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吧大考卷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鸦片战争随堂作业岳麓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5KB
约8页
文档ID:466651409
试吧大考卷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鸦片战争随堂作业岳麓_第1页
1/8

第12课 鸦片战争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 虎门销烟1.某学校组织了一次爱国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带领学生参观了右图所示纪念碑在这里,老师会着重讲解哪个历史人物(  )A.林则徐 B.洪秀全C.孙中山 D.琦善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中的“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可知,该纪念碑是为纪念虎门销烟而设立的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量鸦片,故答案为A2.以下对英国对华走私鸦片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破坏了中国“男耕女织”的传统经济结构B.加重中国民众的生活负担和政府财政危机C.英国为维护鸦片走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D.有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的持续增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走私鸦片的影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鸦片走私并未破坏中国“男耕女织”的传统经济结构,排除A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旨在打开中国市场,故C项不正确;鸦片走私不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故D项不正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加重中国民众的生活负担和政府财政危机,故B项符合题意3.1839年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A.是充分考虑到鸦片走私对中国民众的危害B.说明林则徐是当时最有才干的大臣C.客观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D.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爆发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运用能力,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维护了民族利益,打击了列强的鸦片走私活动。

4.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②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③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由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故答案为B知识点二 《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5.西方媒体曾批评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说“中国贸易是一种垄断贸易;广州,是一个帝国对外贸易垄断的港口;行商是地方上的垄断者……”这一局面被打破始于(  )A.17世纪后期 B.18世纪晚期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答案:C解析:西方媒体批评的主要是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以后,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对外贸易垄断的局面被强行打破故本题选C6.历史题材的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立场和思维角度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  )①漫画的作者可能是中国人 ②《南京条约》是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 ③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中的胜败 ④作者意在表达对外国侵略的不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结合漫画中英国人手里拿着枪以及清朝官员大汗淋漓等内容可知,该漫画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质,即清政府是在鸦片战争战败的前提下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的。

据此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7.1844年,英国怡和洋行的一支满载茶叶的船队来到中国,它可以在下列哪些城市进行合法通商贸易(  )A.宁波、上海 B.杭州、福州C.厦门、重庆 D.苏州、广州答案:A解析:关键信息是“1844年”“通商贸易”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故该船队可以在上述五个城市进行合法通商贸易故选A项8.据《大清律例》规定:“化外人有犯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C.法国 D.俄国答案:A解析:《大清律例》规定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按清朝法律制裁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中,英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最早打破了这一规定,据此可知该国家是英国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道:“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此处的“划时代”的含义主要是(  )A.中国第一次遭到外国的武装侵略B.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英国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答案:D解析:结合时间“1840年”可知这与鸦片战争有关,再结合关键词“划时代”可知陈旭麓此处强调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入近代社会,答案为D项。

A项说法错误,早在清初康熙帝就进行了抗击俄国的战争;B项侧重于体现清政府丧权辱国,不能体现“划时代意义”;C项说法错误10.从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性的影响是(  )A.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B.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日益封建化C.思想界出现“西学东渐”态势D.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答案:D解析:世界政治文明的潮流在19世纪突出表现为民主战胜专制,民族独立作为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世界潮流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进入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时期知识点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11.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得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英国提出修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以后,发动了(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依据题干时间“1854年”及“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失望”“英国提出修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可知,英国随后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答案为B12.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惊奇地发现:“作为东方泱泱大国的中国,其消费能力竟比不上一个小小的洪都拉斯,而且从人均消费额来看洪都拉斯竟然是中国的1 246倍。

使英国人“惊奇”的真正原因在于(  )A.中国人民购买力低B.中国政府抵制洋货C.找不到发动新战争的借口D.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尚未实现答案:D解析:英国人惊奇的是中国市场的“人均消费额”非常低这一现实,这与他们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的初衷相去甚远,因此可知D项正确人均消费额低不能说明购买力低,A项错误;B、C项说法与设问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材料二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材料三 1829年,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公开演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

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则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1)材料一中“奇耻大辱”和材料二中的“侮辱”是指什么,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三体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二中的哪些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因?(3)有人说: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①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②目的:寻找战争借口,推卸战争责任,掩盖战争罪行2)①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②材料一:“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材料二:“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3)不同意因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权益,即使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也会制造其他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二 鸦片战争期间,一清军将领想出一个对付英国军舰的办法,在猴子尾巴上挂上鞭炮,然后扔到军舰的甲板上结果找不到一个可以把猴子扔到英国军舰上的人材料三 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

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1)材料一反映了乾隆皇帝怎样的“华夷”观念?对中国有何影响?当时英国处于何种发展状况?(2)据材料二、三说明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答案:(1)观念:天朝上国(华夏至上)影响:闭关锁国,愚昧无知,发展落后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2)封建专制的清朝愚昧落后、腐朽无能3)鸦片战争使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39年3月,林则徐曾经召集广州的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名学子入贡院“考试”,试题中包含的问题有“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零售商、过去禁烟弊端以及禁绝之法”由此可知(  )A.禁烟已成为社会共识B.林则徐主持全国的科举考试C.清末知识界关注社会问题D.林则徐为禁烟运动做准备工作答案:D解析:A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结合题干中林则徐召集三大书院的学子考试可知这不是全国范围的科举考试,排除B项;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结合题干中关键词“林则徐”“鸦片”“弊端”“禁绝之法”等可得出D项正确。

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答案:B解析: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应抓住其工业革命的完成需开拓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必然产物,因此费正清这一观点没有揭示鸦片战争的实质3.1792年,英国借口给乾隆皇帝祝寿,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访华使团来到中国,并趁机提出如下要求:划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住,将几个城市开口通商,英国货物免征税或少征税这些要求(  )A.乾隆皇帝当场答应以示恩宠B.鸦片战争以后基本得到满足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得到满足D.八国联军侵华以后得到满足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马戛尔尼的要求基本得到满足,故选B4.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材料实质上是在(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答案:B解析:由“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知作者强调失败后的改革和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