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六章 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安全技术措施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安全技术措施 失去控制的燃烧和爆炸会引起火灾与爆炸事故,威胁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综合治理综合治理”的原则第一节 防火防爆措施1、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与思路(P168)引发火灾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能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引发爆炸的条件是:爆炸品(内含还原剂和氧化剂)或可燃物(可燃气、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起爆能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如果我们采取措施避免或消除上述条件之一,就可以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这就是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 在制定防火防爆措施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虑: (1)预防性措施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我们可以把预防性措施分为两大类: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物质条件(即点火可燃物与氧比剂的结合)及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能量条件(即点火或引爆能源),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发火(引爆)的可能性 (2)限制性措施即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限制其蔓延扩大及减少其损失的措施如安装阻火、泄压设备,设防火墙、防爆墙等 (3)消防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措施,在万一不慎起火时,能及时扑灭。
特别是如果能在着火初期将火扑灭,就可以避免发生大火灾或引发爆炸从广义上讲,这也是防火防爆措施的一部分 (4)疏散性措施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建筑物、飞机、车辆上设置安全门或疏散楼梯、疏散通道等当一旦发生较大火灾时,能迅速将人员或重要物资撤到安全区,以减少损失 二、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二、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P169))预防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火灾爆炸事故(以下简称火爆灾害以下简称火爆灾害)的措施分为两大类:的措施分为两大类: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物质条件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物质条件(即可燃物与氧化剂的结即可燃物与氧化剂的结合合)以及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能量条件以及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能量条件(即点火或引爆能即点火或引爆能源源) 1.消除导致火灾爆炸灾害的物质条件(消除导致火灾爆炸灾害的物质条件(P169))• ①①按物质的性质采取措施按物质的性质采取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应首先考在生产过程中,应首先考虑改进工艺,尽量以危险性小的物料代替危险性大的虑改进工艺,尽量以危险性小的物料代替危险性大的物料作生产中的原材料,并应尽量减少危险物料的用物料作生产中的原材料,并应尽量减少危险物料的用量和储存量。
量和储存量•②②系统的密闭和负压操作系统的密闭和负压操作 把可燃气体、液体或粉尘放把可燃气体、液体或粉尘放在密闭容器或设备中储存或操作,可以防止空气侵入在密闭容器或设备中储存或操作,可以防止空气侵入容器或设备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也可以防止气体或粉容器或设备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也可以防止气体或粉尘逸出,使生产环境内可燃物浓度超过爆炸下限而形尘逸出,使生产环境内可燃物浓度超过爆炸下限而形成系统•③③通风除尘通风除尘 尽管对容器、设备、管道采取很多密尽管对容器、设备、管道采取很多密封措施,但实际上总会有部分可燃气体、蒸气或封措施,但实际上总会有部分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泄漏的厂房内可燃物的密度大多比空气大,粉尘泄漏的厂房内可燃物的密度大多比空气大,它们往往会积聚在地面附近,使某一区域的浓度它们往往会积聚在地面附近,使某一区域的浓度进入爆炸范围形成危险采取通风除尘措施,可进入爆炸范围形成危险采取通风除尘措施,可以降低空气中的可燃物含量,一般应降到少于或以降低空气中的可燃物含量,一般应降到少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等于爆炸下限的1//4•④④设置可燃气(蒸气、粉尘)浓度检测报警仪器设置可燃气(蒸气、粉尘)浓度检测报警仪器•⑤⑤惰性气体保护惰性气体保护 生产中常见的惰性气体有生产中常见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在爆炸性混合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在爆炸性混合物中充人惰性气体,可以缩小爆炸范围,直物中充人惰性气体,可以缩小爆炸范围,直到成为非爆炸性混合物,并能制止火焰蔓延到成为非爆炸性混合物,并能制止火焰蔓延•2.消除或者控制点火源(消除或者控制点火源(P171))•常见点火源可以分为四大类常见点火源可以分为四大类•((1)机械火源:如摩擦、撞击、绝热压缩)机械火源:如摩擦、撞击、绝热压缩等2)热火源:高温表面、热射线(包括日)热火源:高温表面、热射线(包括日光)等3)电火源: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电火源: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等4)化学(或物理)火源:明火、化学能、)化学(或物理)火源:明火、化学能、发热自燃等发热自燃等 控制上述点火源的措施(控制上述点火源的措施(P171-178))(1)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2)防止因可燃气绝热压缩而着火防止因可燃气绝热压缩而着火3)防止高温表面引起着火防止高温表面引起着火 (4)热射线热射线(日光日光) (5)防止电气火灾爆炸事故防止电气火灾爆炸事故 (6)消除静电火花消除静电火花 (7)预防雷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预防雷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8)防止明火防止明火三、防火防爆设备三、防火防爆设备 ((P173))•防火防爆设备可以分为阻火装置(设备)与防爆泄压装置防火防爆设备可以分为阻火装置(设备)与防爆泄压装置(设备)两大类(设备)两大类v 第二节第二节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P176略)略)v一、压力容器的分类(一、压力容器的分类(P177))v二、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二、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P177))v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P178))v1.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基础工作(P178))v2.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P179))v3.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P180))v4.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P180))v四、压力容器安全运行四、压力容器安全运行((P180))v五、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五、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P184))v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P185))第三节第三节 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P186))一、电气事故的类型(一、电气事故的类型(P187))1、触电事故、触电事故2、静电危害事故、静电危害事故3、雷电灾害事故、雷电灾害事故4、射频电磁场危害、射频电磁场危害5、电气系统故障危害、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二、触电防护技术(二、触电防护技术(P187))•(一)触电事故的种类(一)触电事故的种类 P187•1.局部电伤局部电伤•(1)电烧伤电烧伤 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分为电流灼伤和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
电弧烧伤 •(2)皮肤金属化皮肤金属化 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皮肤金属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3)电烙印电烙印 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4)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损伤 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5)电光眼电光眼 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线对眼睛的伤害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2.全身性电伤(全身性电伤(P188))•遭受电击后,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遭受电击后,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脏、肺等心脏、肺等)和系和系统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受到破坏,甚至导致死亡。
的正常活动受到破坏,甚至导致死亡•(二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P188))•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电击、电伤和电磁场生理伤害等三种形式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电击、电伤和电磁场生理伤害等三种形式•2.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P188))•1、电流大小的影响、电流大小的影响•2、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3、电流流经途径的影响、电流流经途径的影响•4、电流频率的影响、电流频率的影响•5、人体状况的影响、人体状况的影响(三)触电的形式与原因((三)触电的形式与原因(P189)) •1.触电形式触电形式((P189)) •((1)单相触电)单相触电 是指人在地面或其它接地体上,人体的是指人在地面或其它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的触电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的触电 •((2)两相触电)两相触电 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时的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时的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是指人进入接地电流的散流场时的是指人进入接地电流的散流场时的触电。
由于散流场内地面上的电位分布不均匀,人的两触电由于散流场内地面上的电位分布不均匀,人的两脚间电位不同这两个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跨步电压脚间电位不同这两个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跨步电压的大小与人和接地体的距离有关当人的一只脚跨在接的大小与人和接地体的距离有关当人的一只脚跨在接地体上时,跨步电压最大;人离接地体愈远跨步电压地体上时,跨步电压最大;人离接地体愈远跨步电压愈小;与接地体的距离超过愈小;与接地体的距离超过20米时,跨步电压接近于零米时,跨步电压接近于零 •((4)高压电击)高压电击•(四)触电防护措施((四)触电防护措施(P189))•1.采用安全电压采用安全电压•2.保证绝缘性能保证绝缘性能•3.采用屏护采用屏护•4.保持安全距离保持安全距离•5.合理选用电气装置合理选用电气装置•6.装设漏电保护装置装设漏电保护装置•7.保护接地与接零保护接地与接零(五)触电的急救(五)触电的急救•1.触电后的症状:有三种,根据不同的症触电后的症状:有三种,根据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状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触电急救的步骤(触电急救的步骤(P192))((1)低压触电时脱离电源的方法)低压触电时脱离电源的方法 –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切断电源。
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切断电源 –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人触电者身下,隔断电源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人触电者身下,隔断电源 –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可用手抓住触电者的衣服,拉离电源可用手抓住触电者的衣服,拉离电源((2)高压触电时脱离电源的方法)高压触电时脱离电源的方法–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抛掷金属线前,应注意先将动作,断开电源抛掷金属线前,应注意先将金属线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被抛金属线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被抛掷的一端切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掷的一端切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3)触电急救的方法)触电急救的方法–对症救护对症救护 –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法 –胸外心脏挤压法胸外心脏挤压法•a.伤员的应急处置.伤员的应急处置–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 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 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2.呼吸、心跳情况.呼吸、心跳情况–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看伤员的胸部、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 听——用耳贴近伤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气声音; 试 试——试测口鼻有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左或右)喉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结果,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止 ((a)检查瞳孔)检查瞳孔 ((b)检查呼吸)检查呼吸 ((c)检查心跳)检查心跳 对触电者的检查对触电者的检查•心肺复苏心肺复苏•1.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鼻)人工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人工循环),正确进行就地抢救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2.通畅气道.通畅气道• (1)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2)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判断气道判断气道是否通畅。
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是否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a)气道通畅 (b)气道阻塞•人工呼吸要领人工呼吸要领•(1)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定心跳已经停止,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定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2)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及时纠正• (3)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a)触电者平卧姿势)触电者平卧姿势 ((b)急救者吹气方法)急救者吹气方法 ((c)触电者呼气姿态)触电者呼气姿态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a)急救者跪跨位置)急救者跪跨位置 ((b)急救者压胸的手掌位置)急救者压胸的手掌位置•((c)挤压方法示意)挤压方法示意 ((d)突然放松示意)突然放松示意 胸外心脏挤压法胸外心脏挤压法•胸外按压要领胸外按压要领•(1)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位置的步骤:–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骨下部;– 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 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位置 •((2)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 正确的按压姿势: 正确的按压姿势:–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 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3)操作频率: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操作频率: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次后吹气2次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次(5::1),反复进行。
反复进行((a)单人操作法)单人操作法 ((b)双人操作法)双人操作法对心跳和呼吸均停止者的急救对心跳和呼吸均停止者的急救•3.3.救护中的注意事项救护中的注意事项•((1 1)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或)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干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干燥绝缘的工具救护人最好只用一只手操燥绝缘的工具救护人最好只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作,以防自己触电•((2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摔伤特)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以防摔倒电者倒下的方向,以防摔倒•((3 3)要避免扩大事故如触电事故发生在)要避免扩大事故如触电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三、静电的危害及预防(三、静电的危害及预防(P194))•(一)静电危害(一)静电危害•1.静电场危害(静电场危害(P194))•2.静电放电的危害(静电放电的危害(P194))•(二)防静电措施((二)防静电措施(P195))•1.防静电的主要场所(防静电的主要场所(P195))•2.消除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消除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P195))•四、雷电的危害及防护四、雷电的危害及防护((P198))•1.雷电的危害:(雷电的危害:(1)电性质破坏;()电性质破坏;(2)热性质破坏)热性质破坏((2)机械性质破坏。
机械性质破坏雷电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放电时所出现的四种物理效雷电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放电时所出现的四种物理效应和作用(应和作用(P198)) •人身安全指南人身安全指南 当有雷电时应避免进入和接近:不加保护的小型建筑、仓当有雷电时应避免进入和接近:不加保护的小型建筑、仓库、棚舍等;未采取防雷保护的帐篷及临时掩蔽所;非金库、棚舍等;未采取防雷保护的帐篷及临时掩蔽所;非金属车顶或敞篷的汽车;空旷的田野、运动场、游泳池、湖属车顶或敞篷的汽车;空旷的田野、运动场、游泳池、湖泊和海滨,铁丝网、晾衣绳、架空线路、孤立的树木等;泊和海滨,铁丝网、晾衣绳、架空线路、孤立的树木等;应避免使用或接触电气设备、以及管道装置应避免使用或接触电气设备、以及管道装置•尽快躲入:采取防雷保护措施的住宅和其它建筑物;地下尽快躲入:采取防雷保护措施的住宅和其它建筑物;地下掩蔽所、地铁、隧道和洞穴;大型金属或金属框架结构建掩蔽所、地铁、隧道和洞穴;大型金属或金属框架结构建筑物;具有金属车顶的封闭汽车及其它车辆应寻找低洼筑物;具有金属车顶的封闭汽车及其它车辆应寻找低洼地区避开山顶和高地,寻找茂密树林如果你处于暴露区地区避开山顶和高地,寻找茂密树林。
如果你处于暴露区域,孤立无援,当雷电来临时,你感到头发竖起,预示将域,孤立无援,当雷电来临时,你感到头发竖起,预示将遭雷击,则应立即蹲下,身子向前弯曲,并将手放在膝盖遭雷击,则应立即蹲下,身子向前弯曲,并将手放在膝盖上切勿在地下躺平,也不得把手放在地上切勿在地下躺平,也不得把手放在地上• 2.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建筑物的防雷措施(P198))•3.防雷装置(防雷装置(P199))•4.防雷技术(防雷技术(P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