于,故,但未必有界,例如:在上的原函数是,而在上就无界应选 【例 4】设,在区间连续,那么在上 解:只有奇函数的原函数才确定是偶函数,偶函数的原函数可能是奇函数,也可能不是,鲜明和都是偶函数,故不正确,而 的一个原函数为,而 故为奇函数,所以正确。
【例 5】设是在区间的一个原函数,那么在在上 解:,故必连续,必存在原函数,故正确 【例 6】,那么的原函数是: 解:中在点不连续,故都不是的原函数,不得志,故也不是的原函数,因此正确 【例 7】,那么: 解: 不正确,理由在的分析中 对此题我们有: 鲜明,是连续的但是: 故不正确 【例 8】那么在内以下正确的是: 解:可以验证为的其次类休止点,由于: ,故为的其次类振荡休止点,可能存在原函数 又: 其次节一元函数积分学之二(不定积分与变限积分的计算) 一、“三基”内容: 1.根本定义与概念 1)不定积分定义:对任一,可导函数的导函数为,即;那么称为的原函数全体原函数的集合称为上的不定积分,记为:连续函数确定存在原函数和具有有限个其次类休止点的非连续函数可能存在原函数,具有第一类休止点的非连续函数不成能存在原函数 2)变限积分定义:在原函数存在的条件下,由不定积分定义衍生而来 由于是某一个概括函数,由莱布尼茨公式得: 可见:变限积分可以视为不定积分的某一个原函数 ●变限积分的求导方法: 3)重要结论: ●离散点不构成区间,但可以构成函数的定义域;如,它的定义域就是离散点,没有定义区间,故没有原函数(留神:对于一范围,假设是区间,那么成立,不成立;假设是定义域,那么都成立。
一切初等函数在它的定义区间必连续,故必有原函数;但在其定义域内就不确定,由于定义域不确定包含区间) ●属于反常积分范畴,一般不定积分或定积分的结论不适合反常积分,由于4个一维积分:不定积分、变限积分、定积分和反常积分是四种类型的积分,不成视为同一积分的不同特殊情形 ●通常我们商定原函数的存在要认为是二者定义域的公共片面;如,公共片面为,的公共片面为 ●初等函数的原函数不确定为初等函数,如初等函数的原函数不是初等函数; ●原函数不唯一,它们是只差一个常数的函数族,如:; ●为连续的奇函数为偶函数; 为连续的偶函数为基函数 但不能说为连续的偶函数,那么为奇函数,由于,存在常数; 为连续的周期函数为周期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2.务必记住的18个根本积分公式: 评注带不定参数的积分要考虑各参数的取值处境,分别议论,如: 陈氏积分公式: 证明如下: 二、积分技巧与方法 评注积分计算四大总纲领: ①利用上述18个积分公式及其逆向思想,把被积函数整体或其片面凑全微分; ②分部积分; ③换元(三角换元、倒换元、指数换元、根式换元和特殊换元见【例27】)。
④积分技巧的本质:积分困难主要是由于被积函数存在分母和根号,如何完全或片面去掉这两个东西就是我们开发求解积分技巧的源泉,详见【例9】分析,其余例题类推 1、利用加减乘除函数及原函数凑微分 【例9】设,求 解:令,那么,于是 评注此题解到的后续计算是关键,按照积分总纲领,去掉分母还可以写成: 往下计算特别困难,不成取按照积分总纲领也可以去掉根号,即令,从而: 但计算过程繁琐得多所以,快速探索到最正确解法就需要读者多做练习多斟酌总结 【例10】 解: 【例11】 解一: 解二: 读者可以验证,两种结果只差一个常数 【例12】 解: 【例13】 解: 【例14】 解: 【例15】 解:留神到: 【例16】 【例17】 【例18】求 解:由有: 【例19】设连续,且,求 解:令 2、回归法 【例20】求 解: 【例21】设连续,且,求 解:易知: 【例22】设,求 解:设,两边同时取积分得 3、待定函数法 【例23】求 解:设,两边求导得: 上式很轻易看出,是它的一个特解,根据定积分的定义,故 4、相关积分法 【例24】求 解: 5、换元法(留神:凑微分和换元法是计算积分的两大核心而普遍的技术) 5.1 三角换元 ●三角换元 ____去根式 ●三角换元____万能公式 留神:三角万能代换只有在没有其他简朴方法可用时才使用,实际上三角万能代换后计算 量很大。
如,如用三角替换反而繁琐 ●三角换元____和差化积或积化和差 ●三角换元____倍角公式 评注:不管引用何种三角替换,其本质是去掉根号和化简,从这个意义上读者根据概括题型要广义使用 【例25】 解:三角换元法: 【例26】 解:三角换元法:令 5.2 倒换元 【例27】 5.3 指数或根式换元,如: 【例28】求 【例29】求 解:令,才可以同时去掉两个根式 5.4 特殊换元 【例30】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