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乒乓训练十二(九)oc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38KB
约5页
文档ID:211914731
基础乒乓训练十二(九)oc_第1页
1/5

基础乒乓训练十二式(九)当我们掌握了弧圈球技术以后,对上旋球已经有很清晰的认识通常我们拉弧圈球是作为一种进攻手段,毕竟在进攻过程中,加强对球的摩擦可以提高回球的稳定性,还可以增大 回球的威胁但是当对方拉弧圈球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防守呢?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首 先应该练习近台的防守技术近台挡弧圈球是最常见的一种防守方式也是比较稳健的一种 防守方式近台挡弧圈球的技术动作十分简单,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挡弧圈,都与我们之前讲过的 正手攻、反手攻的技术动作有相同之处很多业余爱好者在防守时的技术动作总是走极端, 要么动作过大,过于松散;要么动作过紧,全身僵硬这些都会造成防守失误其实防守真 正的要诀就是:身体放松、重心稳定、判断旋转、调整拍形、找准击球点要想提高防守的 命中率,必须要多加练习,体会克服来球旋转的感觉,提高制造旋转、控制旋转的能力横板反手平挡弧圈球这一次我们重点说说反手平档弧圈球,由于在比赛中,大多的相持球都集中在反手半台, 尤其是对方的进攻多盯住自己的反手位,因此,提高反手第一板防守的命中率极其重要对 业余爱好者来说,防守技术是基本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必须加强防守技术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应当提高自己的击球手感,了解回球的弧线原理,要保证回球的弧线低 平,落点合理,尽量遏制对方的连续进攻,自己的反攻创造机会。

准备姿势反手平挡弧圈球时的准备姿势与反手快拨的准备姿势几乎一致首先要将身体重心放低, 站位可以稍稍靠后,两脚的宽度稍宽,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上身略微前倾,如图B1中所示, 两腿微微弯曲,以两脚的前脚掌内侧支撑住身体,使身体重心更为稳定在击球前,前臂自 然抬起,大臂自然贴近身体,右肩充分放松反手平挡弧圈球注重于借对方来球的力量球,因此身体重心的稳定性极为重要,整个身体就好像“炮台”一样,这样才可以顶住来球,保证手臂动作的稳定性,并且还可以提高回 球的速度引拍反手平挡弧球时的技术动作相对稳定,其引拍的动作相对较小,由于对方进攻时的速度较快,还具有一定的上旋,因此在防守时一定要抓住来球的上升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 减小引拍的幅度在进行防守之前,首先要精确地判断来球的具体落点,通过步法的调节, 先将身体移动到最佳位置如图B2中所示,当来球即将落台时,前臂向怀中稍稍内收,前臂 的位置几乎与球台端线平行,此时的大臂依然保持稳定,球拍正对来球业余爱好者需要注 意,当对方进攻出手时,要先将身体重心稍稍压低,增大两腿弯曲的幅度,并且将上半身略 微前倾,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引拍过程击球初学者在练习反手平挡弧圈球时,可以先体会借力的感觉,并且要找到手脚动作协调一 致的方法,当来球即将落台时,我们通常运用跨步来调节准确的站位,此时应注意身体重心 的高度不能过于上下起伏,上半身必须保持稳定,手臂依然保持内收状态,不能急于出手迎 球,当来球落台弹起后,将前臂向右前方慢慢展开,来球的上升期触球。

此时的拍形保持下 压状态,手腕稍稍内收,并没有明显的外展动作如图B3-B4中所示,在击球过程中,身体 重心会自下向上抬高,但两腿依然保持弯曲的状态在触球瞬间,右肩以及大臂有稍稍向前 送出的动作,前臂向外展开的幅度很小,手腕也相对稳定,因此整个上半身的击球动作是极 为稳定的很多业余爱好者在反手平挡弧圈球时,整个手臂的 动作过大,因此会错过来球的上升期,使击球点过晚,被来球顶住,过大的手臂动作会导致回球极不稳定还有些爱好者在防守时站位离球台过远, 因此总会将手臂尽力向前伸,这样会导致手臂与身体脱节,还会导致手臂肌肉过于僵硬,在 击球时,手臂失去了 “弹簧”的作用,无法缓冲来球的力量,因此根本体会不到控制球的过 程由于来球具有一定程度的上旋,因此我们要调节好拍形,用来克服对方的旋转,控制好 回球的弧线高度如果来球的上旋较为强烈,我们应当压低拍形;如果来球的旋转并不十分 强烈,我们可以将拍形稍稍立起下压拍形可以直接克服来球的上旋但是很多爱好者在防 守时明明调整了拍形,为什么还总是失误呢?在这里我们提到另一个防守的要点一击球点 通常我们在防守上旋球时都在来球的上升期,来球的旋转越强,击球点就越早。

如果来球的 上旋极强,我们应该在来球刚刚跳起时击球,同时还要尽量压低拍形,这是防守加转弧 秘诀还原在防守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还原,因为防守不是最重要的得分手段,我们应该养成防守 转攻的意识,因此在击球后,应该先将手臂还原、放松、右肩也要同时还原身体重心要快 速降低,还原至进攻的状态在防守过程中,我们要随时观察对方的动态,一旦出现机会,要毫不犹豫地占据主动 所以我们每防守一板球,都要快速还原,做好随时进攻的准备要注意两脚的位置,保证左 脚在前,右脚在后直板反手平挡弧圈球直板反手平挡弧圈球的技术动作与反手推挡的动作要领略有不同直板选手在反手推挡 时,前臂的动作幅度稍大,击球点一般在来球的上升期,既要借用来球的力量,还要靠自己 发力,以此提高回球的速度和力量,而在反手防守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强调借力,要能够 顶住来球,下面我们来介绍反手平挡弧圈球的一些要点准备姿势 反手平挡弧圈球时首先要将身体重心放低,两脚的前后差距可以大一些,使身体更为倾斜,这是因为直板在反手防守时主要依靠腰部的力量,要通过腰部的小幅转动顶住来球如 图D1中所示,两腿应微微弯曲,以两脚的前脚掌内侧支撑住身体在击球前,前臂自然向上 端起,大臂自然贴近身体,右肩稍低。

引拍与反手推挡的引拍动作基本相同,击球前靠腰部向后转动实现引拍过程,此时大臂要贴 近身体稍稍向后拉,同时向后小幅收缩与反手推挡不同的是,防守时的腰部转动幅度较小很多爱好者在引拍时,前臂的收缩幅度过大,大臂向后拉得过多,这就会让手臂与身体 脱节还有些爱好者引拍时,随着腰部向后转动,右肩会无意识地向上抬起,这种动作容易 错过准确的击球点因此请大家在练习时,尽量将右肩放松并稍稍沉低图D2中,示范者的右肩稍高,而前臂没有端起来,位置过低,这些都是大家容易出现问题击球直板反手平挡弧圈的原则就是要用腰击球,用身体击球,腰部的运用非常重要我们在 引拍的过程中,手臂的动作很小,几乎都是靠腰部向后转动来积蓄力量,让出击球空间当来球将要落台时,腰部开始向回转动,在来球的上升期触球根据来球的旋转强度, 我们要适当调整击球点比如来球的上旋比较强烈,我们应该在上升前期击球,如果击球点 过晚,来球的旋转会越来越强,此时击球很难克服来球的上旋,容易造成出界当来球的上 旋不太强烈时,我们可以在上升期或后期击球,此时更容易保证回球的力量和弧线与横板反手平挡一样,直板反手挡也要注重拍形的调节,如果来球的上旋较为强烈,应 当压低拍形;如果来球的旋转并不十分强烈,可以将拍形稍稍立起。

直板反手平挡弧圈球也可以推出有威胁的球由于直板的腰部转动很灵活,而防守时又 着重运用了腰部的力量,因此只要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来球的具体落点,提前引拍,增大转腰 的幅度,这样可以在防守时主动发力,加之借用来球的力量,就可以推出力量很大的球业余爱好者在练习时,可以循序渐进,先小幅度转腰,主要靠借力回球防守时,一定 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调节,跟反手推挡相同,也要有重心交换,重心从右脚转向左脚,身体向 前迎球在防守时,应该水平向前发力,甚至有一点从上向下发力的动作,前臂向前送出的 动作很小,整体的动作感觉十分紧凑如图D4所示,在击球时肘部的位置比较靠前,整个前臂端平,保持在身体前方此时, 身体相当于一个稳定的“炮台”,可以很容易地顶住来球业余爱好者一定要注意前臂的位 置,很多爱好者习惯于将手臂向后拉,前臂只有一小部分在身体前面,因此手与身体的间距 过近,失去了手臂动作调节的空间只有将整个前臂放在身体前面,才可以起到“弹簧”的 作用,当来球力量很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前臂的收缩来进行缓冲反手平挡弧圈球的注意事项很多业余爱好者在练习反手防守技术时,会出现各 种各样的问题:■ 重心不稳,脚下没“根”,总是通过手臂的动作去 “撞”球。

■ 引拍动作过大,导致击球点太晚■ 身体离球台过远,在来球的下降期或最高点击球■ 对来球的旋转强度判断失误,拍形调整出现问题■ 手臂离身体太近,失去了动作调节空间■ 发力方向过于向上,导致回球出界示意图提示组图C和D中,业余爱好者的动作示范中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身体重心过高,右肩在引拍时抬起,起手位置过低,发力方 向过于向上,前臂送出的距离过大这些都是业余爱好者容易出现的问题,希望大家在训练 中多加注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