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史 九年级(下)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86MB
约34页
文档ID:46952384
历史 九年级(下)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_第1页
1/34

第第1 1课课 俄国向何处去俄国向何处去授课人:追风捕影授课人:追风捕影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呢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呢? ? 材料材料1 1::186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 种种 类类增增 长长 棉纺织品棉纺织品76%76% 生生 铁铁190%190% 熟熟 铁铁116%116% 煤煤 炭炭131%131% 铁铁 路路增加到增加到3200032000千米千米1861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年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材料材料2 2::18611861年改革后,俄国经济状况及世界地位年改革后,俄国经济状况及世界地位• • 农业人口占全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80%;; • • 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42% • • 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1/11,, 德国的德国的1/81/8,英国的,英国的1/61/6,法国的,法国的1/51/518611861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依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依 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呢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呢? ?18611861年改革之后,俄国的政治和经济年改革之后,俄国的政治和经济 是怎样的?农民和工人的地位如何?是怎样的?农民和工人的地位如何?• • 保留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保留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政治)(政治) • • 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满足 • • 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矛盾尖锐(经济)(经济)思考思考 俄国在俄国在““一战一战””的状况的状况材料材料 3 3::• •19141914年年—1917—1917年,俄国有年,俄国有15001500 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 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 天工作天工作1010小时以上小时以上• •至至19171917年,俄国约有年,俄国约有150150万人死万人死 于战争,于战争,400400多万人伤残多万人伤残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时间时间罢工罢工次数次数参加参加人数人数 1914.8-121914.8-12月月6868次次3.53.5万万1915191510001000次次5454万万1916191615001500次次100100万万“ “一战一战””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

列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列 宁曾经说:宁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 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一、二月革命一、二月革命背景:背景:时间:时间: 主力:主力: 结果:结果:性质:性质: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激化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激化 了社会矛盾了社会矛盾 19171917年年3 3月月 工人、士兵工人、士兵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政权,出现了两个政权 并存局面并存局面 ( (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 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说明临时说明临时 政府是资产阶政府是资产阶 级和地主阶级级和地主阶级 的政权的政权七月流血事件七月流血事件二、二、“ “阿芙乐尔阿芙乐尔” ”号巡舰号巡舰攻占冬宫攻占冬宫“ “阿芙乐尔阿芙乐尔” ”号巡舰号巡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 1、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 1)背景:)背景:((2 2)任务:)任务: ((3 3)时地:)时地: ((4 4)领导:)领导: ((5 5)主力:)主力:19171917年年3 3月,月,““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推翻了沙皇专制 统治,(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统治,(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 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①①执政执政的临时政府的临时政府 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继续一战),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继续一战), 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②②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 党的领导人列宁回来领导革命党的领导人列宁回来领导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19171917年年1111月月7 7日日( (俄历俄历1010月月2525日日) ),彼得格勒,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党(列宁)布尔什维克党(列宁)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6 6)经过:)经过: ((7 7)特点:)特点:((8 8)结果:)结果:1111月月6 6日夜,列宁在总指挥部日夜,列宁在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斯莫尔尼宫 领导起义领导起义7 7日,在日,在““阿芙乐尔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号巡洋舰的 炮声中,起义队伍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炮声中,起义队伍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冬宫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建立了世界,建立了世界 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人民委员 会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 国范围内建立。

国范围内建立彼得格勒武彼得格勒武 装起义为什么能装起义为什么能 取得胜利?取得胜利?• •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 党的正确领导;党的正确领导; • • 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2 2、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1 1)政治)政治::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2 2)经济)经济:: ①①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 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②②颁布颁布《《土地法令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皇,没收地主、皇 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3 3)外交)外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 次世界大战;次世界大战;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要求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要求。

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内容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内容 名称名称时间时间性质性质革命任务革命任务结果结果 二月二月 革命革命19171917年年 3 3月月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革命推翻沙皇推翻沙皇 统治统治两个政权两个政权 并存并存十月十月 革命革命19171917年年 1111月月无产阶级的社无产阶级的社 会主义革命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推翻资产 阶级临时阶级临时 政府政府建立人民建立人民 委员会委员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 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毛泽东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俄国十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俄国十 月革命的发生,对中国革命月革命的发生,对中国革命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 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 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图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图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 主义的部分书刊主义的部分书刊性质: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 主义革命。

主义革命地位:地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作用:作用:打击了打击了……;推动了;推动了……;鼓舞了;鼓舞了……4 4、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 遭到严重破坏1920年的工业总产值只等于战 前的30%,钢产量只相当于战前的 4.6%,生铁 只有战前的 3%左右67%的铁路毁于战火人 民生活必需品如面包、衣服和肥皂这样起码的 物品都十分匮乏很多人经常挨饿情景研究情景研究 苏俄面临的最紧迫苏俄面临的最紧迫 的任务是什么的任务是什么? ? 三、三、“ “退一步退一步” ”,,“ “进两步进两步” ”我们计划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 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 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 ──列宁列宁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指的是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2)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艰苦的战争时期,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在艰苦的战争时期,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 了敌人,巩固了政权但是,人民群众不满,造成生产力了敌人,巩固了政权但是,人民群众不满,造成生产力 破坏,社会不稳定破坏,社会不稳定 ((3 3)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首要任务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首要任务 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1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和平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和平时期, 不能继续实行了不能继续实行了 背背 景:景:①①国内战争结束,进入和平时期;国内战争结束,进入和平时期;②②苏维埃政权的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是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恢复经济;;③③农民对农民对“ “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强烈不满政策强烈不满2 2、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1913—19251913—1925年苏俄经济发展情况年苏俄经济发展情况12012010010080806060404020200 0谷物产量谷物产量工业总产量工业总产量19251925年年19131913年年 19201920年年原因: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原因: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说: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 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而现 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 拐杖走动了!拐杖走动了!” ”作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点: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感悟:感悟: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新经济政策的作用、特点、感悟新经济政策的作用、特点、感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农业 方面方面工业工业 方面方面商业商业 方面方面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