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江苏高考试卷分析及 06年复习对策,一、高考试卷构成及试卷分析,物理学各部分知识所占比例统计,二、近三年试卷构成比较,1、05年和04年相比:题量不变 选择题的题量和百分比基本未变 出现光学计算题佔分百分比明显增大 实验题考查内容注意探究性研究仍以常规 题为主,2、力和能是贯穿物理学的两条主线,也是构成高考试卷的主线 2003年试卷涉及力的知识有4题,能的知识有4题,力和能都涉及到的有4题,占试卷总数60% 2004年试卷涉及力的知识有2题,能的知识有6题,力和能都有的2题,占试题总数55.5% 2005年试卷涉及力的知识有6题,能的知识9题占试题总数55.5,3、重点知识年年考,次要知识挑着考 三年都涉及的知识点有:受力分析,能量及转换,动量及动量守恒,电路计算,电学实验,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图象、气体状态参量及变化 二年涉及的知识点有: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和核能计算,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光电效应,电磁感应,4、用几何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是每年试卷中必定会出现的知识点 2003年(第3题分子力图线,第7题振动图象,第19题F-t图象) 2004年(第8题振动图象,第12题电场 图象)。
2005年(第8题波动图象,第11题x-m图线,第17题画运动轨迹) 各地方考试卷中每年均出现振动(或波动)图象,5、计算题难度有明显的梯度(1315)题难度适中,(1617)题较难,18题最难,6、试题向现代物理知识靠拢,能力的考查是考试的必然发展趋势 例:2003年第9题俄歇电子问题,第17题串列加速器 2004年第7题电子中微子,第10题X射线辐射,第16题多普勒效应,第17题测电子比荷 2005年第2题光的本性、质能方程,第6题中子衍射技术,第15题双缝干涉,第17题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7、各地高考试题开始出现陈题,陈题的变 形、教科书中问题的变形 (1)陈题,例:重庆16题、14题、19题、25题,江苏15题 (2)陈题的变形,例:全国卷15题,广东卷10题、11(2)题,江苏卷3题、14题,上海卷5题、9题 (3)教科书问题的变形,例:广东卷9题,三、2006年复习对策,1、试卷的发展走向:格局不变,稳中有升 2004年省均分83分 2005年省均分101分 南京市均分99.5分,2、能的转化和守恒及动量守恒仍是压轴大题,例题1(2005广东18题)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m。
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因数为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 mg的恒力F,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要使C最终不脱离木板,每块木板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例题2(2005全国湖北) 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一伸 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 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 状态释放,已知它怡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 不断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 (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例题3,3、受力分析是解综合题的基础,例题1(2004北京 理综试题,例题2(2005全国)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4、运动图景的建立是准确解题的前提,例题(2004广东试题,5、关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例题1(2005广东卷)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圆形导线框内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线框所在平面,导线框的左端通过导线接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t=0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从B0开始均匀增大,同时,在板2的左端且非常靠近板2的位置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液滴以初速度0水平向右射入两板间,该液滴可视为质点。
(1)要使该液滴能从两板间射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K应满足什么条件? (2)要使该液滴能从两板间 右端的中点射出,磁感应强度B 与时间t应满足什么关系,例题2(2005天津卷)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是分子水平上的人体功能显像的国际领先技术,它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全新的手段 (1)PET在心脏疾病诊疗中,需要使用放射正电子的同位素氮13示踪剂氮13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氧16获得的,反应中同时还产生另一个粒子,试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2)PET所用回旋加速器示意如图,其中置于高真空中 的金属D形盒的半径为R,两盒间距为d,在左侧D形盒圆 心处放有粒子源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如 图所示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设质子从粒子源S 进入加速电场时的初速度不计,质子在加速器中运动的 总时间为t(其中已略去了质子在加速电场中的运动时间),质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次数与回旋半周的次数相同,加速电子时的电压大 小可视为不变求此加速器所需的高频电源频率f和加速电压U (3)试推证当Rd时,质子在电场中加速的总时间相对于在D形盒中回旋的总时间可忽略不计(质子在电场中运动时,不考虑磁场的影响,6、电磁感应问题中的能量转化问题,例题1(2005江苏卷) 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左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的导体棒与固定弹簧相连,放在导轨上,导轨与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初始时刻,弹簧恰处于自然长度,导体棒具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在沿导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
1)求初始时刻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2)若导体棒从初始时刻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则这一过程中安培力所做的功W1,和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1分别为多少?(3)导体棒往复运动,最终将静止于何处? 从导体棒开始运动直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 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为多少,例题2(2005北京卷) 下图是导轨式电磁炮实验装置示意图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沿水平方向固定,其间安放金属滑块(即实验用弹丸)滑块可沿导轨无摩擦滑行,且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电源提供的强大电流从一根导轨流入,经过滑块,再从另一导轨流回电源滑块被导轨中的电流形成的磁场推动而发射在发射过程中,该磁场在滑块所在位置始终可以简化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其强度与电流的关系为B=kl,比例常量k=2.510-6T/A. 已知两导轨内侧间距l=1.5cm,滑块 的质量m=30g,滑块沿导轨滑行5m后获得 的发射速度=3.0km/s(此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 (1)求发射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流强度 (2)若电源输出的能量有4%转换为滑块的动能,则发射过程中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各是多大? (3)若此滑块射出后随即以速度沿水平方向击中放在水平面上的砂箱,它的嵌入砂箱的深度为s。
设砂箱质量为M,滑块质量为m,不计砂箱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求滑块对砂箱平均冲击力的表达式,7、热、光、原子紧扣选择题的成功率,不忽视力热、光电、原子和能量综合题的复习,例题1,8、巧妙运用数学工具分析问题,例1题.如图所示,PQ和MN是两根相距Lm的无限长光滑导轨,且电阻不计,ab为每米电阻为R的金属棒,电阻R1R导轨区域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ab棒和MN的夹角为,当ab棒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时,求: (1)当为多大时R1的电功率最大?最大电功率为多大? (2)当为多大时ab棒的电 功率最大?最大电功率为多大,9、注意探究式学习的考查,例题(2005上海卷)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索过程如下: A. 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 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
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 D. 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___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_____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到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注意学生实验的延伸和发展,例题1(2005江苏卷)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m/s2) (1)根据所测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 曲线可以判断,在____N范围 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 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 系数为____N/m,例题2(2005上海卷) 两实验小组使用相同规格的元件,按右图电 路进行测量,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分别置 于a、b、c、d、e五个间距相同的位置(a、e为 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把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趋势不同,经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实验组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 (1)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的 是第____实验组;断路发生在 滑动变阻器_____段 (2)表二中,对应滑片P在 X(d、e之间的某一点)处的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为: A. 0.16A B. 0.26AC. 0.36AD. 0.46A,例题3(2004上海高考试题,例题4(2004天津 高考试题,例题5(2004两湖高考试题,例题6(2004全国理综试题,三,三,例题7(2004上海高考试题,11、电路计算和图象的复习不容忽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