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综述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5KB
约8页
文档ID:40186566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综述_第1页
1/8

一、国家安全理论研究国家安全的专著和论文十分多,以国家安全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搜索,可以查到 2万多篇文献,以国家安全为题目的专著也有几十本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专著和论文多是关于国家安全理论的探讨,如传统国家安全观与新时期的同家安全观,国家安全的时代内容等等这些著作对本文认识国家安全的概念、理解其内涵具有较强的理论借鉴作用一)国内国家安全概念的研究状况长期以来,对“国家安全“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对“国家安全“的定义主要为三类:状态说、能力论、行为论1、状态说状态说又可以分为两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安全是一种包括内外两个方面的现实存在的客观状态刘跃进等学者认为:“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国家安全不仅仅包括现实存在的客观状态,也应当包括人的主观安全感受---安全心态李少军则等学者认为:“和安全一样,国家安全也不仅指一种客观现实,也体现为一种主观感受,对于国家来说,它的目标不单在于要造就一种安全的现状,还要造就一种安全的心态一个国家没有安全的现状,是不安全,而没有安全的心态,也是不安全” 。

2、能力论持能力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用各种资源来维护内部稳定和外部安全的能力例如孙晋平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安全理论》一文中论认为,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维护其相对稳定、完整、无威胁和无恐惧状态的能力刘卫东在《论国家安全的概念和特点》一文中认为:“国家安全是维持主权国家存在和保障其根本利益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3、行为论是持行为论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国家安全一个动态的不断实践的过程例如,吴仲钢在《建国后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变化和发展》一文中指出:“国家安全是为维持国家长久生存、发展与传统生活方式,确保领土、主权与国家利益,并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保障国民福祉而采取对抗不安全的措施,是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没有或很少受到重大威胁状态的一种界定二、国外国家安全概念的研究状况自 1943 年李普曼第一次提出国家安全这一概念至今,国家安全的界定如同安全概念一样在国际学术界的争议从未停止过目前国外对国家安全的定义主要分为:状态说、能力说、行为论1、状态说持“状态说”的学者认为认为国家安全是国家、个人、社会利益受到保护的状态例如,俄罗斯学者 A·X·沙瓦耶夫等学者在《国家安全新论》一书中指出, “国家安全就是国家利益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并受到保护的一种状态,正是有了这一状态,个人、社会和国家才能被确保不断向前发展。

俄联邦总统给联邦会议的《关于国家安全》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可以理解为国家利益免受内外部威胁的受保护状态;” “国家安全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生死枚关的利益受到保护的状态 ”2、国家能力或实力说持“能力说”的学者认为国家安全是一种免受外部干涉的能力例如,布朗在《Thinking about National Security》一书中认为,国家安全是维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并能防止外来力量干涉的能力美国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和自由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认为“现代社会科学家所提及的国家安全概念,通常意味着一个国家捍卫其内部的社会制度免受外来威胁的能力 ”3、行为论是持行为论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例如,前苏联出版的《大百科全书》指出,“保卫国家安全,即保卫现行国家制度、社会制度、领土不可侵犯和国家独立不受敌对国家间谍特务机关以及国内现行制度的敌人破坏所采取的措施的总和” 日本警视厅在解释日本国家安全时认为,“所谓我国的国家安全,应该理解为用军事以外的手段保卫我国的领土,国民的生命、身体和财产不受侵犯,或者指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永存。

”(二)国内外关于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的研究当前关于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根据国家安全产生的时间顺序将国家安全的内容主要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两大类例如,林喜庆认为:“当前,国家安全是“综合安全” ,既包括国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 ,也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 刘跃进认在《国家安全学》一书中认为国家安全的构成内容包括源生内容(国民安全、经济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派生内容(文化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内容共十个方面第二种观点是从国家构成要素(国家的硬件构成、国家的软件构成、国家生存环境)出发认为国家安全包括肌体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环境安全三大部分夏保成、刘凤仙在《国家安全论》一书中从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出发,认为国家安全包括构成国家的硬件(人民安全、版图安全、政府安全) 、软件(意识形态安全) 、环境安全持第三种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两大方面例如,《2014 国家安全蓝皮书》中的观点就认为:“中国的国家安全包括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两方面。

国内安全包含暴力恐怖、就业及社会稳定、政治政权安全、环境安全及食品安全等,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暴力恐怖和社会稳定国际上大国战略的竞争、美俄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和对华政策及领土、海洋权益等都成为中国最大的安全威胁” 另外一些学者则仅仅是根据国家安全涉及的领域不同对国家安全进行了罗列马维野先生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概念》一文中指出:“当代国家安全的概念应当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七个主要方面习近平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国家安全体系包括政治安全、国 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他还指出,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之,国家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丰富,其构成也随之拓展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状况在我国,国家安全教育属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1994 年中共中央发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规定要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1999 年员智、凯张怡在德育论坛发表《国际互联网发展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文,自此之后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相关的研究呈逐年增加之势。

但是相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其它部分而言(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我国国内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专著方面,国内至今还没有一部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相关的专著论文方面,通过输入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意识等关键词,查询 1990 年以来,全国数据期刊库,初步统计大概有几百篇之多,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对国家安全的研究,而关于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论文仅仅有 50 余篇总体而言,我国国内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研究目标多停留在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的研究,对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机制和体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一)关于国家安全意识的具体内容研究学界目前对国家安全意识的内涵认识基本一致,即是指公民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及利益的义务方面所应具备的观念和总和,是公民世界观、道德观、政治观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具体体现对国家安全意识的具体内容普遍认为包括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两大方面,但对国家安全意识的具体内容还是众说纷纭1、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只包括情感态度、意志观念方面。

例如,以曹晓飞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包括四种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保密意识” 杨海东则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包括五种意识:“忧患意识、防范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程建华认为国家安全意识应当包括三种意识:“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意识、认识背景的国际意识和公民的自我防卫意识” 2、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包括对国家安全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态度和意志观念例如,罗迪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研究———以广州大学生为例子》 (青年探索)一文中认为,一方面, 国家安全意识是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反映, 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指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国家安全现状的情感体验; 理性认识, 指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知, 包括对国家安全重要性、国家安全内涵、安全威胁来源、国家安全各因素的地位、国家安全实现途径五个方面的认知另一方面, 国家安全意识是关心国家生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取向, 具体表现为忧患意识、预防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何莎莎王天恒在《90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调查分析———以川渝两地几所高校学生为例》中认为国家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态度与认知,及其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防范意识、行动意识、法律意识、学习意识的集合。

国家安全意识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概念理解、事实认知、形势判断、价值取向及主观预期等3、一些学者从国家安全包含的各个领域出发,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包括各个领域国家安全意识(如:政治安全意识、经济安全意识、文化安全意识……) 徐元 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中认为:“国家安全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安全意识、经济安全意识、军事安全意识、科技安全意识、文化安全意识、生态安全意识” 王丽霞在《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 12 月)中指出,国家安全意识包括传统安全意识和非传统安全意识,国家传统安全意识是以国家间相互对抗与冲突为前提的而国家非传统安全意识涵盖的问题比较广泛,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安全、能源安全意识、经济安全意识、政治安全意识、社会安全意识等等2、 关于我国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的研究张文忠,周阿亚在《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刍议》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 年第4 期)论述道,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安危意识较淡薄二是保密意识不强三是危机意识淡薄。

四是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存在模糊认识边和平、肖淑楠在《构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独立体系的背景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2005 年第 11 期)中从全球化这一大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治意识弱化,警惕性降低;传统意识淡漠,洋化趋势明显;价值取向多元,原则性衰减;自我意识膨胀,奉献精神低迷;保密意识淡薄,危害行为时有发生曹晓飞、卢诚、施萍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协同创新探索》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3 年第 3 期)一文中研究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新特点:第一、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知逐步加深,但是表现出肤浅化和模糊化第二、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情感体验强烈,但是表现出两极性和不稳定性第三、大学生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但表现出行动的含糊性和茫然性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具体状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但是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认识模糊,行动能力比较差冯晓岚,周化军在《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及其培养对策——基于河北省五所高校的调查》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2 年 10 月)中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是:一是对宏观安全形势有基本准确的判断,都能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多数还停留在军事战争、政治颠覆的传统认识上。

二是忧患意识强,但预防意识和保密意识差三是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但实际行为表现差何莎莎、王天恒通过调查在《关于“90”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思考》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